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_数学论文

重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手能力论文,重视论文,操作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与协作精神,要求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放开手脚,富有个性地学习。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数学的逻辑性很强,许多概念、定理学生都是利用“操作——动手”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他们智力活动的。

“操作——动手”是否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关键要看操作的目的是否明确,是否准确地把握了操作的适度、适量、适时,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指出了操作的目的,对如何组织操作、使用教学用具也提出了要求。下面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谈几点体会:

一、概念定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揭示概念定理的意义和本质的特点上

在进行概念、定理教学时,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用具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逐步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定理。例如:在进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教学时,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光用语言讲,学生是不易理解的,教学时就要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含义和本质。先让学生用三根小木棒摆出图1的形式,指导学生固定b、c转动a,然后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木条a在转动的过程中,∠2是如何变化的?它与∠1的大小怎样?提出问题:“当∠1=∠2时,木条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a、b的位置关系与∠1、∠2的大小关系,从而揭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意义和本质。

图1

二、计算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弄清计算方法和法则的算理上

在计算教学时,要把理解掌握与运用法则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会叙述方法(法则),二是会叙述,但在计算时又把方法(法则)丢在一边。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计算方法和法则的算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学具,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讨论。例如: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时,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用九个小方形拼成图2的形状。然后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有几种方法?结果相等吗?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寻找答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操作动手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悟”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算理,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比较、抽象、概括,让学生结合实例叙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图2

三、应用题的教学,操作动手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

中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明显弱于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把解题的思维过程始终与操作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如解决打折销售问题的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结合实际弄清以下概念:商品的标价、售价、商品的利润率等,结合操作,教师再提问: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总之,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标签:;  ;  

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