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浅析
//钱 茜
摘 要: 近年来,国内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从“十三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可看出,“稳增长”这一关键词的重要性尤为凸显。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政府投资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固定资产 投资
一、政府投资的政策导向
(一)国家政策导向
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可看出,“稳增长”这一关键词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步持续发展的预期,产业结构作为影响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除市场内生调整力量外,政府干预手段则更积极可控。因此,引导投资结构升级、优化,实现“稳增长”,政府投资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1年以来,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水利建设阔步“走进新时代”,好形势让人欢欣鼓舞,尤其是10年4万亿元这个数字,让水利企业信心倍增。一边是水利投资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一边是企业四处寻找商机的迫切愿望,在这种背景下,实现产品和市场的有效“对接”,让好技术切实应用到水利建设实践中,成为一项重要而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淡水养殖工作中,为了确保效益的获取和提升,需要在各个流程与发展下,保证工作的严格控制和完善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为养殖行业发展提供保障,也能促进工作的科学开展。
(二)甘肃省地方政策导向
政府投资是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对那些投入大、周期长、投资利润低的项目,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无法或不愿进入的外部性很强的部门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性、支柱性产业进行的投资。2014年,甘肃省印发《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甘政办发[2014]34号),明确政府投资重点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的经济和社会领域,主要包括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投资项目,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项目,重大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和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项目等。并明确支持导向,将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支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二、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2012年至2016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5040.53亿元增加到9534.1亿元。每年分别增长30.2%、27.11%、21.11%、11.17%、10.52%,年度增长水平均高于全国增长水平。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全国总额相比较,2012年占全国比重为1.35%,2013年占1.44%,2014年占1.52%,2015年占1.53%,2016年占1.57%。
(一)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构成
平山县图书馆在2013年之前仍处于手工服务的状态,河北省图书馆选派人员建议其加入石家庄市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利用分馆系统实现业务管理自动化。并对编目人员进行采编各个业务工作流程和机读目录格式的培训,指导其应用联合编目软件,共享省联编中心的书目数据,避免重复编目、规范书目数据、提高编目质量。
表1 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情况(单位:亿元)
政府投资的功能,一是宏观调控,二是调节投资结构、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三是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四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政府投资,在尽可能避免“挤出效应”的同时,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更多的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领域,而甘肃省在政府投资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他社会资本投资增长并不明显。一是发达地区对社会资本的“虹吸效应”;二是甘肃省投资环境不佳;三是经济实力较弱,社会资本存量不足。
(二)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实际到位资金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日益广泛,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为人民提供一个物质富足、文化繁荣、政治民主、社会公平正义、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实际到位资金包括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2012-2016年,自筹资金是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的主要来源,每年所占份额超过62%,2014年所占份额最高,为64.9%;国家预算资金次之,五年所占份额分别为14.68%、12.77%、11.29%、13%、13.74%;国内贷款所占份额为第三。虽然国家预算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的比例不超过15%,但呈逐年增长趋势(见表3)。
(三)固定资产投资经济主体构成
按照甘肃省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必然要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从2015年开始,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从总量和实际到位资金均出现增速减缓的趋势,到2018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趋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8%,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1%。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家预算资金投资增长缓慢且占比较小;二是外资利用持续处于零增长状态;三是集体经济及个体经济出现负增长。
第一产业投资额度近五年增长近300%,发展趋势明显,但是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投资额度近五年增长19.07%,在2012-2013年期间,属主力投资产业,但在2014年产生拐点;第三产业投资额度近五年增长160.22%,上升趋势较为突出,从2014开始,成为固定资产投资最多的产业(见表1)。
表2 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情况(单位:亿元)
表3 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单位:亿元)
表4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经济主体情况(单位:亿元)
三、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经济主体,国有经济所占份额较大,2012-2016年,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合计占国有经济的比重分别为8.35%、7.94%、11.1%、9.57%、4.26%。由此看出,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2014年以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对甘肃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信心不足(见表4)。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小
虽然从2012-2016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但相对于中东部地区省份而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区位劣势及经济发展劣势,资本的聚集功能较弱,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等公益性特点,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同时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情况下政府投资不足。
(三)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不明显
按照统计数据口径划分,固定资产投资分为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将项目固定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2012年和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前四名行业为: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14年和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快速增长,两年增长率为102.11%和3.48%,超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前四名行业为: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16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快速增长40.78%,取代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跻身前四位列,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前四名行业为:制造业、建筑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见表2)。
四、政府部门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的思考和建议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去杠杆、防风险系列政策,规范和优化了政府融资环境,但是甘肃省2016年人均GDP为2.75万元,只有全国平均值的一半,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固定资产的重要因素,甘肃明显处于劣势。针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以及目前现有投资观点,政府部门如何发挥职能,推进和引导固定资产,特别是在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既要进行政策干预,又要尊重市场规律,既要引导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又要进行创新产业变革,既要进行政府投资,又要吸引鼓励多种经济体投资行为。因此,防范风险、避免盲目投资等市场失灵,政府部门应理性开展政府投资,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研究出台引导鼓励政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正向作用固定资产投资,达到经济发展的高效良性运行。
(一)建立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相一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导向
近年来,国家出台“三去一降一补”、中国制造2025、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国家“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都为甘肃省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政策机遇。从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来说,甘肃省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已在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高效发展,致力于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带动,相互作用。同时,继续发挥老工业基地基础优势,将“两高一资”和粗放型工业产业模式进行调整升级,并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谋划建设一批起点高、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产业项目,打造引导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引领作用强的示范项目,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导向也应与之匹配,注重稳定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产业投资的效益,强化引导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突出高质量发展,建立与一、二、三产调整相一致的投资导向。
(二)从改善优化软环境引导刺激多种经济体投资
甘肃省市场主体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和风险承受能力弱,信贷抵押能力差。而银行信贷资金侧重支持政府投资的大型企业和项目,中小型企业很难享受贷款优惠政策。其他融资特别是民间融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基准利率,融资处于“贷不到、用不起”的两难境地。因此,民间投资者有好的投资项目和强烈的投资意愿,往往也会因为缺少金融支持而难以扩大投资规模。
(三)开展精准高效的政府投资
由于受甘肃经济基础差、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区位优势不明显、财政收入规模限制等因素,政府投资应达到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更快更健康增长的目标,政府投资部门应更多的关注如何精准解读政策,找准甘肃省最大化受益政策“红利”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政府投资的良性循环,避免投资形成的产能、产品过剩,并通过高效政府投资,优化经济运行,为下一步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优良的资源保障,随着政府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达到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正向刺激。同时,政府部门须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深化改革,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健全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参考文献:
[1]萨日娜.不同财政收入规模下地方财政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研究——基于2000~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5(16).
[2]黄陈国.新常态下宁德经济运行评价体系构建与分析[J].特区经济,2017(11).
[3]张丽萍.如何构建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中图分类号: F2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070(2019)04-0077-04
◇作者信息:甘肃省财政厅
◇责任编辑:刘小梅
◇责任校对:刘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