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推动,整个电网系统更具规模性,涉及诸多类型的电气设备,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在社会不断进步中,整个社会对电力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整个电网运行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当前的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发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需要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升级运行,推动其向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在根本上维护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本文立足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现状,对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关键词: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升级
前言
在科技的推动下,电网系统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升级改造,十分突出。为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重视自身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全面了解电气自动化发展实际,正视电气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升级改造,实现对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为整个电网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1 全面分析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情况
1.1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介绍
电网调度自动化代表的是一种运行模式,能够实现信息的收集、指令的执行以及控制的实时性。在遥控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完成指令的传递,强化对电网系统不同电气设备自动化的整体控制,达到对电网运行的实时动态监督。在这种功能的支持下,能够保障电网运行中的故障能够被及时被发现,有效维护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对各种信息收集和处理的高效性,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1.2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分析
立足整个电网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变电站,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内设备运行状态的全程监控。借助计算机实现监控管理,有利于降低人工支出,切实维护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二次系统能够对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测、识别和分析,同时,在面对故障的时候,能够执行自动预警,为整个故障处理行为提供更多有力的依据,大大提升了变电站管理水平。
1.3对电厂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发展的介绍
对于发电厂而言,其主要的功能是进行电能的生产。在当前的电厂发展中,DCS系统应用较多,是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类型,功能多样,能够实现实时通讯、控制等作用,实现对发电厂全方位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DCS系统功能不断完善,自身性能不断增强,对提升整个发电厂自动化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在DCS系统的应用下,借助计算机,能够达到对现场设备运行参数的掌握,做好对电能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与保护,切实提升电能生产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对当前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不足之处的分析
首先,在电网系统的电气自动化中,监控系统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工业控制模式,一旦出现信息量过大的情况,系统瘫痪极易发生,很难维持正常的工作,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要借助监视控制管理,强化继电保护和信息处理的实现。一旦出现系统运行的异常,后果十分严重。其次,针对监控系统的保护工作,主要借助后台控制完成,通常,正常状态下,不会出现预警,也就是说,预警都是发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彰显滞后性,很难有效发挥预防的作用,促使整个电站运行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故障出现。再次,鉴于软硬件配置的缺点,增容方面比较容易发生问题,诱发不稳定问题。一旦操作系统版本较为落后,电力稳定性很难维护,加之增容改造的限制,影响电网系统建设与发展步伐,组阻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延伸,因此,需要加强改善工作。
3 如何推动电网系统电气自动化升级与发展
3.1加快测控保护一体化建设
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很大系统都处于独立运作的状态,具有各自独立的保护、控制以及测量系统,能够为整个电网提高详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但是,彰显单一性。立足测控保护一体化,能够切实提升测控自动化水平,避免设置的重复性,降低设备维修工作量。对于测控保护系统而言,其信息的渠道是现场,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全面收集,这在根本上对测控范围和精度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将参数控制在额定数值的范畴。同时,在测控保护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一次设备的异常信息进行整理,结合预定值进行分析,有效放宽测控范围。对于总控单元而言,其主要功能是接受输出控制命令,在完成校核之后,实现保护功能,省去相关遥控执行程序,设备智能化水平得以提升。测控保护一体化的实现需要诸多部门进行积极配合,强化协调性,主要涉及设计、运行以及管理等部门,突破专业限制性,切实提升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3.2推动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
在我国,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的企业较多,在信息共享和操作方面存在障碍,使得设备兼容性不强。因此,要重视构建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指标,强化通信标准的形成,保障电站通信的无缝对接,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在计算机发展领域,信息处理是重要技术类型,其发展更加趋向于并行处理分布式方向,切实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效率,与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结合,强化计算机与电气设备的网络互联。
结束语
综上,为了维护整个电网系统的有效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容忽视,关系到整个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立足新的发展时期,在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的同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升级,强化与信息技术的对接,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强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为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羡丽.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04.
[2]刘瑞.电网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9:66-67.
论文作者:彭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稳定性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