种植业#183;粮食作物——1999年气候特点与水田生产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食作物论文,水田论文,种植业论文,对策论文,气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光作物,据气象部门预报和实际情况看,今年是平温略欠年,可能会出现早霜,阶段性低温。特别是进入3月份以来,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倒春寒,出现了持续性低温寡照天气。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3月份的平均气温比历年低3℃-4℃,最低气温都在-10℃~-16℃。育苗大棚内的置床每天晚间都结冻,这样给早育苗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生产对策
针对今年的气候特点,主要应立足“早”字,抓早育苗、早插秧;坚持“高”字,抓各项技术达标。一是进行早扣育苗棚。从前郭灌区来说,3月上旬开始扣棚,到中旬全部结束,为置床化透和早育苗奠定基础。其他地方农民朋友也一定要往前抢时间。二是抓早育苗。今年前郭灌式试验田育苗从3月15日开始,18日结束,科技户育苗20日结束各户在4月5日基本结束,8日全部结束,比预计的晚3-5天。通过今年的实际看,3月15日育苗的经受住了今年恶劣气候的考验。证实了只要育苗时置床化透,催芽播种完全能够抵御-10℃以下的持续低温。三是选好品种。今年各户选择品种时要做到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每个农户要种植2-3个品种,确保安全成熟。四是抓技术达标。要做到置床不化透不育苗,要全部实现催芽播种,大力推广“三星”牌精量播种器精量播种。每穴播量控制在2-3粒。五是早插秧。今年要在4月20日就开始灌水泡田,5月1日就开始插秧,20日播秧结束。
二、发展思路
1、全面推广前郭灌区的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秋季盖置床和降 播种量及本田管理等技术达标,使水稻栽培技术真正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2、抓好水稻苗期病害根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前郭灌区推广和应用的水稻“三推两早一达标”高产栽培技术,成功地破译了苗期发生病害的密码,就是冻土综合症所造成的,应用这项技术是解决水稻苗期病害的根本措施。
3、抓好单粒播种。今年前郭灌区在莲花泡农场搞了大孔径钵盘每孔播单粒试验示范,实行早育苗晚插殃,培育3-4蘖木龄壮秧,进行稀植栽培。这样,每公顷用种量只是3-4公斤,需钵盘340-350个,其它成本可相对降低。产量预计每公顷可达到1.1万公斤,单产增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