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医院 浙江临海 317000
摘要:护理人员是临床工作中的主力军,经常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由于目前护理人员对职业损伤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到位,使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为适应社会发展、确保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亟需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风险管理教育。文章分析危害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管理对策,强调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专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
关键词:口腔;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安全管理
1导言
口腔科门诊在工作在临床一线,是接触患者的第一人,并且负责各类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诊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常完全暴露于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危险因素下成为高危职业暴露群体。因此,护理工作所承担的医疗风险比其他任何专业都要高。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是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2加强护理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1护理专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医疗纠纷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成为医疗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难题。其中,不规范的护理行为所导致的医疗纠纷案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这些新的社会环境和法律形势下,护理专业应增加相应的培养内容,加强护理职业风险管理教育,并指导实践,才能保证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2.2护理人员个人职业安全保护的需要
护理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面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这些危害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的国际职业危害数据库将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为: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工作环境改造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六大类。而多项调查发现,护理实习生护理风险防范知识知晓率较低,缺乏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口腔科护理人员的危害因素
3.1生物因素
口腔科与一般科室不同,病人多、周转快、病情隐蔽,而口腔科诊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病人口腔内进行,高速运转的牙科手机能使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并雾化,使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唾液,操作中牙科器械与病人的血液、唾液、口腔黏膜等密切接触,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均可通过此途径成交叉感染。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使口腔科护理人员成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
3.2锐器伤害
门诊护士每天需处理大量的一次性物品,有锐器:探针、镊子、刀片、注射器针头、清洗消毒口腔用车针、跟管锉、拔髓针、测压针等,这些器械表面都带有患者的分泌物,体液、血液,如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患者使用过的器械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护士在清洗过程中易被锐器刺伤,导致感染机会增加。
3.3诊疗环境和工作性质的潜在危害
口腔诊室由于特殊专科结构环境,导致室内通风不畅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候诊、检查治疗。高速涡轮牙钻或超声结牙机产生大量的气雾和制作口腔修复材料时产生的粉末碎屑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造成诊室空气严重污染,这些都威胁着护士身心健康。
4职业危害的有效防护对策
4.1生物危害因素防护对策
对于此类危害的防护对策,在防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安排,通过可调整升降式座椅,将其调整到适合的位置,让胳膊能够在操作运行过程中处于一个自然下垂式状态,通过这种自然下垂方式可以使得其得到放松,在生活中需要做到劳逸结合,起到有效缓解肌肉疲劳的效果。
4.2加强职业暴露及院感知识培训
针对口腔门诊的工作特点,科室印发学习材料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每月定时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讲座,学习各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措施,使人人知晓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院感科护士长定期组织医护人员院感知识考核,以提高认识。
4.3社会环境因素的防护
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口腔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劳逸结合,要合理的安排生活与工作的时间,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积极预防出现心理、生理性疲劳,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树立互帮互敬的良好团队精神,舒缓心理疲劳,同时给予丰富业余生活等措施,消除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口腔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应做好预防,进行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强化防护理念,规范操作流程。医院管理者要重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监测系统完善,完善防护设施和医疗设备。
4.4锐器伤的防护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专心致志,小心谨慎,防止被各种锐器伤害,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做好自身防护。戴手套可又起到屏障作用,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可见操作时戴手套的重要性。一旦发生锐器划伤或刺伤应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同时抽血进行相关病毒血清学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并随访观察,如怀疑有特异性感染时,上报院感染科处理,必要时,注身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做到早期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视口腔护理执业风险管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风险,对于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现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医院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共同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护士的职业危害将会更少,更好地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
参考文献:
[1]吴列红.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5):165-166.
[2]吴明慧,黄卫东.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5,(10):935-936.
[3]邓亚琴,张娟.护理人员对化疗职业防护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4):92-93.
[4]屈明静.口腔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究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5,(2):12.
论文作者:应玉艳,郑灵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职业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防护论文; 口腔科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对策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