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杂交棉142_农业论文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荆杂棉142,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基因论文,棉荆杂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荆杂棉142(原代号荆142)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用鄂抗棉9号为母本。荆07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棉新组合。2001年组配杂交组合;2002~2003年参加组合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7月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007号;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8002。

1 特征特性

植株中等,塔型较松散,透光性好。茎秆光滑,叶片中等大,叶色较深,花药白色。全生育期生长势强,果枝着生节间均匀,结铃性较强。铃卵圆形,大铃,上桃快,吐絮畅,好收花。株高127cm,果枝数19.8个,单株成铃数26.9个,单铃重6.21g,大样衣分40.7%,小样衣分42.8%,子指10.1g。生育期120.4d。霜前花率88.05%。

2 产量表现

2004年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皮棉667产97.04kg,比对照增产11.3%,差异极显著。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产皮棉112.38kg,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4.09%。其中2005年皮棉产106.21kg,比鄂杂棉1号增产2.66%,不显著;2006年皮棉产118.54kg,比鄂杂棉1号增产5.46%,极显著。

3 抗病性

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和湖北省农科院人工病圃中进行,2005年抗病性鉴定结果:枯萎病指8.5,黄萎病指19.0,抗枯黄萎病。2006年抗病性鉴定结果:枯萎病指9.4,黄萎病指2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4 纤维品质

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皮棉送农业部棉花纤维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005年检测结果:长度28.7mm,比强度20.0cN/tex,马克隆值4.9,纺纱均匀性指数135;2006年检测结果:长度29.6mm,比强度27.7cN/tex,马克隆值5.2,纺纱均匀性指数136。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方便,无枯、黄萎病,无杂草,前茬未使用除草剂的田块作苗床。钵土以沙壤土为好,要求结构疏松,氮磷钾养分齐全。最好在冬季备好钵土,施适量有机肥和复合肥,耕翻冬凌熟化。营养钵以中钵为好,钵高不低于9cm,钵径5cm。苗床厢面宽1.1~1.2m,摆成井字型,并注意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和防蚯蚓。

一般在4月10日前后,抢冷尾暖头播种,每钵播1~2粒种子,按照“湿透钵—播干子—盖爽土—盖拱膜”的程序进行。种子出苗前,保温保湿促齐苗,力争5~7d出苗。齐苗后揭膜晒苗床降湿并及时间苗,防止棉苗旺长和防苗病,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5.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在苗龄30d左右时及时移栽。大田密度一般为1600~1800株/667,等行种植,行距90~100cm,株距40~50cm。要保证移栽质量,不栽吊气苗,避免形成僵苗。

5.3 科学施肥 施肥原则为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硼肥,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667施三元复合肥20~25kg、饼肥40~50kg、优质硼砂0.5kg、优质农家肥3~4t,结合整地深施。移栽成活后视苗情,对小苗、弱苗用氮肥兑水穴施,促进平衡生长。初蕾期,667施氯化钾10~15kg,对长势差的棉田加施碳铵15kg,长势正常的田块在蕾期一般不施氮肥。重施花铃肥,在棉株平均一个硬桃后,每667用尿素10~15kg、氯化钾10~15kg开沟深施。15d后再施尿素8~10kg。棉花打顶后普施盖顶肥,用尿素3~5kg,并辅以根外追肥。

5.4 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遵循“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在主茎叶8片左右时,每667用助壮素4ml兑水15kg快速喷雾;施花铃肥后3~5d,用助壮素10ml兑水40~50kg喷雾:打顶后7d左右用助壮素12~16d兑水50kg喷上部封顶,防止上部果枝过度伸长。

5.5 虫害防治 棉田前期防治对象是苗蚜、红蜘蛛,以生物生态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7月中下旬,控制第3代棉铃虫和伏蚜为害,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诱杀。8月下旬,主要防治第4代棉铃虫,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生态控制和诱杀为辅。

联系电话:010-62180279

标签:;  ;  ;  ;  ;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杂交棉142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