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刘文金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民族乐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作曲家。他的二胡作品创作理念是一手伸向中国民族民间和传统,一手伸向西洋外来,是继承与发扬的完美结合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文金的这些流传广远的二胡作品而且已经并随时间推移而愈加显露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创新价值和二胡艺术的历史价值。笔者通过借鉴音乐界前人及今人的学术研究成果,研探他在创作中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洋时,一不泥古,二不崇洋媚外,而且只取优秀之法为我所用的那种民族文化自信心,希望能从刘文金留下的二胡文化财富中去思考和总结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国民族音乐未来发展的积极引领意义。
关键词:刘文金二胡作品;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刘文金曾将自己音乐创作理念总结为五个词:“继承、借鉴、融汇、探索、求新”。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刘文金从最初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大三的一名学生开始,就在他所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和《豫北叙事曲》中,就对如何正确地“继承”和“借鉴”作了最好的回答。这两首作品虽然是他创作初期的作品,但无论是从这两首二胡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内涵,还是旋律、技巧和乐曲表现力上,都能看出他的创作理念是根植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他大胆和巧妙地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同西方先进的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同时将具有时代意义的题材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结合,用他所独创的民族音乐语言,创作出了具有历史生命力的、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器乐曲名作。
自进入二十世纪末以来,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们也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创作作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音乐艺术作品市场化的现象也开始显现,许多民族音乐作品开始走“现代派”、“全盘西化”的路线,许多民族音乐创作人开始“求新”、“走高端”,他们误认为民族器乐音乐创作可以作出一些跟人民生活无关、无须让老百姓都听得懂的音乐,反而是需要作曲家创作出一些远离群众、更显专业化的作品,让群众去“被接受”,而不是“想接受”。“求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这种“求新”不应该是远离大众审美,脱离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求新”。西方的文化固然有先进优秀之处,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也必然有着它深厚底蕴。刘文金的创作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一味地盲从“西化”,这些创作理念及准则,是博大精深的,正如他本人所言:“外来技术,都只是借鉴和吸收的手段。”在刘文金后期作品的创作中均有所体现,如在具有宗教哲学色彩的大型二胡套曲《如来梦》和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之中,都是既把握住了人文底线,同时又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化。
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感官娱乐,而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民族的表达、时代的表达,而在音乐中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自信则更是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的国人只有对自己民族的音乐、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世界和时代文化艺术的洪流中正确找准方位,并以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态度去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从近代来看,我们站在西方文化大流的面前,自己本土民族的文化自信在一点点地被摧毁,一点点地被西化,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文化自我,那么这个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飘泊的民族。正如当今总书记习近平所言:“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笔者从刘文金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里看到的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他将中西音乐文化的优秀元素融会贯通,俱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整个民族音乐得到营养、得到激活、得到新的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创作的现状和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首先,我们的民族音乐作品到底要创作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好:“文艺创作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再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而在刘文金的二胡作品创作,不论是早期的《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或是后期的《长城随想》、《雪山魂塑》等等,无一不在体现着中华的文化精神和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联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再联系刘文金作品创作的成功经验,都在提醒我们其一是:艺术的创作、音乐的创作都需要创作者们更加地精益求精,而这个“精”就在于其思想的精深、艺术的精湛和创作的精良,创作者既要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创新,又要在艺术创作的大潮中把握住民族传统的根基。其二,作为艺术家、演奏家、音乐创作者应该去修养什么?刘文金曾多次提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是希望做到“雅俗共赏”,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念,不管这个社会怎样变化、世界如何进步,文艺、音乐、创作都是需要贴紧时代、贴近人民的。所以我们的艺术创作者们需要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加强自己的文化涵养、思想及知识积累,去严谨地考量自己作品的社会影响,去思考怎样才能书写出彰显时代之美、民族之魂、人民之美的作品。一部能被历史保留、能超越时代的作品,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亦不是一味地“固执守旧”,它需要的是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创作。其三,音乐艺术的创作需要去追求的是什么、坚持的是什么?音乐艺术创作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但最根本、最牢靠、最关键的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一部优秀的作品一定是能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从现有的许多优秀作品里就能看出,那些始终把人民冷暖、人民生活、人民的喜怒哀乐融入其中的作品,都是能一直被人们喜爱和铭记的,就像刘文金创作的音乐作品,为什么他的作品只要展现在听众面前就能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作品是在为人民抒情,始终将人民的心声倾注于自己笔端,用真善美的情怀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美好,让他的音乐能够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让听者仿佛如沐春风。刘文金的二胡作品既能“接地气”,又能传递正能量。由此,笔者对于那种鼓吹“西化”的论调,毫无文化自信的崇洋创作之道,以及那些与民族文化根基相背离的创作很不看好。
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只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艺术文化的潮流中站稳脚跟;也只有在民族音乐的创作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到中西合璧、择善而从,我们的民族音乐才会有更美好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建中:《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二胡艺术百年观》[J]. 音乐研究. 2000(01)
[2]乔建中:《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致刘文金》[J]. 人民音乐. 2007(11)
[3]刘再生:《大海一样的深情——论刘文金音乐创作的原动力》[J].人民音乐. 2007(11)
[4]岳峰.:《大爱文金 大美长城——刘文金音乐的人文简释》[J]. 中国音乐. 2013(04)
[5]席强:《人民音乐家—刘文金》[N]. 中国文化报. 2013-08-06 (006)
作者简介:刘佳佾(1991-),湖南益阳人,四川音乐学院艺术硕士。
论文作者:刘佳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作品论文; 民族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文化论文; 音乐论文; 艺术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