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考论文_ 魏卓余

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考论文_ 魏卓余

魏卓余 甘肃省庄浪县卧龙中学 744605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05-01

初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已经开展了多年,这给学校的各种教学带来了许多活力,但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考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我们教师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讲,要克服思想守旧的毛病,重视课程改革,从思想和方法上突出课改的理念,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落实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升生物学素养,培养有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同行之间的听课交流和学科研讨等活动,把我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考展现出来,以便和同行们进一步探讨。

一、认真上好第一课,给学生留下好印象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人们经常会凭借我们的第一印象来判断自己的好恶。引言是初中生物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接触生物科学的第一课,上好引言能给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从而喜欢上这一学科,对它产生兴趣。在上引言时,我们可以列举一些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述生物的遗传等知识时,我就介绍了“多利羊”的产生过程,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形成原因,无籽西瓜的产生,一些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的等许多同学们感兴趣的现象,使他们一开始就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抓住学生的内心,使他们觉得生物学有趣、有用。

二、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导入很关键。其实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也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那么怎样设计导语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学习内容中来就是课堂的关键。在设计导语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课本中的引入,因为那些引入对学生来说可能已经不新颖、不新奇,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自己完全可以设计更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导语,吊足学生的胃口;也可以用图片或者小的视频等更直观的方法来导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中来。比如我在上《植物的生殖》这一节内容时,我就播放了一个小视频,那就是在一棵苹果树上,结出了不同品种的苹果,有红色的,也有绿色的。播放结束后马上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果农是如何实现这种结果的?以此引入新课——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因为在引入时学生对这个现象很感兴趣,所以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课堂效率也比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教学内容具体化,提高学习效率

其实生物学是非常贴近生活实际的,在教学上不能死盯着课本,照本宣科,满堂灌,要利用学生真正注意力集中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合理安排课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解决重点问题,落实教学目标。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是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展示一个常见的生态系统,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的关系,从而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然后利用后面的二十分钟的时间练习,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在《动物细胞》一节的教学中,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标本入手,制作时,重点在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差异上下功夫,观察结构时也在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上使力。具体化的教学设计,不走过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而且也能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模式要为学习内容服务。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课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讲授法、问题法、目标法、讨论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实验法、练习法等。而我在课堂教学中更侧重于“目标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内容时,我在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后,就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把目标的内容具体化到四个问题,即:生态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生物与环境是什么关系?生物与生物是什么关系?生态系统的是怎样维持稳定的?引导学生把自主学习法和讨论法结合起来运用到课堂中。围绕问题展开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掌握本节内容。这一堂课就用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解决了四个问题,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进行当堂训练。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课堂的不枯燥不雷同,深受学生的喜爱。

五、注重实验教学,体验发现过程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和现象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要上好实验课和实践课,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践。能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巩固所学内容,体验发现过程目的。比如通过观察蚯蚓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及生活习性的关系;观察草履虫来认识生物的特征等,学生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和细致观察后,他们很容易记住实验过程和结论,给他们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因为课程内容多,时间比较紧,所以学生做实验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他们很珍惜每次做实验的机会,整个实验过程都很认真,并且积极参与。教师也要重视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以加深印象,并帮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去理解新的知识。在学习微生物学的内容时,直观地展示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重视导入,设置问题,重视实验,把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置具体化的学习目标,帮助、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培养有探索精神的高素质学生。

论文作者: 魏卓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考论文_ 魏卓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