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耐火等优点,但混凝土裂缝一直无法有效控制,本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水池产生裂缝的原因,介绍裂缝计算方法,同时提出裂缝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
污水处理领域内,广泛运用着生化池等大型池体。此混凝土池特点为尺寸大,动辄上百米。混凝土池壁、底板均为大体积混凝土。但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水化热量巨大,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态裂缝。裂缝的扩展,影响池体耐久性、甚至正常使用,长时间会导致池壁承载力降低、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
1、裂缝成因
混凝土裂缝成因复杂,主要与施工、设计、材料、环境有关。内部应力是产生裂缝的原因。根据工程经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为冻胀裂缝、干缩裂缝、失水裂缝。统一归结为温度裂缝。
<1>大体积混凝土水化过程
水化过程产生大量热量,而混凝土导热性较差,内部热量无法散发,表面热量散尽,此过程会因热量不均匀产生温差。温差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拉应力,裂缝出现。
<2>浇注及外界温度变化
外界温度过高、高低,都会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温差产生变形,变形产生应力,超过一定限值,混凝土便开裂。
<3>收缩变形
混凝土水分蒸发引起干缩,干缩变形如有约束,即可引起开裂。
2、温度裂缝计算方法
2.1理论计算
水池从浇注完到出现裂缝,混凝土总降温由三部分构成:气温温差、水泥水化热当量温差、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其中:
气温温差:T1
水泥水化热当量温差:
k—散热系数;w—水泥用量;r—重度;C—比热容。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为实验室标准条件下终缩值;M1~M10是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下修正系数,
混凝土总降温差:T=T1+T2+T3
温度收缩应力:
E—混凝土弹性模量;τ—线膨胀系数;T—混凝土总降温差;
Cx—水平阻力系数。
2.2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计算
三维温度场在区域R上的热传导公式为:
(2-1)
在边界C`上,T=Tb;在边界C上,。(2-2)
根据变分原理,将上述的温度场求解问题转化为对泛函极值的求解。若函数T(X,Y,Z)
在边界C`满足T=Tb条件,则可求解下列泛函的极值。
(2-3)
由欧拉方程可知:T(x,y,z)必然会在区域R内满足(2-2),并在区域C上满足(2-3)故T(x,y,z)即是所求的解。在求解方程的过程中在边界C`上应令T=Tb。
在求解的过程中将已知区域划分成有限个单元,设单元的节点编号,其编号如下i,j,m……,p,节点温度为Ti,Tj,Tm…..,Tp,单元内任一点的温度Tε(x,y,z)用结点的温度表示,其结果如下:
(2-4)
(2-5)
式中:Ni(x,y,z,),Nj(x,y,z,),Nm(x,y,z,) ,…,Np(x,y,z,)是形函数,[N]为形函数所组成矩阵,{T}ε为结点温度矩阵。
取某个单元ε作为求解区域R上的一个子域ΔR,则在该子域上的泛函求微分后导入式(2-4)得到,在单元ε内:
(2-6)
(2-7)
(2-8)
整理(2-6)、(2-7)、(2-8)得到如下公式:
= (2-9)
式中:[hε]为单元的一个传导矩阵,元素hεij的计算公式如下:
(2-10)
求解区域内的所有结点得到如下的方程组
(2-11)
式中:{T}是包含区域内所有结点的温度阵列,[H]为热传导矩阵,其元素Hij与结点i相关的每个单元的hεij集合而得到。
(2-12)
上式表示对与结点i有关的各单元求和。由此则可求出区域内全部结点的温度与各单元内部任意位置处温度。
3、裂缝控制措施
裂缝控制主要体现在温度控制,建议最高温度控制在40℃以下。通过施工过程控制混凝土升温及降温过快的速率,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
<1>材料选择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混凝土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减少水、水泥用量;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2>混凝土配合比
在满足可泵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砂含量。砂率宜为38%~45%,塌落度在满足泵送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值,以减少收缩变形。
<3>施工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需做合理的保温、保湿养护,可以延缓水化热降温速率。避免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过大,超出相关规范。对于特别重要的建筑,可以在混凝土中通入降温管,以降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4>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掺入复合型外加剂(例如:聚丙烯短纤维)和粉煤灰。粉煤灰用来降低水和水泥含量;聚丙烯短纤维用来平衡内部应力,根据工程经验含量可掺加9%左右。
<5>施工措施
混凝土施工满足连续性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模,拆模过早,提前给池壁施加荷载,导致出现裂缝。
<6>设计措施
通过设后浇膨胀加强带与伸缩缝来避免裂缝出现、扩展。
4、结语
大体积数混凝土裂缝出现不可避免,但应针对具体情况展开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将裂缝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保证使用、生产正常进行。同时建议大体积混凝土水池在使用过程中设置监控,对温度、已有裂缝的发展起到监控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学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1.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刘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裂缝机理及有限元仿真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吴叶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裂缝计算分析[J].铁道建筑.2007.9.
[5]李小平.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裂缝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7.1.
论文作者:张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水化论文; 温差论文; 体积论文; 结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