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方工程整体性质量和后续各项工作可否顺利开展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系,因此是应当将施工现场当中的各项条件作为依据,制定出来针对性比较强的施工方案。假如说土方工程工作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之上的话,那么就应当施行机械化工作模式,以便于可以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对建筑施工中基础土方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础土方;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建筑工程的土方施工要有专业的指导,使得施工在科学、合理的条件下进行。建筑工程的土方施工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分析,有合理的安排和布局,采取一定的、有效的保护措施,来保障土方工程的正常进行,并减少在工程施工的过程的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危险。
1 建筑土方工程的种类和施工特点
土建施工中常见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基槽及管沟的开挖与回填;地下工程(人防工程及大型建筑物的地下室、深基础)的开挖与回填;地坪填土与碾压等。在土方工程施工中包含了土的开挖、运输、填筑等主要施工过程,以及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施工排水与降水和土壁支护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作。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包括:面广量大、劳动强度大;施工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等。土方工程施工以土为施工对象,故应熟悉土的工程分类和工程性质。土的分类方法很多,土的工程分类是根据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八类。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包括,土的可松性、渗透性,以及土的含水量、密实度等。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与调配。掌握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包括:基坑、基槽土方量的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在合理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后,分别计算场区各处的填方和挖方土方量;熟悉土方调配的原则与调配方案。
2 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土方施工技术问题
2.1 气候要素影响大
土方施工是一项需要在露天环境下完成的工作,因此必然会无法避免的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其中以雨水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对土方施工环节来说,最主要的环节便是开挖与回填工作,一旦在施工过程当中突然出现了大量降水的情况,便会导致土方内出现积水并不断加深,一旦积水量超过负荷,就必然会对后续土方内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产生影响,一旦土方底部的沙土逐渐软化,土方施工便会受阻。除此之外,已经被安置在土方底部的建材也会逐渐受到雨水的侵蚀,受到侵蚀的混凝土原料会出现发潮、变质等问题,钢筋部分则会出现锈蚀问题,使施工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
2.2 施工安全性存在问题
由于当前多数工程企业都是以高层建筑的施工为主,所以很容易导致基础土方施工的整体工程量大幅增加,而且高层建筑的土方施工与传统建筑有一定区别,不仅对开挖的深度有更高的要求,危险性也更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安保措施。鉴于高层建筑土方挖掘工作的作业面积相对较大、深度也不同于传统土方,所以在开挖过程当中,对边缘土层的加固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现边缘承压值过高的情况,或者受到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土方土质软化的现象,增加土方坍塌的风险,给相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2.3 填土材料存在问题
鉴于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建材市场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一个行业在步入繁盛的发展阶段后,假冒产品与劣质不合格产品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基础土方施工环节是建筑工程当中最核心的环节,而填土材料则是土方工程的核心材料,所以如果在施工过程当中使用了劣质的、不合乎相关要求的填涂材料,必然会使得土方在回填完成后出现负荷力下降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施工中基础土方施工技术的要点
3.1 土方开挖施工
在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对施工场地和永久施工便道进行硬化处理,保证场地干燥性,及时将场地内的积水排除。通过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和边沟等多种方式来将地面水排出。在边坡开挖作业时,形成边坡工作面后要使挖机退到第二个工作面进行施工,然后对第一个工作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做明沟及浇筑混凝土地等作业。当基坑形成一定工作面后,需要开挖桩间土和承台土,并由人工作配合进行清底作业。
3.2 土壁支护技术要点
在土方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土壁支护施工工作。相较于土方开挖,挡土支护施工相对复杂。通常会由专业施工队进行挡土支护作业。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方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开挖顺序较为混乱,使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较小,无法正确进行操作。再加之在机械对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表面平整度和顺直充不规则,人工修复不到位,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即开始初喷作业,这就导致挡土支护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的问题。而且基坑挖土极易造成支护受力和变形,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图纸交底工作,合理设计挖土程序以此来减少支护变形的发生。
在当前土壁支护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闭合拱圈挡土和连拱式基坑支护,充分的利用拱的作用以减少土对桩所带来的侧向压力,而且利用拱圈受压,可以更好发挥出混凝土的受压特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即将基坑支护桩与地下室墙有效的结合为一体,以地下室梁板作为支护,从地下室顶向下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投资,但在地下水位无法降低的地区,还需要做防水帷幕。近年来在建筑工程土壁支护施工还经常应用到喷锚支护法和锚钉墙法,其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支护方法,充分的利用基坑边壁土体固有力学强度,变上体荷载为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
3.3 施工排水的技术要点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往往会破坏原有地下水文状态,可能出现大量地下水渗入基坑的情况。施工排水主要是集水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集水井降水是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集水井底应比排水沟底低0.5m以上。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泵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井点降水可防止边坡由于受地下水流的冲刷而引起塌方;可使坑底的土层消除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止了坑底土的上冒;由于没有水压,减少了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由于没有地下水的渗流,也可消除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后,由于土体固结,还能使土层密实,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3.4 流沙防治技术要点
此外,水在土体内流动还会造成流沙现象。如果动水压力过大则在土中可能发生流沙现象。解决办法是在枯水期施工,因地下水位低,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减小,从而可预防和减轻流砂现象;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即截住水流,不让地下水流入基坑,不仅可防治流砂和土壁塌方;将板桩沿基坑周围打入不透水层,便可起到截住水流的作用;或者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这样将地下水引至坑底以下流入基坑,不仅增加了渗流长度,而且改变了动水压力的方向,从而达到减小动水压力的目的;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现象,可组织人力分段抢挖,挖至标高后,立即铺设芦席并抛大石块,增加土的压重,以平衡动水压力,在未产生流砂现象前,将基础分段施工完毕。
总之,土方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掌握好土方施工的工艺要点,对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重控制,确保土方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基础土方开挖安全防护施工措施[J].民营科技.2015(10)
[2]孙吴.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论文作者:宋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土方论文; 基坑论文; 流砂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础论文; 水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