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社会发展论文,新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4)11-0023-0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改革、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经济、社 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 内涵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整体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科学思想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 其哲学基础,坚持从一定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社会,把生产力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的基 础,并把社会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除了科学地解决了 关于社会和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外,即科学地解决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阶段(即社 会形态)、动力和主体等问题外,还同时形成关于社会及其发展的科学观察原则,从而 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及其发展的科学观察原则,首先是社会及其发展的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作为对事物、对象的科学观察原则和观察方法,是一种把对象放在 一个更大系统,并把它看作该系统的要素和从这个更大系统来理解该对象、要素的原则 和方法。它坚持认为该对象、要素的性质不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其所属更大系统、 整体决定。具体说来,这一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它由其特定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本质上是人们的社 会关系,特别是人们的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 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第1版,第220页)马克思的这种关于社会的整体性的理解进一步形成了他的社会形态概 念和理论。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提供了一个完全客观的标准,它把生产关系划为社会 结构,并使人有可能把主观主义者认为不能应用到社会学上来的重复性这个一般科学标 准,应用到这些关系上来。……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 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换产品时彼此发生生产关系,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里存在着社会生 产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 念。”(《列宁选集》第1卷,第3版,第8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认识的整体性概 念,反过来它也成为指导人们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
第二,社会观察的任何对象都是一定的具体整体,这个整体总是处于一个更大的整体 中,对作为确定认识对象的该具体整体的认识,取决于对该对象所属的更大整体的认识 ,因为该对象的性质是由其所属更大整体决定的。这一认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对具 体对象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的分析方法。例如,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和关于 资本的认识就是整体性的。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56页)。他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 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 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同上,第344页)
第三,任何整体都是历史的整体,是历史的具体整体。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现实中 人们面对的任何认识和实践的对象都是前一代人活动的结果,都是历史的产物。按照历 史整体的观点观察社会,马克思形成“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思想,并根据生产方式 的发展,形成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世界历史思想要求我们关于历史和 人类社会的观察,不仅是整体性的,而且是历史的。这个整体是超越任何狭隘民族、国 家和地区的限制的整个人类活动、交往所及的范围。同时,也从这样一种世界历史观出 发,科学判断一定阶级、民族、国家和地区在整体的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方位,指明其发 展的方向和现实道路。如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历史作用及其命运的分析,关于东方社会 发展道路的理论。
由上可见,整体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观察的一贯原则和方法,是马克 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以整体发展观为内容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2.科学发展观的完整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完整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 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我们在上面已经阐明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总体中是有其社 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观的,并且指出这种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观首先是整体性的。但 是我们又必须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观就其形态来说还是一 种哲学,一种同他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尚未分离出来的理论,还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 社会发展理论。同样道理,他们的社会发展观,实质说来还是一种哲学历史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在于:首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 述了科学发展思想和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其次,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由革命主题 和实现形式到建设主题和实现形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成为真正意义的社会发展观;第 三,科学发展观就其内容而言,当然具有一般社会发展的意义,它科学地回答了人类社 会整体发展的问题。但是,它更是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特别是 我国现实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它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 富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就社会发展而言,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含义就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性要求 就是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贯彻社会发展的整体的、全面的要求,就要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当前中国改革 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目前, 就是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要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仍然需要 加强对发展的全面性的理解。
首先,必须了解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的超越,在一般社会发展理论 意义上,就是用全面的社会发展论代替片面的经济发展论;在发展的目标上,就是用全 面发展的社会代替单一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用全面发展的人代替单面发展的人。片面发 展观的典型表现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把社会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单纯追求技术、生产 力的发展,强调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快速增长。而“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无发展的 增长”模式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十分明显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种 单一发展模式的消极影响,出现种种“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经济社会和人的 全面发展模式,超越了经济社会单面发展的模式。
其次,全面性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历史的具体的范畴。全面性是发展的一般要求。 而这种要求并不排斥发展是有重点的。发展的重点性要求寓于全面性的要求中。而全面 性是相对于片面性而言的。当全面性作为一个要求而被特别提出时,意味着实践上在贯 彻发展的重点要求中出现了片面性,即忽略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并造成了一定的消极 后果。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实践证明 这是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发展战略。但是,在我们执行这一发展战略的 过程中,一些地方、单位一度出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视精神文 明、政治文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倾向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继续贯彻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的前提下,针对发展中的上述倾向和问题,着重强调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 文明等同物质文明一起发展的思想,着重强调了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思想。此外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不仅是社会结构要素的全面性,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 全面性,亦即不仅有从城市到乡村、从东部到西部、从国内发展到对外开放等的空间意 义的全面性,而且有统筹今天的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实践的全面性。
整体的全面的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文明纳入人类文明范畴,扩展了人类文 明的内涵,使人类文明从人类社会扩展到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相关的自然界,使自然生态 环境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从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把人与自 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文明、社会发展范畴,充分 表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整体性。
第三,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其意义而言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 发展观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就人的本质而言,或就问题的实质而言,人的发展与社 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就发展的内容和实现过程来说,马克思主义一般不在社会(即包含 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于一身的广义社会)发展之外提出人的发展问题。但是,在现 实生活过程中,又的确存在发展的目的、目标和代价等问题上的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 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的确存在个人发展与一切人的发展(实际是社会发展)的 关系问题,的确存在个人发展的独特问题(即所谓人学问题)等。这些问题上的矛盾在资 本主义社会曾经有过和在现实中仍然有着突出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某些 方面的发展并没有同时带来人的发展,即在多数人的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方面都受到来 自社会方面的限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和深厚基础 ,近20年来我国经历着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具有社会和人的两方面的发展意义。但是 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难,有些甚至是严重的矛盾和问题。正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 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的,我们“同时 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 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既制约着我国社 会的全面发展,也制约着我国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的。把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内容纳入科学发展观范畴,“就 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 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 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3月1日。)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特有的价值意义,即社会发展最终是为人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的协调发展观
协调是相对矛盾而言的。协调是处理矛盾问题的一种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 理论,协调的对象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协 调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 基础。社会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生成、存在和发展,实践的最初对象首先是自在自然。人 的实践就是根据人的一定目的实现由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人化自然实际是社会 和自然的统一。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把社会的历史理解为“自然的历史”,又把 自然的历史理解为“历史的自然”。这不仅因为自然有其自己的进化过程,而且因为这 样的自然展示了人类的历史,体现了人的本质和实现着人的价值。但在传统自然观的支 配下,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了过度的能动性,即违背自然规律和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 力而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从而招致愈演愈烈的自然灾难,应验了恩格斯的忠告:“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 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383页)。因此,对于自然、社会和 人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实际是在一种系统整体观的关照下建立一种人、自然和社会之间 的和谐关系,为人的生存和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人的活动更有效益。
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协调,目的是保持一定社会的有机性,即通过协调使其保持在一种 合理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适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 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始终坚持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同时由于发现了生产 方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发现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 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不仅建立起科学的社会有机体论,而且从中引出社会革命的理论和 以社会形态变革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但是,应该承认由于马克思、恩格斯 所处历史环境即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他们的理论着眼点其实不在于社会的稳定,而在 于打破这种稳定,通过革命创造一个新的合理的社会。因而马克思、恩格斯较少有关于 社会结构协调方面的论述。理论发展的这一任务其实是留给了实现革命成功的执政的无 产阶级的。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协调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人有着丰富的关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国人民面临的建设任务,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可以说是专门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的。《 论十大关系》提出协调的基本方针和主要目的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页);指出协调的对象,即“十大 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 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 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可 以说,毛泽东谈到了当时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具有迫切意义的一切方面。在这一 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就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某些迫 切问题做了更为集中的深入的论述,尤其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具体的协调思想。
邓小平不仅具有丰富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而且他本身又是协调工作 的能手。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他的关于整顿工作的思想、关于利用外资 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要改革开放的思想、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的思想、关于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的思想、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的思想、关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的思想、关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等,都是关 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协调问题的具体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关于 协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它本身又是具体的协调发展思 想。它既包含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协调思想、物质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也包含关于党和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协调思想。
3.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它凸现了社会发展中的协调 发展的意义,不仅明确地提出协调概念,指明协调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而且形成一 个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辩证协调系统。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史上,尽管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关于协调发展的思想, 但是这一思想从来没有像在科学发展观中这样凸现出来,并且与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并列,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关键环节之一。
协调实际处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协调在社会发展中不仅具 有独立的意义,而且其作用也融贯于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对其起制约作用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协调发展观。
我国在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片面性,如作为“五个统筹”对象的 当前五大矛盾问题。而解决这种片面性的基本形式就是协调。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整体发展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 盾、关系和问题进行协调。或者说,只是在其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中,它 才成为一种整体的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全面发展和总体发展的实质 内容和意义。协调是一个贯穿社会全面发展过程始终的因素,是使社会达到全面发展要 求的基本条件,是对全面性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以“五个统筹”为内容的实现社会全面、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三、可持续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但他们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特别 是对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考察,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无节制开发给自然生态带来的破 坏。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的生态问题还不十分突出,但他们已经意识到正确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从人类进步形式的理解出发,他们一方 面讲人与自然的区别和对立,另一方面也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在实 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 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 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是人为了不致死亡 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 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第1版,第95页)恩格斯也指出:“自然界中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包含着和谐和 冲突;活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则既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 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标榜片面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20卷,第1版,第652页)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实际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关系看作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更高形式,表明他们初步形成一种社会协调发展理念 。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保持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 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对世界发展潮流 的回应,也是对我国现实发展状况的理性反思;是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 态脆弱的情况下,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我国走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 充分发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当代社会发展视野,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在统 一的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和战略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发展 。
首先,把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一起纳入当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当代社会发 展的完整模式,标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从横向 联系看,它把自然生态纳入社会发展范畴,把它看作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看 作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这无论是对人类认识的自然观而言,还是对人类认识的 历史观而言,都是一次大的升华。二是从纵向联系看,把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 现实发展的视野,又是人类理性的一次跃进。把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纳入现实发展的视 野,这不仅直接是一个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一个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问题,更 是一个人及其社会本身的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问题。善待自然归根结底是善待人类自己 。可持续发展观终究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其次,可持续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整体发展观念和协调发展观念 。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观念渗透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观念中,就使整体和协 调范畴和人的实际行动有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规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人的一切 活动的“普照的光”,在客观上就有可能造成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 系的更加合理、和谐的状态,使和平与发展真正成为现实,而不只是人的一种理想和诉 求。
再次,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对于发展有更高要求的理念,它的实行实际是一种利益关 系。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意义在于,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要求当代人考虑后一代或后几 代人的要求,不能只顾本代人的需求,不能只追求本代人的利益最大化。为此,我国政 府早在1994年3月就颁发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为实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了基本指导原则,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 在人口控制和人口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的基础上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地区、一 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范围更大的国际性问题。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只注重本地 区、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不顾及别的地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不能实现可持 续发展。这就要求一个国家内的各个地区、单位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个国家 必须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采取一致行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产生的《地 球宪章》和《21世纪行动议程》正是国际社会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普遍认同和共同努 力的结果。但是,应该看到,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一个国家的内部,要使可持续发展 成为一种普遍的理念和战略选择,成为一致性的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原因在于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际是一个重大利益关系问题。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出发的自然资源开发的限制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以眼前利益的一定的损失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观实际是以一种普遍价值观为其哲学基础的。在行动上是否真正实现可持 续发展实际是对行动主体是否具有和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这种普遍价值观的检验,特别是 在国家行动中,它的实现程度又往往与一定国家的社会制度性质相联系,所以可持续发 展观就不仅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进步的发展观。
最后,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质是解决社会怎样发展的问题。处理好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 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建立实现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所谓有效,就是一套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的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有效保证作用的 机制。这当然是一种合理的进步的制度和体制建设问题。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以来,特 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制度、体制的改革与建设 ,都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实际行动。
总之,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经济、政治与文化,人与自然,历史 、现实与未来的有机统一的社会大系统关系,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关系、规律的正确的和富于创新意义的反映。科学发展观是 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但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它对我国 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具有根 本的指导意义,也对我国未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恩格斯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