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_赵鹏

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_赵鹏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730050

摘 要:随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观的确立,自主学习成为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中以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就初中生自主学习这一话题,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展开了探讨。概述自主学习的理念,分析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深入挖掘初中生自主学习存在的瓶颈,总结探讨了相关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数学素养 能力培养

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第一次使用了“数学素养”一词。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逐渐认识了对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描述,没有这种素养,人类就不会记数、不会排序、不会测量、不会分配,社会就不会发展,也就没有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把“数学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值得关注。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面临着人格的再造以及思想意识的大转变。这个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或者又有逆反心理,但是依然不失青春期阳光活泼的一面以及活力四射的光彩夺目,因此分析其现状还是有迹可循的。现通过实践经验得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状况,总结如下: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2.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缺失。3.学生没有养成自我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调节和评价。

二、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一般认为是学生刚迈入青春期(13-16岁)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可以说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阶段的过渡时期,初中生们需要从父母的襁褓中摆脱出来,自然学习的方式和过去也将有所不同。为了使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就要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现将众多研究者关于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发现他们探讨的出发点主要是基于动机和策略两个层面。其中从学习的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等方面对优秀学习者和不良学习者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在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证实了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等是影响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周国韬(2001)提出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能力感和学习中的具体行为策略,还包括稳定的自我调节系统。可是诸多探讨并没有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而庞维国(2004)的著作《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一书中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影响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有自我效能、归因、目标设置、元认知策略、元认知发展水平、意志控制水平和性别外部因素主要有:学校、家庭和文化等。这为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并具有现实意义。

三、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对自主学习的涵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基于上述对自主学习概念的阐述,我们认为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二者并不排斥。自主学习从形式上呈现的是一种过程状态,也就是说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进入初中时抓起,逐步引导其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提出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还得从众多研究者们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的根源上着手。以往的研究重心多在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策略”上,但总让人似乎有两者孤立的感觉。对此,我们把自我调节作为二者之间的联系,即自主学习包括动机、策略和自我调节这三部分。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首先产生学习动机,心中生成“我要学”的意识,然后从动机出发,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并对选择的学习策略进行适当的调节,充分发挥这三个维度在学习中的作用。本研究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过程”的逻辑关系上,通过借鉴研究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能力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效果和心理特征。程世宏(2002)认为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成就目标、任务价值、意志、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归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策略、时间和社会环境构成等。以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对家乡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中有教师说,她从教20年来,对课本知识早已是烂熟于心,课堂教学更是游刃有余,但当谈及学生们是否能够独立进行自己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时,则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可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目标还是一个艰辛的挑战,同时也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那么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从初一开始就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训练,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通过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的整理,并结合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关研究发现,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呈现一个模糊的形态,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并没有落到实处。究其根源还是来自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这就需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势力作斗争。新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发展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是英语课程改革的焦点。那么要提出针对性的可行策略首先就要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分析。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生活的主要环境是个人家庭。因此,教师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策略以及个人家庭教育方式等三方面内容对培养良好的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但三者又有主次之分。下面主要从教师层面以及课堂教学层面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讨,深入挖掘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瓶颈,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出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让他们的学习道路能够更加光明清晰。

1.教师层面。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引导者是教师,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有相应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遇到问题宁愿等待教师给出正确答案也不愿自己去思考,在学习中没有另辟蹊径的独创性欲望。学生在实际课堂中根本不是学习的主体,只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些现象的归因是: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展。现在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在学校整天处于被动地应对、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复习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的孩子,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是否能够完全消化、理解并掌握,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呢?不难想象,在这样的学习引导下,要想培养出可以用创新的眼光去观察、用清晰的头脑去辨别、用准确的语言去表达的高素质人才是很困难的。对此,加涅从教学过程给我们提供了八种教师有效教学的策略,它们分别是激活动机、告知学习者目的、指引注意、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学习的迁移、引起动作及提供反馈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取其精华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出有关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效教学的保证。现将众多研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总结为一套“五步驱动教学法”供大家探讨:

第一步:任务驱动,激发自主。认知学习理念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创建者,要引发学生兴趣,组织课堂,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同时,教师也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应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互动。

第二步:民主互动,展现自主。有研究者指出,在真诚、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时也能以极大的热情去汲取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可见,师生关系融洽,对于积极开展师生、生生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民主互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

第三步:方法领略,学会自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教授方法有关。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掌握科学方法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我主导自己的学习。

第四步:自我调控,目标自主。自我调控是自主学习能力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我监控水平。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地进行调控和检测,发现问题立即改正。

第五步:重视评价,实现自主。学生是否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即与他人的互动、自评与互评、老师的评价等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定、同桌互评以及教师评定等。

第六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氛围。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那么学生也会愿意学习教师所教的课程,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培养,创造一个融洽的数学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例如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关注学生的心理,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只有搞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才能够积极地、和谐地、有序地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的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初中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脱掉了过去单纯幼稚的一面,迈向了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在他们人生的关键时期,教育者们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会他们运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健康的面貌绽放青春的笑脸,以阳光的心态铺洒学习的道路。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诚合作,在实际教学中探究出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彩芳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策[J].读与写,2015,(05)。

[2]吴春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07)。

[3]杨丹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5,(09)。

[4]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周国韬 论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J].吉林教育科学,2001,(3)。

论文作者:赵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_赵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