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历史选择--对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反思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21世纪的历史选择--对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反思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21世纪的历史选择——关于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十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某些曲折和反复,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现实向共产党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是否是解决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合理选择?社会主义是否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是否仍然有价值?这是不容回避的尖锐问题。

一、社会主义是二十一世纪的大趋势

十九世纪,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社会主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人们设想社会主义将经由过渡时期到初级阶段,再向未来高级阶段发展。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之际,人们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经过历史与现实的曲折与反复,人们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将是二十一世纪的大趋势。现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必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而逐渐展开,为人类重新认识,为劳动者阶级、为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重新思考。

现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现代社会主义将是人们生存和生产活动的社会化,包括物质财富的社会化,精神财富的社会化,政治权力的社会化。总之,可以概括为全面的“社会化”。

其实,人类生活演变的基本向度本来就是从混沌到有序、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只是此前人类史的一切发展阶段上,社会化的程度受到各种生存条件的制约而局限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例如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等多种共同体形式的约束,因而具有很大局限性。大机器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广阔发展,创造出了打破上述各种限制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现代信息产业革命则把这些条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极限。正如人们已经看到的那些宏观现象:各国国内的统一市场、资本股份化、经济产业化、市场国际化、货币单一化、社会管理法制化、政治生活民主化,以及巨型跨国公司、洲际间企业兼并浪潮、多国政治经济联盟、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多极化、联合国对全球事务广泛干预、全球信息网络化、全球性体育文化交流、跨国移民浪潮等现象的出现……这些动向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的再生产正向最大限度地社会化——“全球一体化”——似乎已成为可预期的前景。既然如此,特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化”这一命题,是否还有必要性和现实性呢?

面对上述令人目不暇接的现象,我们不妨问一句:眼下方兴未艾的资本主义制度能否引导人类共同居住的这个窄小而拥挤的“地球村”呢?

众所周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一个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和对立。这个矛盾推动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病。大量反文化、反人类现象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把私有制推向极端,私有制的无限扩张已经受到生态圈和人类生存极限的警告。一切有识之士已经日益深切地发现,私有制的极端形式——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这种制度创造的生活方式、私有观念、以刺激物欲无限追求为最高目的的价值体系,不可能为人类提供解决自己前途和命运的现成答案。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价值体系不应当是人类文明选择的方向。

“物极必反”,人类的命运不可能从物欲的无限满足中得到解脱。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智者老子预见到了这一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学者预见到了这一点。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对这种人类命运高度预见性的智慧,科学地进行了概括,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诞生了。这个科学预见在此后一百多年中变成了亿万人民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在二十世纪中根本改变了全球的面貌。历史是曲折的。战后的资本主义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发展,有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某些严重失误(这是必须科学总结的课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暂时的退潮。“反者道之动”。社会主义运动以退为进,它在经历着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它在东方和西方,在全球孕育着。无论资本主义怎样发展,都不过是为社会主义取代它而创造条件!我们大胆地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潮流奔涌的世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创造和选择的方向。

二、私有制——对全人类的威胁

近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涉及到全球,引发了大大出乎人们预料的全球性经济动荡和危机。巨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属于犹太人索罗斯私人所有的金融投资基金,通过国际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投机活动,大规模炒作泰铢,诱发了泰国、菲律宾和整个东南亚、波及日本、韩国,进一步扩大到全球的经济动荡。

尽管人们对这一事件已经有了许多猜测、解释和评论,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从根本上看,这件事是资本欲统治人类、统治世界的第一个信号,它充分证明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本质上反人类的本性。

索罗斯信奉卡尔、波普尔的社会理论:人类社会只有两种可能的命运,其一是成为“封闭的社会”,其二是成为“开放的社会”。前者人是不自由的,但是稳定;后者有更多的自由和宽容,但是不稳定。索罗斯认为后者优于前者。他的思想正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向全球开放社会迈进”的口号相呼应。这种论点只要稍微转译一下就是:给资本以无限的自由。自二战以后的本世纪后半叶世界历史相对平稳地渡过一段和平发展时期以来,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似乎再度充满了信心。其实,这只是被资本主义短暂的和平发展现象所迷惑。资本主义半个世纪的和平发展有三个条件:一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制度突然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发展空间;二是以电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使充分利用全球空间和价值资源成为可能;三是社会主义阵营本身出现了曲折和反复。但是,到本世纪末,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开始达到了某种限度,这就使国际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再度出现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理论再度显示了其真理性的光辉。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试图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轮盘赌,富可敌国的金融寡头当然可以借助金融投机的各种工具,把吸血的口器伸向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个人的钱袋。信息技术为它提供了最便捷的手段。世界的确在走向开放,而金融寡头们利用电脑从事一百年前早期资本只能用炮舰才能打开别国的大门,他们一分钟榨取的财富甚至超过上个世纪一百年的总和。

人类应当觉醒了。人类之所以未能成为大写的人,归根结蒂就在于还处在私有制的奴役之下。不错,私有制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如果私有制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的话,人类有权力作出新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中国人早就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通过半个世纪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人又懂得了,社会主义道路不可能笔直又笔直,朝发而夕至。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三个基本前提条件,它们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形式:一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符合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而不能违背这个规律。这一点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赶上和超越先进国家目前达到的现代化水平为近期目标,借鉴其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有益成果和经验;二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几代中国人寻找救国之路全部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三是中国的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不可能以对外掠夺或依赖外援的方式发展,不可能从物欲的无限追求这条道路上找到出路。所以,中国不可能仿照发达国家消费模式设计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西方国家发展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这三点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的落后主要是指现代化的起点低,这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的落后。主要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长,封建社会形态发育得非常充分,达到了“封建社会高级阶段”。封建社会的特化发展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方式的发展。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受阻;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使中国丧失了由资本主义阶段实现现代化的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治上获得独立,但社会发展依然落后,而造成这种落后现象的滞后因素属于封建社会范畴。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改革开放把西方先进物质文明引入中国,使生产力状况发生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社会经济关系发生相应改变:分配、流通、交换、消费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在变化。展望二十一世纪,正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汲取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全部有益的成就,壮大社会主义因素,创造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

只谈历史,不谈文化,说不清“中国特色”。中国的文化距离资本主义远,距离社会主义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人类的史前期大都遇到过大洪水的灾难。但是中国与西方对待洪水灾难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亚伯拉罕的子孙们想到的是找一只“诺亚方舟”,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只有他们有资格获救;在中国,大禹号召、领导天下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最终战胜洪水。这种文化之根是引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精神因素。

四、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曾经是古老的社会理想,在近代,人们又赋予它更多的内涵。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发展的规律,赋予了社会主义理想以科学的内涵。他们的思想改变了后来一百多年的人类历史。资本主义在发展,社会主义也在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出现了许多新的生长点。人类社会将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显露其“类本质”。人类的认识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由经验到理论,不断上升,不断深化。

科学社会主义是大机器工业革命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基础上产生的精神文明的最高成就。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更伟大的生产力革命——“信息革命”或称“智能革命”。这次革命还在延续,它在物质生产领域可能带来的宏观后果,目前尚难以预计。与以往以解放人的体能为基本标志的生产力革命不同,“智能革命”是对人类的智能的解放。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生产力革命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将会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可能事先预见这次革命。但是他们已经指出:随着科学技术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和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信息时代的智能革命,必将改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式,从而也必将改变科学社会主义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信息革命对这一命题提出挑战:信息是精神?还是物质?现在人们用“自然信息”与“文化信息”界说信息概念。文化信息与自然信息之间的关系,精神现象与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之间的关系,就是崭新的科学和理论领域,需要继续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文化信息”对这一命题提出挑战:“文化”是存在,还是意识?现在人们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加以界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那么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精神的关系,是否可以形成新的理论突破口呢?这同样需要继续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智能革命”有可能导致这个命题发生某种改变。如果这种改变发生,则意昧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将发生根本变化。然而,这种改变在怎样的条件下发生?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生活怎样的改变?这更需要探索。

马克思曾认定物质生产是制约人类社会的基本因素,但他晚年发现史前时代人的生产是决定性因素。从“人的生产”时代向“物质生产”时代过渡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大飞跃。但“物质生产”的时代并非人类的目的和终点。马克思曾注意到“精神生产”范畴,他曾使用过“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资料”、“精神生产关系”等概念。当然,他还只能借助于经济分析理论方法的结构框架,安排这些思想。“智能革命”现在只是刚刚拉开帷幕的一角,它将推动人类社会的再一次大飞跃!

现在是否可以预言:精神生产是未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呢?如果对人类继续生存持乐观主义态度的话,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智能革命”已经为其创造了条件。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原理要在新的物质和精神成就基础上得到发展,并改变其形态。这种突破性发展,又将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强大的动力!

五、现代社会主义:三种生产的均衡发展

人类社会再生产包含三方面内容: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这既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三个阶段的概括,也是对人类史全部社会形态的基本分析。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统一体。

史前时代,人口的增长是社会制度的基本动力和目标,氏族制度创造了人口增长机制。这种机制在人类此后的社会发展中以个体家庭的形式保存下来;进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是社会制度的基本动力和目标。但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口增长机制造成的人口相对过剩是威胁社会生存的最大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的抽象化——资本的无限增长是社会制度的基本动力和目标,但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成为威胁这一社会制度的最大危险。而且,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动荡已经向我们预警:不久,它将构成对全球经济最严重的威胁。在当代,人口爆炸、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这三大危机已经超过了地球所能承受的“临界状态”,其协同作用将造成人类生存的全面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进入“特化”发展阶段,以物质利益的无限追求为最高价值准则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解决即将降临的人类生存总危机,反而只能由于其过度发展而加速整个生态体系的崩溃。这绝非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信息革命是与以往任何一次生产力革命都不同的划时代飞跃。以往的生产革命都是对人的体力的解放,而信息革命则是对人类头脑的解放,对思维能力的解放。马克思创造历史唯物主义是看到了大机器工业革命对物质生产力巨大的解放。所以他特别强调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当他用“经济解剖刀”解剖人类史前社会时,却不灵了。直到他看到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才恍然大悟:原始社会的结构是血族关系而不是经济关系。因此,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中才强调“两种生产”,即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革命将精神生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这一重大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对其作出新的解释,要求历史唯物主义作出相应的发展。毫不牵强地说,二十世纪后半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所以遭到重大挫折,归根到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处于僵化和教条化状态。面对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者首要的任务就是根据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基本理论领域作出根本性的突破,从而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健康发展。

人类社会就是人类将自己和自己的社会生活不断生产与再生产出来的过程。人类的历史与这个过程相始终。现代化进程迫使人们反思:这个过程是永恒的吗?人类将如何面对生存危机的挑战?人类社会是否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应当看到三种生产的均衡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未来出路的唯一选择。但是这种协调和均衡机制,前资本主义时代没有,现代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它只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出现。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二十一世纪全球一体化趋势是同步的。三种生产的均衡协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应当纳入到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宏观进程中加以思考。人类需要社会主义,中国应当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1998—9—28

标签:;  ;  ;  ;  ;  ;  ;  ;  ;  ;  ;  ;  ;  ;  ;  ;  

21世纪的历史选择--对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反思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