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的偏差及其优势在认知过程中的表现
胡 瑜,蔺晓露
(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 直觉的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先前研究对直觉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偏差效应及优势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于直觉在认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包括内隐学习领域、直觉推理领域及直觉认知过程表现的生理证据。
关键词: 直觉;内隐学习;推理
一、引言
直觉通常被认为是,尽管一个人无法清晰地表达出一个原因,却能感觉正确。直觉在个体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球类[1]、棋类等领域的决策与问题解决中都具有优势,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对于直觉的准确性非常重要[2]。关于直觉的心理学研究,格式塔学派认为,认识的出发点是直接经验,是在直觉中对象整体的呈现,而不是抽象含混的元素;皮亚杰则将直觉视为是感知运动思维与逻辑运算思维的交接,认为其是一种认知过程。荣格则将关于直觉的理解应用到心理测量中,将人格类型在个体收集信息时的注意指向区分为感觉和直觉型。对于直觉的定义各个学派看法各异,但是这些对之后关于直觉的研究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此阶段的直觉实证研究属于起步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认知心理学,也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其新的理论观点和丰厚的实验成果迅速改变着心理学的面貌,给许多心理学分支以巨大的影响,在当前已成为占一定主导地位的心理学,直觉在认知心理学肥沃的实证土壤中得到了滋养,出现了大量的关于直觉的实证研究。直觉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证经验。
(4a)This steel is not strong enough(for something or other).
直觉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偏差。先前研究发现,人们大都会相信直觉,似乎过分依赖刻板印象直觉和所谓的启发式思维,而不是更多做决定时要求严格、深思熟虑的推理。[3]直觉因各种缺点而导致决策偏差包括比例偏差现象[4]、信念偏差现象[5]等。直觉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具有偏差效应,研究发现,在简单条件下,意识思维的决策效果更好,而在复杂条件下,无意识思维的决策效果更好[6]。另有研究认为,直觉很少在那些对问题领域不很精通的个体身上发生,专家的直觉只表现在本领域中熟悉的问题,对于其他领域的问题或者本领域不熟悉的问题,则没有直觉。围棋职业选手得以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多年培养的棋感直觉以及对当前盘面可能产生的变化进行搜索验证[7];实力强大的玩家会有选择地搜索问题空间,迅速锁定重要的动作。象棋特级大师能够在10秒内正确解决近50%的问题,相比之下,一个实力较弱的棋手在相同的时间内只能解决不到5%的问题。[8]在国际象棋比赛中,专家仅需要5秒便可做出最佳表现,而标准象棋的玩家平均每步有180秒。[9]专家在他们的专业判断中使用直觉模式识别。
二、直觉在认知过程中的表现
(一)直觉与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是一种有别于外显学习的、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当面对复杂的多属性决策时,参与者可以直接依赖直觉的力量来判断价值,而这种能力与大量的内隐学习有关。近年来,内隐学习研究表明,我们的行为具有规则和适应性,并不需要对所使用的规则本质进行有意识的分析。[10]直觉和内隐学习的相似之处表明,将直觉称为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的使用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这可能是富有成效的,将这两种理论构念结合起来,可以为二者提供一些值得肯定的证据,直觉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在生物学和行为学上是相互关联的,有证据表明,基底神经节是内隐学习和直觉的神经解剖学基础[11]。功能主义认为,相同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必然导致直觉和内隐学习过程的概念重叠,利用神经解剖学的定位来帮助确定社会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社会认知的神经科学方法。由于缺乏有助于人们直觉判断的信息,人们不可能在反思中描述自己判断的正当性。在一些实验中,被试将由辅音组成的字母串(XTRL)记录下来,在被试不知道的情况下,这些字母串的构建遵循一组基于马尔科夫语法的复杂的排序规则,他们都没有得到关于马尔科夫语法的明确信息,实验中,被试的直觉表现始终高于几率,内隐学习中获得相关语法的学习并通过直觉表现出来,内隐学习的研究涉及到被试对于直觉的依赖[12],直觉在内隐学习中具有优势效应。
(二)直觉与决策推理
双加工系统认为,系统1是基于直觉的启发式思考过程,其特征包括平行、快速、依赖直觉,系统2则是序列、慢速、控制、基于推理的分析过程。传统的研究认为,关于信念等的认知过程是遵循系统1的判断,关于逻辑推理则是遵循系统2的加工方式。[13]
for(i in1∶2 000){x=runif(n,0,1); y=(sum(x)-n×0.5)/sqrt(n/12); A[i]=y}
(三)直觉表现的生理证据
直觉在神经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也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有研究在及逆行双加工过程时采用了FMRI进行研究。双加工系统认为,关于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包含两个系统,即系统1加工(也称直觉加工)和系统2加工(也称分析加工)。认知过程中的逻辑或信念的冲突解决与相关的神经活动相关,在进行分析系统2所做出的反应与右下前额皮质的激活有关,基于直觉系统1的反应与腹侧内侧前额皮质激活有关。神经生理学的实验不仅为双过程理论长期坚持的主张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即不同脑区控制下的分析与直觉过程二者争夺着对于反应的控制,也证实了直觉具有特定活动的脑区。[17]
因为我从儿子在那边电话中的开心“哈哈”大笑声中,看到的是那身体已经长大且已娶妻生子、实则心理始终没有断奶的儿子的愚蠢、无知、不懂事和毫无责任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不关心、不理解母亲的真正快乐和幸福是什么,不是抚养了儿子又抚养孙子,照料了一个孙子又去照料第二个孙子,就是快乐和幸福。父母为子女辛劳、奉献了一生,理应有自己晚年的生活内容与精神追求,而抚养孙子、奉养父母则应属于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可那儿子却全然不知这些,真让人可怜又可恨!
三、总结与展望
由于传统的双过程理论重在探究直觉与分析二者在同一认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对于直觉的操作定义不甚明确,没有将其在实验处理中进行分离,要确保所研究的是直觉。双系统理论的另一个角度研究影响分析和直觉的因素,认为经验等会影响直觉的准确性,由于“直觉”这一认知过程的特殊性,对于直觉的研究,从直觉的实验性分离角度或者从直觉的操作定义来进行研究,都要谨慎,即保证所研究的是直觉。
日常经验表明,我们对于直觉最熟悉的体验就是在做出一种选择后,似乎确实很难说明我们为什么做出一个选择,甚至选择正确我们也难以说出原因,然而直觉作为个体进行决策推理时必不可少的认知过程,既有快速无意识、节省认知资源的优势,但也存在直觉所做出的决策具有偏差。对于直觉我们还有甚多的需要继续坚持并探索的内容。
在双系统理论中,研究者关注的一个角度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分析与直觉相互影响共同竞争认知反应与对认知过程的控制。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推理材料进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信念—偏见”范式。一系列开创性论文激发了“信念—偏见”范式的研究,强调了直觉的作用并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采用类似方法研究直觉与分析是双过程理论的先驱。Evans等人提出的方法将分析与直觉两种反应置于冲突情景中,被试根据指示将问题视为一个逻辑推理任务并且只能从给定的前提得出必然的结论。双过程理论认为,尽管参与者试图按照逻辑进行推理,但是直觉的影响是显著的,直觉过程控制并影响着分析过程。对于直觉与分析的能力在生命早期是如何表现的呢?婴儿在发育早期便具有直觉统计的能力,8个月大的婴儿从盒子中抓去四个白球一个红球,当主试将盒子里面的内容呈现给婴儿时,面对预期情景与非预期情景,婴儿的反应是不一致的。[14]在以此为变式的另一项研究中,让20个月大的婴儿观看“木偶移玩具”的操作过程,婴儿看到木偶移走了5个玩具(目标玩具),之后婴儿收到两种类型的玩具,并被要求给木偶一个,婴儿的选择受到目标玩具多少(基准率)的影响,木偶拿走越多的玩具,婴儿更可能选择目标玩具作为木偶喜欢的玩具[15],这些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范式变式可被用作解释个体生命早期对于分析与直觉的表现。最新的研究表明,逻辑思维的直觉与个人的能力密切相关,认为直觉与个体的一般智力有关[16],对于拥有高认知容量的被试而言,逻辑问题的有效性会影响他们对基于信念的问题的判断,对于拥有低认知容量的个体来说,结论的可信性更多地影响他们对问题有效性的判断。在研究直觉进行的双系统加工理论中,另一个角度基于分析与直觉二者产生时受到的影响因素,分析是有意识、慢速地进行,直觉是无意识、快速地进行。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启发着研究者们对于传统的双加工理论的看法,认为直觉的产生来自于个体的经验。
直觉作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它与其他心理与认知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直觉在内隐学习领域中所发现的直觉对于内隐学习的贡献,对于直觉进行内隐学习时的加工机制还不甚明确,对于直觉的内部加工机制的探究也可作用于人工智能领域,为人工智能中所模拟的人类直觉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孟国政.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情境中决策行为的脑神经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2]Gobet.F.Expertise and Intuition:A Tale of Three Theories[J].Minds&Machines,2009(19):151-180.
[3]Evans,J.St.B.T.Dual-processing accounts of reasoning,judgment,and social cognition [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8(59):255-278.
[4]Mevel,K.,Poirel,N.,Rossi,S.,Cassotti,M.,Simon,G.,Houdé,O.,& De Neys,W.Bias detection:Response confidence evidence for conflictsensitivity in the ratio biastask[J].Journal ofCognitivePsychology,2015(27):227-237.
[5]De Neys,W.,Franssens,S.Belief inhibition during thinking:Not always winning but at least taking part[J].Cognition,2009(113):45-61.
[6]Dijksterhuis,A.Think different:the merits of unconscious thought in preference development and decision making[J].J.Pers.Soc.Psychol,2004(87):586-598.
[7]刘知青,吴修竹.解析AlphaGo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6,33(12):1685-1687.
[8]Campitelli,G.,Gobet,F.Adaptive expert decision making:Skilled chessplayers search more and deeper[J].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Games Association,2004(27):209-216.
[9]Burns,B.D.The effects of speed on skilled chess performanc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15):442-447.
[10]Knowlton,B.J.,Squire,L.R.,Paulsen,J.S.,Swerdlow,N.R.,Swenson,M.,Butters,N.Dissociations within nondeclarative memory in HD [J].Neuropsychology ,1996(10):538-548.
[11]Lieberman,M.D.Intuition:a 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pproach[J].Psychol.Bull,2000(126):109-137.
[12]Knowlton,B.J.,Ramus,S.J.,&Squire,L.R.Intact 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in amnesia:Di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learning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specific instances[J].Psychological Science,1992(3):172-179.
[13]Evans,J.St.B.T.,&Stanovich,K.E.Dual process theories of higher cognition:Advancing the debate[J].Perspectives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8):223-241.
[14]Fei Xu,Vashti Garcia.Intuitive statistics by 8-month-old infant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8(105):5021-5015.
[15]Kushnir.T.Xu.F,Wellman.H.Young Children use statistical sampling to infer the preferences of other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1134-1140.
[16]Thompson,V,Pennycook,G,Trippas,D.,Evans,J.Do smart People Have Better Intuition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08,147(7):945-961.
[17]Goel,V.,Dolan,R.J.Explaining modulation of reasoning by belief[J].Cognition,2013(87):11-22.
中图分类号: B8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1808(2019)05-0067-03
[收稿日期] 2019-04-22
[作者简介]
胡 瑜(1975-),男,湖北秭归人,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蔺晓露(1996-),女,内蒙古包头人,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认知心理学。
(编辑 申嫣平)
标签:直觉论文; 内隐学习论文; 推理论文; 温州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