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黎路平

涟源市民盟医院 湖南涟源 417100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联合抗栓对于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的治疗方式,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于联合抗栓的治疗方式来进行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联合抗栓;心肌梗塞;临床疗效

心肌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具备有发生率高、发病速度快等临床特点,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肌梗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了病理性变化,然后在出现了粥样斑块之后破裂,并形成血栓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塞现象。本文选取了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联合抗栓的的临川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35例,25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60.15±10.35)岁,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61.25±9.58)岁,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卧床休息,并通过进行饮食控制的模式来进行患者血压以及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500mg,1次/d;之后给予0.4ml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每隔12h注射一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口服氯吡格雷500mg,1次/d。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静脉血的抽取与化验,并且就患者的血浆年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

1.4 疗效评价

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治疗。显效: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均已消失,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也得到了大幅度减少;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也得到了降低;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还进一步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100%

1.45统计学原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t来进行计量资料的检验工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并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血浆黏度以及hs-CRP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提升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者急剧闭塞失所导致的血液中断,然后在此基础上导致患者出现爱你心肌细胞坏死的情况[1]。心肌梗塞会患者往往还伴随有持久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心率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并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未能够及时进行心肌梗塞的治疗,还容易导致患者的部分心肌因为持续性供血不足而出现局部坏死现象,并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也就要求相关的医疗人员能够对现有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并借此来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2]。在进行心肌梗塞的治疗过程中,开通患者的闭塞冠脉,并促进患者心肌灌注的恢复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如何配合抗栓药物来进行心肌梗塞的治疗,也就具备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抗栓药物,其在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该药物的抗栓效果较差,在低剂量治疗过程中还存在有起效过于缓慢的问题,这也就需要通过将阿司匹林与其它抗栓药物进行联合应用的模式,来加强对心肌梗塞的治疗效果。低分子肝素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凝药物,能够起到良好的强效灭活作用,并在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氯吡格雷作为常见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剂,通过氯吡格雷的合理应用能够起到选择性的抑制作用,然后对患者血小板的激活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这样就会使得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功能得到衰退,并有效避免患者血栓的形成,从而使得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因此说借助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的治疗模式,能够对患者的心肌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优化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以及心肌供血情况,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就2015年2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120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液黏度、hs-CRP以及LVEF优化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也就说明了通过联合抗栓治疗的方式,能够对心肌梗塞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并能够使得治疗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进行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借助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这一抗栓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屈昌平.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应用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1):130-131.

[2]郝毅.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临床应用价值探究[J].医药前沿,2015,5(28):104-105.

[3]朱战辉.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6):152-153.

[4]侯金岭. 探究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J]. 北方药学,2017(7):111-112.

论文作者:黎路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联合抗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黎路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