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急诊科 15005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者检查的危重患者5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对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应用
急诊危重患者在经过初步抢救和复苏后,因为治疗和诊断的需要可能就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尽管院内转运的时间不长,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转运护理风险[1]。我院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者检查的危重患者500例,院内转运目的包括B超、X线摄片、心电图、CT等诊断性检查或者到专科住院治疗。全部患者中男311例,女189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47.2±3.5)岁。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内转运方式,护理人员利用平板车护送患者,患者要保持合适和安全的转运体位,如果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就应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转运时要对患者血压、呼吸和脉搏进行监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转运,具体的措施如下:
①要对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不断强化,对转运的流程进行完善,加强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培训,让其应变能力、急救水平和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对院内转运的工作流程进行不断规范。
②转运前要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主管医生和护理人员一起对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转运时要有主管医生陪同,认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转运风险的评估结果,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并签字确认。
③转运前要认真准备和预处理。在转运前应该告知接受科室,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简要的介绍,告知接受科室应该要准备的事项,让接收科室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保持患者各个管道的畅通,对连接处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紧密,同时对其进行有效固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携带抢救物品和药品。转运前要对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让气道保证畅通,对烦躁的患者应该要有效约束。在转运准备时护理人员应该要冷静,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及其家属有安全感,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④转运中的护理。转运时要将床栏拉起,让患者保持舒适和安全的体位,保证各个管道和呼吸道畅通。要对患者的瞳孔、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在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处理。认真做好转运中的护理记录。
⑤转运到目的地的护理。在到达目的地后护送人员应该和病房护士一起将患者搬运至病床,同时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⑥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定期对转运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对转运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检测,总结分析意外情况,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改善。
1.3效果判断指标
对两组患者转运中的意外发生率和转运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转运中,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为10.8%(27/250),转运死亡率为0.4%(1/250);对照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为22.4%(56/250),转运死亡率为6.0%(5/250);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风险管理就是工作人员、探视人员、患者存在的潜在伤害风险进行评价、识别,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的过程[2]。急诊科是医院接待和处理危重患者的主要窗口,而在院内转运危重患者时却存在较多的高风险因素,虽然院内转运的时间不长,但是存在的安全隐患却比较多。加强对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训,降低风险,从而才能更好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对护理纠纷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3]。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持续和长时间的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其实就是改革护理方式,需要长时间的改进和完善。总之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国庆,韦梅,夏敏,宋晓娟,孙琳,韩小琴.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3,04:682-684.
[2]卢德芳.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732.
[3]陈小红.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80-82.
论文作者:张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患者论文; 院内论文; 危重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急诊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