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婷 福泉市仙桥王卡民族小学 550500
【摘要】作为一名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师,深知本地老一代人能歌善舞,但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干扰,现在的学生已经在被汉化,本民族的文化瑰宝逐渐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国家大力提倡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春风下,我们将把苗族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的山歌引进校园,一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二来可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
【关键词】苗族山歌 遗失 传承 保护 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2-055-01
一、背景
我校地处偏僻,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居的地方。本地区是贵州省省级一类贫困村,虽然这里交通不够发达,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生产生活都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但是这里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王卡地区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比如:王卡苗族传统节日:杀鱼节、斗牛节、芦笙会、苗族婚礼、苗族葬礼、苗寨拦门酒、苗族妇女背水、苗族工艺:刺绣、蜡染蜡画、苗族服饰等等。其中,山歌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人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习俗礼仪中离不开山歌,苗族同胞都要以山歌的形式表达祝贺。尤其在逢年过节,苗族同胞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吹起芦笙唱山歌,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苗族山歌在演唱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具有挖掘的潜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流行通俗音乐,慢慢的遗忘了拥有时间沉淀与历史进程的自己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却都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接班人越来越少,而在民族音乐里有着丰富音乐元素的苗族音乐,也在被新时代的音乐所改变甚至遗弃。而苗族音乐中最有代表的就是苗族山歌,作为一个热爱苗族文化的教师,我希望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苗族音乐,了解苗族音乐,喜欢苗族音乐,保护并有兴趣传承有着民族烙印的音乐。
二、传承苗族山歌的意义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民族音乐的传承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不喜欢民族音乐,而且根本不了解这些传统的民族音乐。所以,应该从根源上解决。苗族音乐算是现在中国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民族音乐了。苗族山歌是苗族音乐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以前大多是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情感朴实、节奏自由、流传极广、蕴含极丰富。所以,将苗族山歌以课本形式进入校园,在提高他们兴趣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了解苗族音乐文化。而苗族山歌是苗族音乐的文化特点也是推动传承最大的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承是现在苗族音乐甚至中国其他民族音乐最大的问题。
作为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苗族山歌,能够发展起来,得以认知、传承。对于中国民族音乐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传承就能保护,不让这些音乐文化消失在时间的推进中,消失在社会的发展中。这不止是音乐文化,也是民族文化,也是中国的特色文化。所以,苗族山歌进校园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还能使学生枯燥呆板的学习生活添加一道美丽的色彩。
三、苗族山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不仅是苗族山歌,所有民族音乐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都有传承这个问题的存在。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传承,最终就会记录在历史的文本上,成为过去。所以,苗族山歌进校园就显得尤为重要。
苗族山歌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1、 歌曲涉及面广而杂,没有人给归类。
2、歌曲没有完整的曲谱,都是口口相传。
3、 现在在苗寨,除了年龄偏大的老人,很多年轻的苗族少年们不喜欢,也不愿传承苗族山歌了。
4、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知识的贫乏,对民族传统习俗知之甚少,社会不重视。
四、学校将民族山歌引进校园的优势
学校是培育祖国接班人的地方,在传承和教育民族文化这一方面,她有着很多优势。学校教育是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教师和学生是传承文化的最佳群体,学生从小学习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而且可以保证学习的连续性;教师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传播民族文化动机和出发点纯粹,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学校教学民族文化,有的放矢,还能借助学习先进的硬件设施,使得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现在国家教育对民族文化很重视,在大力提倡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不仅能让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抹阳光,还能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苗族山歌是苗族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将苗族山歌搜集回来,进行整理、分类、筛选,然后译谱,填词,将选择适合学生各个年龄特征的内容教学,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让我们的后代能够见识到祖先的伟大。
论文作者:王春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苗族论文; 山歌论文; 民族文化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文化论文; 民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