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四川省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4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患者54 例,基于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7 例)和研究组(27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花在哪喝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22-02【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from May 2014 toMay 2015 lin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based on the different nursing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27 cases) and group (27 cases). The control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the team basedon its high quality nursing metho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team improve qualityof life indicators wer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and P < 0.05. Conclusions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nursing effect is remarkabl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flowers which drink,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 quality ca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The effect
前言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目前被广泛运用在冠心病护理中,且发挥着较高的护理作用,尤其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1-2]。为进一步观察其应用价值,我院对2014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行冠心病治疗54 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我院2014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且排除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7 例,男、女性患者分别占17 例、10 例;年龄阶段为45 ~ 77 岁,平均年龄52.02±0.25 岁。研究组27 例,男、女性患者分别占18 例、9 例;年龄阶段为46 ~ 78 岁,平均年龄52.14±0.18 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后并无显著差异,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基本生活起居护理、环境护理等方面,研究组在其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⑴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相关护理人员可采取发放宣传小册、开展疾病知识讲座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发病机制及发展进程、治疗手段及目的以及实施优质护理方法的重要性等。从而促使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⑵心理干预。由于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若得不到良好的调节,极有可能影响预后恢复。
鉴于此,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既要予以患者一定的安全感,还应全面了解其心理状态变化。同时,基于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患者担心生命安全产生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可向其介绍主治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利用以往治愈的案例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降低其不良情绪成分。另一方面,鼓励患者大胆说出内心的焦虑和疑问,并且尽量解答患者的任何疑问,以此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⑶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制定有效的饮食方案,即以富含维生素及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为主,如水果、奶制品等。在饮食方案实行期间,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对于伴有吸烟喝酒史的患者应指导其尽量戒烟戒酒,以此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⑷康复指导。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全面保障患者的预后改善。例如,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走、骑自行车、打太极等,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及时间需以患者机体最高承受能力为限,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⑸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遵循医生的指示向患者讲解相关出院注意事项,如坚持锻炼、饮食控制、自我监测等方面,并于出院前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另一方面,告知患者定期到院复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电话随访,继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进一步促进护理效果。
1.3 评价指标参照SF-36 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社会功能、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生理功能、自我监测等5 个条目,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S15.0 软件,用 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 检验,用x2 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 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统计得出,护理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生理功能、自我监测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所示。
3. 讨论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增长,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4]。因此,对于促进冠心病临床治疗质量采取何种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方法在目前冠心病护理工作中最为常用,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护理模式,本研究中通过采取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护理措施不断完善优质护理服务。一方面,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全面保障临床治疗质量。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方法后,社会功能、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生理功能、自我监测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基本形成一致[5]。
总之,在冠心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1] 李海燕. 浅谈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院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1):17-18.[2] 吴存琼. 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北方药学,2014,11(02):195.[3] 任娟霞,李海青. 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的效果探讨[J]. 吉林医学,2013,34(31):6621-6622.[4] 陆新芬,严忠慧.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28-131.[5] 杨国芳.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6):175-176.
论文作者:肖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方法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饮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