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探讨论文_谭学军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并按照手术室采取管理措施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手术室管理。对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3%(1/30);对照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3.3%(4/30)。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该种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手术室管理;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在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甚至痊愈。在外科手术实施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对手术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术后能否尽早恢复与手术部位是否受到感染密切相关[1]。加强手术室管理,采取有效预防感染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加大了手术室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感染措施,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择期手术患者,并按照手术室采取管理措施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30例,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3.6±2.5)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44.8±3.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体征监测、术后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手术室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提高手术室全员感控意识

科室成立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和感控护士组成的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分别建立了感染监测、消毒隔离、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回收管理、登记管理等制度等。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保洁员、实习生、进修生及相关科室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手术室感染控制知识专题讲座,使全体人员对手术室感染控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定期抽检,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针对护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质量考核细则,考核结果纳入个护理人员和保洁员绩效考核。

1.2.2手术室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可进出手术室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保洁人员、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服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手术人员需经专用通道,更换洗手衣、裤、鞋,戴好口罩帽子后方可进入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前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术中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巡回护士术前要做好物品的充分准备,尽量减少进出次数,有效控制人流、物流,减少手术间空气污染。加强手术室门禁管理,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人员数量,术者及参观人员必须在手术通知当上注明。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应沐浴并更换专用手术服,经病人通道乘交换车进入手术室。不同区域的保洁员相对固定,着不同颜色工作服以示区分,不得在不同区域随意穿行。

1.2.3严格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

提高手术室空气质量是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保洁员每日晨间用500 mg /L有效氯消毒对不同区域地面进行清洁卫生,手术室护理人员用清水擦拭无影灯、手术台面及室内所有的物品、器具。术前1 h 打开净化空调系统,接台手术应使洁净空调系统连续运行30 分钟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50%~60%。术毕彻底清扫整理手术室,手术间自净1小时后方可关闭洁净空调系统。专人定期检测洁净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并进行维护。每月对不同区域空气进行采样监控,出现不合格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

1.2.4严格各类物品的管理

加强手术室各类物品的管理对有效控制手术部位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有:(1)所有进入洁净区的物品、设备,均应拆除外包装,擦拭干净方可进入洁净区;(2)手术室的器械、敷料等应定位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存放。无菌物品存放于无菌室内,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离地面20cm,离墙5 cm,离顶50 cm。(3)建立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制度,一次性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内,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 CFU/m3,温度与湿度适中。(4)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如有过期、包装破损、污染、字迹模糊不清均不可使用。(5)手术用过的器械由外走廊直接通向处置间,经预处理后放入专用清洗筐内,送供应室统一处理。术后污染的敷料、垃圾分别放入污物袋及垃圾袋,由外走廊经专用电梯运离手术室。(6)严格手术物品、器械的灭菌处理,必须一用一灭菌。(7)外送器械除急诊手术外不得使用快速灭菌处理,植入物必须高温高压灭菌,经生物学指示剂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2.5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保障,要求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团队在术中认真遵守,具体做法是:(1)保持无菌台面干燥整洁,手术切口周围及无菌台面的无菌敷料均> 4 层[2];(2)切开空腔脏器前,用切口膜或纱垫保护好周围组织,避免内容物污染。(3)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发现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4)严格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从手术切口由内向外消毒,手术部位的消毒范围为15~20cm。(5)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时应稳、准、轻、快,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

1.2.6注意术中保温

低体温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低体温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3],也可使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长时间的低体温还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加,从而造成切口感染率增加。手术过程中,适当调节室内的温度,一般以22~25℃为宜。对于年老体弱、休克等患者可加穿棉脚套、袖套或用保温毯做保温处理。尽量减少患者切口暴露面积,对腹腔或盆腔进行冲洗时,生理盐水温度需以37℃为宜,不能直接以常温水进行冲洗。为患者输血时,不可直接输入,可常温下复温或用加温器加温后再输入病人体内。

1.2.7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接触细菌的几率就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越高,因此,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术中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应熟悉工作流程,与术者和麻醉医师默契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1.2.8术后健康宣教

完成手术后,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不要用手触及手术切口,医护人员会定期更换切口敷料。若发现切口有红肿、化脓情况时,需及时联系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视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我院对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切口感染人数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可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要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需对多方面进行控制管理,首先要要加强手术室各类人员培训,提高全员感控意识;其次要加强各类进出手术室的人员和物品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是要严格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防止因空气质量不合格而增加切口感染机会。第四,护理人员要熟悉工作流程,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注意保温,防止体温过低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而增加切口感染率。手术结束后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交代注意事项,防止因患者原因导致的切口感染。由此次统计结果可知,加强手术室管理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人数明显降低,与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前的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加强手术室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2]单春燕,支彩英.提高手术室管理减少手术感染率[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年第 22 卷第10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2 No.10 2012

[3]陈金明,毛泽军.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 卷第11期Chin J Nosocomiol VoI.22 N0.11 2012

论文作者:谭学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探讨论文_谭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