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所谓土地整治,就是在一定的限制区域内实施土地的总体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全面地探索土地内部结构,对土地的整体利用要进行划分,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土地实施综合整治,这项工作主要将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作为核心目的。土地整治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也会造成一些生态环保问题。因此,在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阶段必须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增强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地整治规划不全面、程序不规范
土地整治工作不是短期的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合并的对象必须是某一区域的全部范围,目标是改善这一地区的综合经济和生态环境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布局,促进本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大部分的整合计划都没有经过仔细的调查和事先的计划。对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没有进行科学分析完全没有考虑到整治区的实际土地情况,这就导致土地整治工作在规划上存在诸多漏洞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而最终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远低于预期水平。通过对土地整治标准流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土地整治是随机的。而且一直没有规划有序也没有能够建立一个全面、有效、合理的土地整治标准。
1.2实施土地整治减少了生物和景观的多样性
通过了解以往的土地整治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在进行土地整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修建排灌设备和乡村道路,这会破坏许多生物的栖息地。然后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导致土地整治区整体生态系统结构的简单化,生物体可以移动和消失。导致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从而打破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人们进行土地整治的原因是希望获得更多的可支配土地面积用于耕地或交通,所以在整治阶段,很多原来是弯曲状态的沟渠被修直了,在全国的一些地方一些输水沟和排水沟也使用了混凝土,虽然这一措施提高了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因为减少了生物体的生存面积致使绿化面积进一步减少,导致景观的多样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3简化生态系统结构
为了降低治理成本,通常在沟渠施工前对沟渠进行截弯取直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规划农田治理时,道路、沟渠的建设往往采用大比例的混凝土。但从实际整治工作的跟踪反馈结果来看,这样的沟渠并不能有效节约水资源,而直形的沟渠会导致水流速度的增加,无论是地表水资源还是雨水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储存从而使水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发挥其自净功能。由于土地整治中砂、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比例较大,修复区域的生态系统逐渐简单化使得生态系统更加脆弱。一旦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导致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难以持续稳定发展。
1.4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和发布了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但在这些法规的实施过程中情况并不理想,关键原因是人们对环保事业还存在很多误解而不把环境保护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一部分人甚至是当成一种负担。甚至认为如果他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导致他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他所有的行为都没有不当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只有依靠自然的自我调节功能才能恢复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造成的损害。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认知概念,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错误所以会使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们应尽快纠正这些错误观念,培养正确的环保观念。
1.5破坏生态多样性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建筑业发展如火如荼,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需要利用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多。同时,我国是农业经济大国,土地资源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我国大部分土地资源属于农业用地。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国家在土地整治中盲目发展社会经济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会产生许多环境污染问题甚至给我国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土地整理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大多与人们滥伐森林、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景观规划等有关。
2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中增加土地生态规划
土地生态规划应纳入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因为土地的增值专项规划是可控的,它主要是把土地调控分区一个一个的管理从而更好地指导土地开发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调控作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是土地整治的指导性文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编制专项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规划。按照生态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综合设计和规划并融入生态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和确定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从而明确土地整治的具体方向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全面规划。通过将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纳入规划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土地整治的成效。
2.2维持生物和景观多样性
为了保持生物和景观的多样性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重建生物和景观的保护机制,使之更加全面和完善。目前,我国在实施土地整治过程中,缺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法律法规。而现有的一些规定也受到不同相关部门利益的限制,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加强立法和执法。
(2)建立系统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土地整治项目缺乏有针对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导致很多地区在实施整治时完全不考虑环境问题。
(3)土地整治需要合理考虑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土地整治设计需要摒弃以往过分强调成本而忽视环境规划的设计思路,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设计,加大研究力度,提升生态环境的设计水平。
2.3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要有高度的环保思维和环保意识并将环保理念作为最基本的建设原则。为了使环保工作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环保思想,另一方面土地整治施工方需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参加相关讲座,系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施工技术,引用更先进科学环保的建筑技术,一切建设工作都要在生态环境保障的前提下进行。
3结论
土地整治要合理运用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认识全局为出发点并从整体效果出发,充分认识和考虑巩固工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土地"质"与"量"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的修复工作者需要考虑到陆地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和能量分布,认识到土地是生态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考虑土地与所有生态要素之间的管理,最终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土地整治。
参考文献
[1]王锡政.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25(6):158-158.
[2]江祖嘉.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8):00020-00020.
[3]赵燕.土地开发整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123..
论文作者:柳春莉 吉日鲁者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土地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 沟渠论文; 我国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5卷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