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供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0、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在建筑市场,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全信息化、全生命周期进行设计已被行业广泛认可为未来的趋势。这对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变电站建筑设计而言,也成为了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运用BIM技术能够对变电站建筑进行全面的控制,通过将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建筑工程信息进行参数化汇总,并结合三维模型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储存,即可实现整个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实现节省能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目标。同时,建模完成后形成的三维动画能够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变电站的整体空间结构,能够对变电站的总体和细部进行直观的表现。这种以BIM方式设计的变电站建筑所形成的全画面全数据的数字模型,极大的改善了过去单纯的二维图形和文本模式。BIM作为现今建筑设计行业中的新兴技术,必将极大提高变电站建筑的设计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
1、变电站建筑运用BIM的特点
BIM技术与传统的建模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可视化以及协同性的特点。变电站建筑虽然体量不大、造型简单,但其功能复杂,工艺和专业配合要求高,而传统的变电站建筑设计主要是设计师根据自己脑海中所想象的模型进行绘图,并将其以二维图纸和文字说明进行输出,而这种输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最快捷的对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使得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不能得到保障。而BIM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让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同时,通过在统一的BIM平台下的协同设计,设计师很容易发现多专业布置不匹配的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修改,做到多专业高效协同设计,缩短设计周期。此外,由于BIM汇集了项目的全方位信息,还有可准确对可研阶段的站址选择进行场地分析,清晰呈现建筑空间和功能以帮助业主进行决策,深度进行建筑绿色性能分析,有效避免建筑与设备和设备与设备之间的碰撞,精准统计工程量,帮助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进行施工进度管控,共享数据进入资产管理系统,以及辅助制定运维计划、模拟灾害应急等优点。
2、BIM技术在现代变电站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变电站建筑实现BIM需要从设计到整个建设周期内进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建设与管理。传统设计模式在进行变电站建筑设计中存在较多的弊端,因此需要将BIM技术运用到今后的变电站建筑设计中。正如前文讲到,对项目运用BIM需要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因此在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该技术运用在以下阶段。
2.1.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就是根据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综合的考量之后确定最适合进行实施的方案,而利用传统的筛选比对以及设计推荐方式会使得方案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数据不够充分,不能实现数据互联,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因此在利用BIM技术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参数设计后,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加迅速的对其设计数据进行建筑工程技术分析处理,使得其决策的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决策者还可对其设计效果进行直观清晰的查看,例如在对站区场地和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对场地周围的环境进行仿真,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所处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后,设计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真实,从而可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此外,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由BIM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对不同的设计方案的造价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价,选择出更具经济性的工程建设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阶段
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是采用CAD进行实际的操作,其缺点是不同图纸之间的联系较少,因此当设计师需要对其中一部分的设计进行调整时,就需要对每一张图纸进行实际的调整,工作量大、生产率低、错误率高。若采用BIM,变电站建筑设计的相关专业可在同一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其设计图中的每一张图纸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直接在前期设计的模型上调整其数据,也可根据业主或设计人员的需求直接对其模型进行更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实际设计的周期得到提升。另外BIM技术的绘图精细程度与CAD相比更高,不仅能够将其运用于建筑细部设计,在电气设计以及节能设计方面也能够提供较强大的支持。当在变电站建筑设计中引入BIM技术时,就可以通过加强对其三维数字模型和全方位数据的使用,充分满足建筑为功能服务的要求,为后期变电站运行维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2.3.施工阶段
BIM技术可以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实际施工成本等进行控制。前期,设计师通过在BIM相关的设计软件上进行该建筑设计方案的三维建模,并且对其尺寸、构造等细部进行详细的表述,因此,就可根据前期的建模来对其施工的工程量进行一定的计算,并且根据这些工程量以及施工的单位用时来计算其实际的施工进度,从而利用这些条件对其施工进度表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表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给施工单位控制其实际的施工时间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使得施工单位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工程。在对工程的施工造价进行控制上,技经人员可以将当地的定额输入到BIM软件中的算量部分,并且利用软件自动根据其实际的工程量来计算其后期的总的成本造价,从而为整个工程的造价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其实际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也能通过BIM技术来进行实现。例如当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机械不足时,就可以根据前期得到动态模型来对机器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同时,还可以选择更加符合标准的供应商,使得其材料的选择更加符合实际施工标准。
2.4.竣工阶段
当所有的施工完成之后,就需要对所有的工程施工任务进行的竣工验收,而这部分将为后期的竣工决算提供依据。竣工验收工程中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施工任务进行计算,并且根据单价乘以数量累加得到实际的工程造价。而BIM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前期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其建筑信息模型中,这使得在进行实际的竣工验收阶段,与该项目相关的各个单位都能够通过对其建立的模型进行查看而对其工程的相关内容和质量进行验收。另外,变电站建筑作为一个系统,BIM能将其建筑空间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在移交环节为生产运维部门提供包含建筑和设备全局信息的移交资料,为后期的设备运行维护提供可靠全面的数据支撑。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BIM技术在我国的运用大大促进了变电站建筑设计的发展,为变电站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BIM技术能够实现变电站建筑、结构、设备可视化,有利于保证变电站建设项目的质量,提高变电站建筑结构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工程建设周期和造价,在变电站建设项目中运用BIM技术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电力设计行业中,相关人员应该及时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早日掌握BIM技术的运用,提高变电站建设项目的设计质量和管理能力,推进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顺泽.BIM技术在核电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7(06)
[2]袁振民,王要武.基于BIM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成本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04)
[3]林韩涵,周红波,何溪.基于BIM设计软件的工程量计算实现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15(04)
论文作者:周圣然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变电站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对其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模型论文; 数据论文; 《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