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汉丰镇第一小学 405400
无独有偶,在聆听我校青年教师执教的《搭配中的学问》课改汇报课上如食大餐,他全新的教学视界,独道的导学设计,丰富的数学内涵,风趣的课堂表达,令在坐的同行无不为之折服。他巧设的数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探索的欲望与主动操作、思索、合作、交流深度融合,让课堂生成了无数次的精彩,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课堂,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将此采撷,与仁共享。
一、创设有效性的情境实现有序思考核心价值
本节课把看似平常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情境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隐含着一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序思考。每个情境创设都在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
1.别致的谈话让学生赏心悦目。
课前老师打了个字谜:两只耳朵,一双眼睛,有一张巧嘴和爱学习的心,你们猜是什么字?学生很快地猜出了谜底:“聪”。“你们很聪明!”老师快速画了聪字说:“老师的画功差,画的眼睛是对眼,就像吴老师的眼睛一样。”边说边做了一个对眼,把在坐的逗笑了。这种课前谈话,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适当地赞扬学生,令他们跃跃欲试。这是一种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高超技巧。
2.巧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茅塞顿开。
为了让学生理解有序,在搭配的时候做到不重复和不遗漏。吴老师制造出一个“偏心”的握手游戏:请6名学生走上讲台,吴老师随意地给有的学生握了2次,给有的学生握了1次,还有的学生一次也没有握到。这时学生都骚动起来,老师问其原因,顺势导出不爽的原因是握手没有顺序,造成了重复和遗漏的现象。最后老师在学生的指导下,再依次地去握手,化解了矛盾。对学生说:“谢谢你们给老师纠正错误。”还真诚地给学生鞠躬,这时教室里面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既让学生建立了有序的正确概念,又拉拢师生的距离,还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增强学习活动的探究性激发主动学习内在动力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本课着实让学生体验了一把,通过猜测、讨论、实践等活动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1.制造环境障碍激发学生合作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尊重学生情感的教育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欲望,吴老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控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自愿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当老师出示课题内容:如果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叫一种穿法,那么两件上装和三件下装一共有几种穿法?猜猜。学生的回答是:5种,6种,7种,等等。猜出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到底谁对呢?怎样才能证明哪种结果是正确的,请想个办法来验证。同学们沉默了,突然有十几个同学大声说:“摆学具。”老师又问了:“每个同学都有学具吗?”“我有,我没有。”“哪咋办?”生说:“分小组合作”。“这个办法好!”
2.精彩的小组合作让学生个性飞扬。
第一次小组合作是6个人一起摆学具,完成“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一人摆学具,其他同学说出具体的搭配方法。随着一声开始,所有学生马上起立,6人聚首,开始活动。有的在摆,有的在说,还有的是组长带领组员说,生怕落后。老师在巡视,不时指点。待学生都完成以后,老师选了两组上讲台汇报,一人摆,一人说。第一组是用2件上装分别去搭配3件下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第二组是用3件下装去分别搭配2件上装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汇报员声音洪亮,语言简单,彬彬有礼,迎来了阵阵掌声。
第二次小组合作是不用摆学具,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刚才的6种搭配,看哪个组的记录又快又好。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在导学案上,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巡视欣赏,不一会,汇报开始了。老师让记录方法最多的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一人介绍一人贴在黑板上,下面的同学认真观看倾听。有的用画图加连线的方法记录;有的用文字加连线的方法记录;有的用图形和数字加连线的方法记录;有的用字母和数字加连线的方法记录;有的用数字加连线的方法记录。黑板上呈现出了一副副美丽的图画,这些图画是孩子们智慧的结晶。
三、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引领数学思维深度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先经历了直观摆学具探索搭配方法,接着固定学具用连线来呈现搭配的方案,然后用字母和数字等符号代替学具进行连线,最后干脆去掉连线用推理的办法来解决搭配中的问题。整个课堂中学生经历了直观——半抽象——抽象的过程,问题层层递进,思维步步深入。巧妙地完成了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任务,由于有这一系列的充分体验,学生思维的张力和渗透力不断地被扩张和弥散开来。很多同学在最后的检测中表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类似搭配中的数学问题,多数都能直接用乘法去计算。这正如冯恩洪所说:“能发挥学生潜能的教育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
纵观本课的教学,一种浓浓的数学思想在流淌,一种有序思考的方法在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在诞生,充分展示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课堂。
论文作者:陈华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4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方法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学具论文; 小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