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生态警示:节流胜于开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水北调论文,开源论文,胜于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6)02—0011—02
中国缺水,北方更甚;所以西部大开发要搞南水北调,把长江水调往华北、西北。不过,南水是否足够北调?南水北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值得深思。
南水北调当然可以暂缓燃眉之急,但不一定能带来长远利益。一个原本缺水的地方引进水后可以改善民生,兴办种、养、加工业等,使原有行业再度兴旺起来。但水是引来的,能不能有长期保证?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退化,特别是自然变迁,南水发源地提供的可调水源可能会越来越有限甚至干涸。① 北调目的地也可能会因先前尚有水可引而过度发展超过引入水资源的承载力。如果有朝一日无法保证用水需要甚至缺水更严重,问题可就大了。引水造成原有生态系统改变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则更难以预计和估量。
长江流域整个生态系统乃至社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都与长江的水量(流量)密切相关。在东、中、西三线把长江水调往北方,会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平心而论,人们对调水后可能产生的生态人文系统问题是缺乏精神准备甚至是浑然不觉的。自然环境、资源环境的变化,包括人为造成的自然环境、资源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类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什么不利后果,是人们很难预测的;而想进一步弄清这些变化的机制及其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关系,就更非易事了。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2010年就要全面上马,难道就真的“人定胜天”了?!谋定而后动。要在世界屋脊上打造人工天河,把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引入黄河,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技术上的挑战,而且一旦开工建设,就必然遭遇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情,还极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恶果。首先,我们对青藏高原上大江大河的发生、发展、演化的自然规律究竟知道多少?青藏高原还在隆升,长江、黄河水系未来会怎么变化?在这里贸然开凿人工天河意味着什么?都是我们无法回答的。其次,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地区新构造活动活跃,江河源区的生态与此息息相关,海拔3500~4500米的长距离引水隧道、高水位拦水大坝对这一地区的地质和生态会产生什么后果?恕我断言:往轻里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往重里说,这将是一把头上的悬剑。
水资源的结构和时空分布,是大自然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绝非人力、人愿所能随心随意改变。应该说,中国北方缺水主要是一种有史以来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规律使然,而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产、经济、社会活动引致的缺水则是一个主观原因。现在搞南水北调,本质上还是人定胜天的认识和思想在指导。多少世代以来,正是因为缺乏对自然法则的认识、理解和顺应,所以人们一定要与自然对着干,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殊不知这一斗,其患也无穷。其实,人是不能胜天的,只能顺天。人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与自然法则相符,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对此,我们绝对需要实事求是。
在过去的年代,森林减少了,草原减少了,湿地减少了,湖泊减少了,滩涂减少了……自然界数十亿年数万万年数千万年数百万年数十万年来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人类只争朝夕,所以只消短短几十年十几年乃至几年仿佛在一夜之间就被打破了。于是,天空降水和地表蓄水的均衡被打破了;降水趋于减少、集中,蓄水趋于流失、干涸,水土涵养成了一个梦想,再加上浪费、污染、滥用,缺水就更严重了。
西北地区缺水干旱,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几倍十几倍,是世界上最干旱地区之一。近几十年来对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缺水问题更加严重。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五省区均属干旱区,1999年以来每年都突破了国家“分配”给五省区的黄河水用水指标,即使大力开采地下水也不敷耗用。正因为西部大开发在西北遭遇的第一挑战是缺水,所以要调水。但人们对黄河这个西北最大的水源却并不珍惜:大水漫灌随处可见;引水中跑、冒、漏、滴、渗司空见惯,十吨百吨甚至千吨黄河水不及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水资源费的征收流于形式;各种高耗水项目不断上马,数以万吨计的淀粉污水未经任何处理便排入黄河……
西南地区多大江大河,降雨量亦大,故名义水资源丰沛。但以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西南山区,不乏山高水低、生态恶劣、不宜人类居住的自然障碍区;许多地方峡深坡陡,降水集中在雨季、夏季,因而实际长期处于干旱状况。 同时,195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人口增加了160%、耕地减少了62%,乱垦陡坡、滥开草场、过度樵采、肆意伐木、超载放牧、狂挖药材、疯采矿山等人类活动的破坏力加剧,对自然资源几次政治性的开发利用,更导致山水林草破坏严重、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经常引发山体坍塌、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横断山林区川西林区茂密的森林大面积退化为灌丛草坡;草原、湿地沙化,出现金沙江干热河谷、岷江干旱河谷地带……
可见,无论西北还是西南,实际上都缺水,只不过形式和程度不同罢了。怎么解决缺水的问题?“斗”显然不是办法。从根本上讲,所谓缺水,无非是:(1)人们对水的需要量超出了自然界赋予人类的水资源承载量。因为地球上的水资源(这里特别指淡水资源)是一个既定量,所以这个问题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人类社会环境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② (2)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超出了水利业能够提供的“产品水”供应量。因为水利业提供的“产品水”的数量并非其价格的函数,所以这个问题在本质上又可归结为水权、商品水、水价、水市场的供求矛盾问题。
如此看来,缺水,首先是一个自然资源禀赋问题,其次是一个社会经济机制问题。解决缺水的科学态度,一是杜绝不合理的用水,二是杜绝不经济的用水。诸如:努力恢复和保护生态以保持水资源,千方百计降低水耗减少污染,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鼓励、发展循环用水和人工降水;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开发)制度和体制,尽早形成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权、水价、水市场。
这意味着,解决缺水问题,与其开源,不如节流,节流胜于开源。总之,无论在当今情势下还是在未来很长时期,我们在解决缺水问题上都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到技术水利的转变,以杜绝或减少不合理用水;一是实现资源水利到经济水利的转变,以杜绝或减少不经济用水。
所谓工程水利,即在资源水利理念的主导下,强调或注重通过工程设施拦水、蓄水、汲水、用水,而不强调不注重通过技术手段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所谓资源水利,即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中国版图上的水资源是丰富的,天空地上地下,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需要,就一定有办法能找到或开辟水源以解决缺水。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互为表里——一方面,资源水利的理念必然具体化为工程水利,从而在实践上使人们接受资源水利理念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工程水利又必然导致资源水利,从而在观念上进一步强化人们“制天命而用之”的自负。这一来,关乎节水的设想、技术、发明、装置及其制度安排,一句话,所有关乎节水的理念就都被“淹没”了——所谓技术水利根本无从谈起。至于经济水利即“与时俱进”的水权、水价、商品水、水市场、水体制、水制度,同样无从谈起。因为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的水是“自来水”,虽然管理、开发水资源(包括污水处理)要花钱并且是花大钱,但水是最基本最必须最紧要的“公共产品”,所以只能收点水费,聊以弥补成本,“大头”还是要以“福利”的形式由“国家”或“政府”承担(当然最终还是要由纳税人承担)。这一来,经济水利的理念形不成,技术水利就必然更加淡化。
单纯的资源水利、工程水利是片面的,其要害是缓解并推迟了缺水问题,使人们沉醉于对大自然所取得的胜利而麻痹大意。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缺水问题一天天加剧,资源水利、工程水利一天天增强,两者互为正反馈,最终,人们不得不陷入了自己制造的“水危机”。
总之,实现从工程水利到技术水利的转变,实现从资源水利到经济水利的转变,是水资源作为匮乏的生存资源提出的要求,也是水资源作为稀缺的经济财货提出的要求。只有如此,人们才会真正去珍惜水保护水;也只有如此,人们才会切身感受到此处节水远胜于远处引水的好处。
在大自然面前一筹莫展无所作为不对,在大自然面前颐指气使为所欲为更不对。人类欲望的极度膨胀——人类沙文主义——的受害者最终还是人自己。只有“应之以治”为所当为,才是理性的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理性抉择。
注释:
①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徐海根先生指出,长江上游西南地区天然林、成熟林减少突出,原有森林总面积3250万公顷,如今只剩下463万公顷,减少了85%,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参见《专家提醒警惕西部生态系统加速退化》一文,载2004年12月23日《中国绿色时报》。
② 据《13亿人未富先老》一文的作者鲁伊先生援引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研究数据说:按粮食产量,中国人口不应该超过12.6亿;按能源负载,不应超过11.5亿;按土地资源,不应超过10亿;按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 亿。参见2005年1月17日7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