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工程规模庞大,系统复杂,其机电系统也涉及到多个专业与领域,机电设备的安装难度较大,维修工作十分艰巨。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及维修质量,要对其安装及维修过程进行科学管理,让这一过程更加的规范、合理,最终保证整个地铁系统的功能与安全。
关键词: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维修
1地铁机电设备概述
对于地铁系统来说,所包含的机电系统主要有:电动扶梯、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自动门、车辆空调、中央空调、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消防喷淋系统、地铁车辆牵引、道岔转辙设备、电源控制系统等。以自动检售票系统为例,是由自动售票机、检票机、半自动售票机等组成,受到地铁中央计算机控制售票、充值、印卡等功能。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十分的复杂,涉及到多个系统,需要加以控制,以确保安装质量。而且,地铁作为大型基础建设与公共工程,在安全方面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2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管理
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主要包括了做好安装基础工作、明确安装的基本顺序、按照正确施工流程按照机电设备、做好机电设备的调试工作。
2.1地铁机电安装基本特点
地铁机电设备安装是地铁工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地铁主体建设存在紧密关系。对于地铁工程来说,其机电设备的安装多是在土建主体结构完工之后进行。因而,在开始安装之前就需要对土建主体结构进行勘察,对各个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以及预留尺寸大小进行测量复核,以确保机电设备安装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对于机电设备安装人员来说,要与地铁主体工程建设施工人员建立顺畅的沟通管道,便于及时掌握建设情况以及反馈问题。
对于地铁工程来说,机电设备安装多是与装修工程同时进行。因而,需要做好两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要控制好机电设备安装和装修的顺序,避免因为协调不到位导致返工。
2.2地铁机电设备安装顺序
地铁机电设备安装顺序至关重要,不能出现差错。主要是因为地铁机电系统复杂,机电设备种类较多,各个管线错综复杂,同一区域常会有多个专业同时施工,一旦安装顺序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地铁系统的功能性与安全性。以自动检售票系统为例,其机电设备的安装顺序基本是:管槽预埋及安装、线缆敷设、车站终端设备安装、车站计算机系统安装、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安装、线路中心电源与接地安装。
为了保证机电设备安装顺序正确,要设立专业的工程组织协调小组,对各个机电安装工程进行协调管理;可采用站长负责管理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区域施工管理工作;从专业角度制定施工计划,综合考虑各专业施工顺序,实行流程化管理。
2.3地铁机电设备施工流程
机电单位在接收土建单位的场地正式移交后就可以开始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其基本的安装流程主要是:
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整理、临时加工区的建设等。临时加工区主要是对管线及设备进行加工,不能距离设备区太远,多是设置在公共区域。临时加工区建设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及机电设备安装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
机电管线布设,主要包括了线管、风管、水管、电缆等。机电管线的布设讲求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施工之前先要做好设计工作,优化布设线路,确保管线相互间的位置,标高等满足设计、施工及今后维修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机电设备安装,首先是机电设备要统一采购,以保证型号、尺寸、质量等符合施工要求;其次是在施工时要严格遵照厂家的操作手册来安装,最后是要做好大型机电设备的吊装与运输工作。
2.4地铁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在完成好安装工作之后,要对机电设备进行试运行,以检验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地铁机电系统来说,主要的机电设备调试有:逐级送配电调试、空调水系统调试、各类水泵调试、火灾消防模式调试等。尤其是空调水系统的调试,内容最为复杂,涉及到的机电设备也最多。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调试的质量,必须要以周密的送电安全施工标准,对各个专业的施工状态进行验收,采用有效的作业制度,确保在安全投产前调试准确;安排专业人员参与调试工作,要能够发现设备在试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及时通报调试结果,如果存在问题第一时间与安装人员沟通,解决问题。
3地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地铁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目前,我国地铁系统机电设备维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发生故障之后进行维修、对机电设备状态进行全面检修。为了加强地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3.1建立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
地铁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能瘫痪整个地铁系统,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工作,降低故障出现的可能性,及时解决微小故障,避免其扩大。可以根据设备运行实际工况及设备易损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确定小范围维修体系,尤其是针对使用时间较长、损耗较大的机电设备,要提高维修频率,加强维修力度。地铁维修管理部门要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科学掌握其实际使用寿命。
3.2建立机电设备维修数据库
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的实施离不开完善的数据库。数据库能够为机电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机电设备维修数据库的建立还是要以地铁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为基础。地铁维修管理部门要将有关于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调研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分类、归档、分析。数据库要不断的更新、扩展,尤其是要突出出现过故障并得到维修的机电设备,让维修人员格外注意,定期的对其进行检修。
3.3强化维修过程的技术监督
即使有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以及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如果维修过程出现了问题,那么维修结果还是无法保证。因此,要强化地铁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技术监督。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时可能会出现不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备的维修以及零部件的更换,而确立技术监督可以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在维修过程中对维修人员以及维修方法进行监管与技术指导,能够提高维修水平,以保障地铁系统的稳定运行。
3.4培养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员
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对地铁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维修管理人员、部门领导的能力与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地铁运营企业来说,要想真正落实预防性维修管理体系,还要通过培养来进一步提高维修人员、维修管理人员、部门领导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体的培养内容包括:预防性养护理论的灌输、地铁机电设备维修及管理的知识的强化、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的树立等。总而言之,所有维修措施的落实还是依赖人,人的素质与水平起到了关键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嘉.地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析[J].民营科技,2013(7):93.
[2]房浩.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及维修管理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7):48-49.
[3]代忠君.关于地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探析[J].科技资讯,2015,13(3):135.
[4]文龙.地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5(7):147.
论文作者:李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机电论文; 地铁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安装论文; 系统论文; 预防性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