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若干问题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5-1760(2013)01-0123-12
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拉开了国内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冲击的序幕。学科是大学“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根本,世界一流的大学必定是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成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进程中,相对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却呈现出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人文社会学科的国际化究竟该走什么道路,如何正确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性,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克服哪些主要障碍与处理好哪些关系,成为国内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特别是那些以人文社会科学著称的研究型大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课题。
一、关于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道路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特定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速度与水平都会有所不同,并达到不同的国际性程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的速度与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文社会科学所能达到的国际性程度。
(一)对现行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道路的分析
当前,在中国大学,特别是那些综合性、研究型的重点大学的建设事业中,提升人文社会学科国际性、加速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进程,成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必经之路。然而,对于承载着特定国家的历史、民族、文化传统,受一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观念影响,因而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特点的人文社会科学[1],如何进行国际化建设、应该走什么样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以及如何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程度,我国高等教育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由来已久,但探索仍在进行。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以客观标准为重的自然科学国际性评价思维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基本沿用着自然科学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即强调文章国际发表等量化指标的提升,注重加强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室、实现硬件环境国际化,倡导“向国际看齐”、积极引入国际学术规范和国际主流学术理论。很显然,自然科学国际化的这种发展道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建设是必要的、基础的,但绝非充分的、决定性的。相反,一味单向度地强调这种发展道路很可能会遗忘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固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交流、国际推广与国际宣传的拓展、促进与扩大,弱化了人文社会科学内蕴的文化软实力的弘扬、创新与发展,淡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别性、民族性和自主性,最终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很可能扮演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的小角色,难以占据一席之地。
(二)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应走出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深入推进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都迫切需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应走一条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新时期,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道路之所以必需和可行,绝不仅仅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共性与特性等方面的种种差异[2],也绝不仅仅在于它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是现时代精神的呼唤与体现,是概括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事业30年来建设成就与经验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我国改革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使命。
第一,走“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之路,是新世纪时代精神的呼唤。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球化纵深发展的一个时代。“全球化”的时代主题给世界各国带来的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你追我赶、经济发展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及政治秩序上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是各国教育发展日益密切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是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共存、借鉴与吸引,也是在应对环境、资源等全球问题和重大灾害与突发事件的团结、协作与互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不仅为人类贡献了适应时代精神需要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的生态理念与“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伦理之道等中华文化精髓,而且作为在中国本土传承与发展的文明成果、作为全球化时代文明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其以“和谐”、“发展”、“共赢”为核心的当代价值体系、主流意识形态和主要思想理论,对世界其他文明形态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近年来中英、中法、中俄文化交流年的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佐证。因而,不盲从、不一味“拿来”,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本土性,充分挖掘和展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精神、理论精髓、内蕴本质,并适当关注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是扩大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增强国际吸引力、提升国际性的根本所在。
第二,走“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之路,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建设成就、建设经验的概括、总结与展现的必然要求,是树立我国改革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正式实行,30多年来,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探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城镇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富国强民之路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极具价值的参考,而且中国现象、中国问题、中国改革、中国成就、中国经验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话题,吸引着各个领域国际学术界的目光,“一国两制”的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制进程、“三农问题”与对策、人口问题与对策、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和儒家思想的作用等等,都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料宝藏和理论贡献。因而,在借鉴国际学术标准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本土,开展中国问题研究,深挖力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新成果,积极推动国际间交流、推广和介绍,是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走“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之路,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新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前,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化发展、文化建设任务的地位日益显著。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实力”、“文化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了增强文化服务能力、文化创新能力,提高文化整体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等文化发展总体目标。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任务,明确提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概念,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四项具体任务。同时,随着汉语对外教学逐步开展和一系列海外孔子学院的成立,中华文化世界推广日益深入,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党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发展,不仅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渠道,而且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更高的要求与期望,即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赋予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四,走“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之路,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创新是一个先进民族进步的灵魂。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因而,大力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不仅是全面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三)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作为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主要包含以下两部分涵义:
第一部分即“自主创新、内涵提高”,这是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具体说来,一方面,要做到从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时代精神,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通过大胆创新、苦练内功来不断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实力、质量和水平,真正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吸引力、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水平的跨越,从而牢牢屹立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之林。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提倡国际学术发表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国际宣传与国际引荐等形式或手段的充分运用,通过网络、期刊、会议、讲座、报告、访学、科研合作、学生交流互换与联合培养等多种平台、多种载体来增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吸引力,积极开拓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地盘,有效地树立起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主导权。
第二部分即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这是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要补充。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必须以融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秩序为前提与基础,也就是要遵循与借鉴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的一般惯例、基本规范和主要标准。现阶段,正如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一样,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秩序也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来倡导与规范。因而,在国际学术发表与交流中,需要使用英语这一国际学术语言,需要遵守行文、引用、投稿、署名等基本学术规范,需要运用或借鉴国际主流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了解、掌握或借鉴国际主流研究范式或学术话语体系。唯有如此,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及其成果才能够更快地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所认可、所了解、所肯定,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目标才能够尽早实现。
“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是笔者所倡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一般道路。就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在具体的国际化道路上则各有侧重,略有不同。大体而言,对于那些具有“国际通行”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即共性较多,与国际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较为接近的学科,主要指经济学的主要学科领域、特别是金融学、数量经济、统计学等大部分应用经济学,法学中的国际法学、社会学,以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相当部分社会科学,在坚持“自主创新、内涵提高”国际化之根本的同时,对国际学术秩序关注与遵循要较之那些“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更为深入、更为全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即中国土生土长的、原生态的因而对外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学科,包括国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美术、中国戏剧戏曲等绝大部分人文学科以及政治学中的中共党史、社会学中的民俗学、民族学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发展等部分社会学科,则必须秉持“自主创新、内涵提高”的国际化发展之路,适当吸收与应用国际学术标准,甚或在适当时机有信心、有勇气建立本学科领域的国际学术领导权或国际学术新秩序。
同时,与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道路相适应,在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评价时,也应当区别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别“国际通行”的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引入必要的文献计量方法,但不片面倚重;充分重视论文国际发表及其引用频次,但不绝对化;提倡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国际吸引与国际影响的评价理念,设计与运用合理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优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合理结构,实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评价的多元化、科学化。
二、关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问题
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道路并非一路坦途。特别是在国际学术秩序依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实条件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仍然需要在遵循国际学术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发展。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体系本身、学术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绩效考核导向等方面与国际学术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
首先,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具有明显国际通行特色的社会科学)与国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有明显差异。以金融学、统计学为例。在学科分类上,金融学在中国属“应用经济学”学科,在美国则属“工商管理”学科;统计学在中国分别在“应用经济学”、“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下,在美国则属“数学与统计学”学科。学科分类上的差异,影响着中美两国金融学、统计学在学科定位、学科方向以及学科结构等方面发展上的不同。就美国一流的金融学和统计学发展现状来看(见表1),学科定位上注重前沿性、实践性与运用性,学科方向上已在跨学科研究与培养上不断深入拓展。相比之下,作为应用经济学科,中国的金融学、统计学同样强调应用,但在应用的范围、领域、深度等方面都还有限,对金融实践领域以及其他多学科门类应用发展需要的跟踪、把握与回应还不够适时、不够深入,特别是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跨学科研究方面虽已起步,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发展。学科定位、学科方向上的差距势必带来学科布局、学科结构等的不足,从而阻碍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进程。
其次,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新中国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与发展起来,在学科发展上主要是采用马克思主义话语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文化与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学术话语谱系、西方科学研究范式以及西方数理模型分析等科学方法纷纷引入,打破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原有单一的研究范式和单纯的理论研究方法。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重新评价与重新挖掘,也焕发了中国传统学术话语、学术范式的新生命。正是在对现代西方学术发展成果的借鉴、吸收、为我所用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开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种学术话语、多元研究范式、多样科学研究方法并用的新局面。但在另一方面,在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上,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对西方科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吸收与借鉴还不够娴熟、不够自如,对西方前沿研究范式的理解与运用还不够透彻、不够恰当,对西方最新研究方法、分析工具还不甚明了,学术表达与学术交流方面仍与国际一流水平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加之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的国际影响力在总体上仍然有限,尚未成为国际学术主流,因而在学术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上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是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的一项基本任务。
最后,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整体国际化水平偏低以及教师个人的国际学术能力的参差不齐,是阻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从教师队伍整体来看,除极少数个别高校、个别学科外,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国际性程度较低,获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重明显偏低,在国际学术领域知名的或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少,国际获奖学者少之又少,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教师不多,能进行较高水平的全英文授课的教师也不多。从教师个人看,教师国际学术能力个体之间存在不同水平的差异(见图1),国际发表与国际交流能力均强的教师是极少数人,多数教师属于第三类即国际发表能力弱、国际交流能力强,第二类、第四类教师各占一部分。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多种途径,大力加强教师个人国际发表与国际交流能力的培训与提高,积极推动教师队伍国际性整体水平的提高,是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图1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个人国际学术能力差异
此外,在我国现阶段,对教师国际学术能力的重视、教师对国际发表的热情与动力,与学术绩效考核制度密切相关。然而,现有的学术绩效考核制度与标准,并没有显示出对国际化发展的特别倚重,缺乏学术绩效考核与评价的国际化导向和正面激励,是关系到教师国际性水平提高,进而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特别是当国际发表所需投入大,投稿周期长、评审费用高等不利条件下,学术考核与评价机制上要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国际学术研究;制定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在适当时机参照国际标准自主创办一流的英文学术期刊,为教师国际发表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在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聘任、任期考评等方面对于国际发表给予重点倾斜与支持,从而有效地带动教师国际发表等学术能力的提升,真正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
三、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关系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与国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水平仍有明显距离,这在根本上决定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要在国际学术领域占据主要席位或主流地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蹴而就。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道路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设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第一,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在战略上,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国际影响、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与职能;在战术上,既要重视对国际学术规范、标准等国际学术秩序的了解、遵守与借鉴,重视国际发表,更要充分发挥国际宣传、引荐、推广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来扩大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自主创新、内涵提高”为主,借鉴与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为辅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道路必然要求形式与内容多样性的统一,即统一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最终目标,形式上包括国际科研合作、国际会议、国际学术访问、国际论文发表、学生联合培养与交流、全英文课程与学位项目、文献互译等各种国际形式的全面参与;内容上则因学科不同特点而易,对国际通行学科则积极融入、力争“入主流、在前沿”,对中国特色学科,则当仁不让,积极谋求国际上的中国学术话语主导权,促进中国文化、中国经验的国际交流、总结与传播。
第三,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在整个人类的经济文化生活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当知识的创造与积累越来越成为一种由不同国家的学者共同进行的事业时,人文社会科学日益成为跨越国界的研究领域,各国人文社会资源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优秀成果的交流、共享、渗透与融合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本身的繁荣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同义语。另一方面,基于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心理习惯、现实社会土壤的差异,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仍深深扎根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因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必须坚持“和而不同”,既要以开放、大度的心态,积极“拿来”,善于辨别,关注和吸收国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最新发展,又要深刻地体现和尊重本土历史文化传统,立足于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入理解和系统研究,形成以中国现实、中国现象、中国问题为根基又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进展相契合的研究意识与水平,要大胆“走出去”,善于对外推广,从而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的、实质性的交流对话,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可见,本土化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的前提,而国际化则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提升和超越。
第四,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是知识和学术的生命之源,也是保持和焕发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生命力、提升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性的必经之路。然而,创新本身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条件准备、基础积淀以及“机缘”或“灵光”或“顿悟”等偶然因素的作用。这一点对于一切科学的创新都是适用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承载和记录人类自身发展轨迹及自我提升的艰辛和感受的历史性科学,它的创新与发展恰恰是建立在对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及其各个历史阶段优秀成果的积累和传承之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正是在传统与创新的互动中不断前进。同样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也需要对中西文化传统及其精华加以很好的学习、积累与吸收,为学术创新做好铺垫和准备。离开了传统、没有积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做法,不仅创不了新,反而滋长了浮躁的学风。这种急功近利的“创新”无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而会落得为国外同行嗤笑的尴尬,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进程。
第五,“竞争性”与“吸引性”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是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包含多个学科门类和众多具体学科。根据这些学科与国际相应学科相关性的程度,大体上可以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竞争性”学科,即国际性相关度高因而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学科,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主要学科领域,特别是金融学、数量经济、统计学等大部分应用经济学,法学中的国际法学,社会学,以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相当部分社会科学;第二类是“吸引性”学科,即国际性相关度偏低、属于中国原生态的、对外具有较强吸引力因而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国际推广的学科,主要指国学、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美术、中国戏剧戏曲等绝大部分人文学科以及政治学中的中共党史、社会学中的民俗学、民族学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部分社会学科。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发展中,对于“竞争性”学科与“吸引性”学科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应针对其不同特性在国际化的具体要求、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举措、国际性评价结构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等方面有所区分。
①美国大学2007年金融学专业排名中,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排名第一,西北大学(凯尔洛格学院金融系)排名第十;美国大学2007年统计学专业排名中,斯坦福大学(统计系)排名第一卡内基梅隆大学(统计系)排名第十。资料来源:美国U.S.News & WORD REPORT,http://www.us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