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原理——课堂教学艺术系列讲座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艺术论文,基本原理论文,讲座论文,系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课堂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它与教师的教学思想,诸如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息息相关,决不仅仅是教学形式问题。可以说它是形神兼备的,其形是教学的技能技巧,而神则是内在的先进教学思想。
一、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
(一)实践性 课堂教学艺术具有实践性,因为整个课堂教学艺术过程都是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像教师的备课,是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艺术家的课堂表演创造活动“运筹帷幄”的,上课则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决胜千里”的实践,只有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既合于教学规律,又合于师生的个性特长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是实践性非常鲜明的艺术,一切夸夸其谈如纸上谈兵者都与课堂教学艺术无缘。并且,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而取得的成果,又经过实践检验有实际效能的,才可称得上高超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水平,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离开了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课堂乃是永恒的课堂教学艺术实验室,而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艺术,只有那些在教学第一线上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来,也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摘取课堂教学艺术家的桂冠。
(二)创造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实践证明,创造性乃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又一大特点。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同时最忌模式化。同理,课堂教学艺术的成败也在于创造,“踵常途、守陈规”,照搬教条,无疑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末路。教学中充满创造性,才能常具艺术的魅力。教学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在实践中,教师面对着随时变化、千差万别的教学对象,是不能用刻板如一的现成模式去解决所有问题的。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照样使用,只有靠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都需要教师灵活安排、不断创新。而只有那些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师,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生气、有活力,常教常新,体验到教学工作的乐趣。同时,创造型的人才也必须依靠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艺术来培养。而培养这种创造型的人才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必须依赖新的创造性的教学。换言之,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能完成现代教学所负有的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三)表演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如同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这种表演是指一切外观行为的综合表演,即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态度、身姿动作、实验操作、口语板书等。教师讲台形象塑造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艺术的效果。在语言表达方面,在准确、流畅、富有启发性的基础上,应特别注意声调的特别意义。同时,还应注意以适当的板书、身姿、实验等来配合教师的语言表演。教师生动形象的表演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维,优秀教师们总是把讲台当舞台,把一节课表演得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召力,如同一幕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的话剧。教师的表演,关键要能动情感人。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对教学对象有真挚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在教学表演中进入角色,产生“移情”效果。但要注意表演得适度,做到质朴自然、毫不矫揉造作、恰到好处。同时,课堂教学艺术的表演性服务于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有效地支配情感,而不是被情感所支配,特别是不良情感的支配。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表演还应注意与学生的密切配合,要采取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特征。有时教师还不能只当演员,更应作为导演,多给学生的才华以较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艺术创造活动中来,师生双方在教室这个舞台上共同演出精彩的剧目。
(四)审美性 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经指出:“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课堂教学艺术以其激情夺魄的魅力给人带来审美感受,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美、创造美,审美性也就成为课堂教学艺术的一大特色。课堂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课堂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是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字字珠玑、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正如美国的克莱德·E·柯伦所说:“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深入人心的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方法时,他们也就踏上了课堂教学艺术之路。”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当深厚的审美修养,既有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又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更能有效地在教学中遵循美的规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功能
(一)陶冶功能 由于课堂教学艺术情理交织的特点和感染力很强的审美形式,使之形成鲜明的情境性和非理性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全方位的潜在教育功能。例如,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频繁多向的人际交往、教师出色的课堂表演等,这些都在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着理性教育,给他们留下持久性的深刻印象。正如人们说的,“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教育,才能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成功的教育是学生没有感到受教育,却受到了难忘的教育。课堂教学艺术的陶冶功能,在于有效地淡化了教育痕迹。在高超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中,那“无为”的表象深层尽是“有为”的匠心。但是又不露任何斧凿的痕迹,给人以“无为”的自然感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课堂教学艺术的陶冶功能,还在于教师自觉地增强了教书育人的意识。为了使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其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渲染了情绪高涨的教学气氛,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动力系统,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着紧张、活跃而又愉快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艺术高效的陶冶作用,是教师有意识而又不动声色地施加定向教育影响的结果,它根本不同于没有明确导向的、盲目而自发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二)转化功能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课堂教学艺术高效率的转化功能,标志着教师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为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迅速高效地完成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品德的形成等教学任务,它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为前提,马上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文化的脉搏跳动得最为强烈有力。人类几千年所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正像静脉输血一样源源不断地注入青少年幼小的心灵,并迅速地转化为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课堂教学艺术转化功能的实施过程,使其具备了其他艺术创造过程所不可比拟的重大意义。在转化过程中,教师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卓越的个性,都像画家的如椽巨笔,无时无刻不在勾画着学生完美的形象,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将璞琢成玉,将铁炼成钢,导引学生从今天的“我”走向明天的“我”,最后使之成为各种各样的有用人才。当然,课堂教学艺术的转化功能并非神秘的、不可捉摸的,而是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的、有其内部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教学理论的自觉探讨者,对影响教学转化的主客观条件和内部机制及其客观规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地感知并准确地把握转化的最佳契机,使课堂教学艺术的转化功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谐悦功能 课堂教学艺术能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并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生活。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吉尔伯特·海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一书中也谈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谐悦功能,他说:“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一声出自内心的笑,那么这一天的教学就白费了。”听一堂好课,我们往往用“如沐春风”来形容,春风吹在人们身上,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教师尽可能温和一点、轻松一点、形象一点,有时候来点幽默,非常有利于教学的进行。教学的情趣化乃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谐悦功能的重要因子。教学中的例题巧解、妙语连珠、体态情趣、幽默插曲、摹态拟声、故错解颐等,均是有效地解除疲劳、使学生乐学的“兴奋剂”。有的教师正是看到情趣化教学的谐悦功能,才生发出“好不如妙,妙不如迷”的深刻见解。因为课堂教学艺术的谐悦功能,从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可以消除由紧张的思维活动带来的心理疲劳,调节由单调重复的学习活动带来的生理疲劳;淡化情绪生活中的焦虑水平,恢复业已倾斜的心理平衡等;使得课堂教学艺术在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中获得寓教于乐的功效。正是因为课堂教学艺术的谐悦功能多方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所以才使学生感到“学而时习”的愉悦。
(四)整体功能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它是依靠其整体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的。课堂教学艺术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艺术,它熔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炉(线条、色彩、语言、音响、节奏、造型等均为课堂教学艺术所用),以大量的信息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个性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可见,课堂教学艺术的这种整体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课堂教学艺术整体功能的发挥依靠其内部结构的最优化组合。如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互补,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应,知识训练序列与学生思维认识能力一致,备课、讲课、评改、辅导、考试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这样就构成课堂教学艺术内部结构的最优组合,必能使课堂教学艺术发挥出巨大的整体功能。相反地,如果教学系统内部各部分只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着,或者组成了一个彼此冲突的结构,那只能使其整体功能大量内耗,而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三、课堂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
课堂教学艺术的同频共振规律,是指当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的时候,师生之间就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振”或“共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共振 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实践证明,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便是教师首先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怎样才能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呢?关键是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1)要搞清教材编者的思路。编者的思路是思维线索和思维方法。(2)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思考些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然于胸。(3)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艺术的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与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产生智慧绚丽的火花。
(二)情感共鸣 所谓情感共鸣,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情感高度一致,共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过程表现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精神生活的一致性,即他们的理想、目标、兴趣、思想、体验的一致性之中。”优秀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艺术交流中达到“情感共鸣”。情感共鸣的产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相同或大体相近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经验基础。感情一致是共鸣的最主要的前提。而教师的情感需要有节制地抒发,教材中的情感需要充分挖掘和体验,学生的情感需要调动和激发,至于如何将三者在课堂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巧妙地统一起来,则是一种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情感丰富的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厚的情感,达到情感共鸣。
(三)活动默契 所谓活动默契,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活动达到同步互动、默契协调,在共同合作下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因为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实践证明,教学互动或互动式教学,是实施教学共振的最好方式,教学互动是教学共振的一种具体体现,它能使教学效率和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所以,教学活动的同步互动、默契协调,也是课堂教学艺术交流达到“同频共振”的表现之一。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师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活动默契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优秀教师总是致力于师生两个积极性的调动与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双方互动,师生之间“心有灵犀”,默契配合。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引起学生的“同频共振”;而这种境界的实现,正是师生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