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出来的语文诗意论文_孙雅欣

“想象”出来的语文诗意论文_孙雅欣

--------浅评潘庆玉老师的《乡愁》一课

孙雅欣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潘庆玉老师的每一个经典课例,大都承载着他对彼时语文教育的思考。2016年潘老师的《乡愁》一课,彰显的是他对“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对故土的眷恋是人们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通过此诗讲这种情感渗透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由亲情爱情到爱国思乡情层层递进,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潘老师在导入这节课时,以济南诗人孔孚的诗《佛头,青了》唤起学生的乡愁,对于此后将要高考外出求学的他们来说,这一抹青了的佛头山和那一捧咕咕的泉水就是大家的乡愁。潘老师从学生主体出发,根据他们的成长经历来营造属于他们的乡愁,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让他们刚好的贴近文本,开启这堂课的奇妙之旅。

有人评价《乡愁》为“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除了它所传递给我们的深情,还有它的意象美,结构美,音乐美都是值得细细揣摩。潘老师在讲授这节课时立足于文本,但是没有完全局限于文本,而是以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贯穿始终,激发他们的想象去体验感知。具体来看,潘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品味语言,触摸心灵。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潘老师巧妙的利用这四个意象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填字”的方式在原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创作。在第一节中,潘老师让学生为“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填字,刚开始同学们的思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潘老师又进一步诱导,启发同学们根据当时的情况,想象母子不能相聚忽的画面来填写,并以“我在信这头,母亲在梦那头”做示范,学生渐渐打开思维,各抒己见,都表达出了自己的韵味。到了第二节,潘老师让学生继续填字,通过填写“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把思念具体化,形象化。同学们踊跃回答但是答案还是有些局限,潘老师又继续调动他们的思维,“诗人和新娘之间有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还存在着时间的隔绝。”他示范“我在夜这头”,同学们立即有了灵感:“新娘在昼那头”。潘教授继续启发:“那么,有没有在时间和空间都能阐释的字呢?”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立即被激发出来,最后填出了:“我在潮这头,新娘在汐那头。”这时的课堂氛围也调动起来,学生在填字的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诗中所举意象“邮票”“船票”的理解,唤起了学生主动体验的热情。

二、情感换位,拨动心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潘老师在授课时还在幻灯片上展示了余光中多的另一首诗《乡愁四韵》,那一句“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又让人对《乡愁》中的“邮票”展开无尽的遐想。潘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母亲在心中会写些什么呢?”这时的学生又纷纷转换为了母亲的身份,说出自己心中的家书,有的同学回答信中会写家里一切都好,请孩子放心。潘老师再给予肯定后有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母亲的教师身份继续启发学生,随后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又升华了一个高度。

三、激发想象,开拓意境。

潘老师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尤为重视,曾就“如何给课堂赋予生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效”做的报告给予了师生无限启发。潘老师在《乡愁》这堂课的每一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他的板书设计向学生呈现的并不是我们传统上认为的“微型教案”,而是一种“解读文本,体验文本”的思想。在讲到第三节时,诗中出现的意象是“坟墓”,潘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一个“家”字,他这样说到:“母亲在的时候,这是一个完整的家。可现在呢,母亲眠在里面,母亲去哪了,她到了冢里面。”他将“家”上的一点换了位置变成了“冢”,而“冢”正是“坟墓”的意思。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感叹潘老师的构思的绝妙。他可以通过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这种多角度的教学无形之中让课堂有了生命力,变得丰富多彩。课文的最后一节结束的时候,潘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涌动着的思绪戛然而止,而是给出一段“昨夜,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让同学们续写诗歌,引出他们无限的遐想。经过之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这种思乡之情体验至深,他们的创作也将自己心中的“乡愁”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创新求异,勇于挑战。

潘老师的“填字扩充”教学设计贯穿了诗中的每一节,在课堂结束之前,他让同学们对填字前的诗句与填字后的进行比较,认为哪种更好。同学们虽在填字的时候勇语发言,但是再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会认为诗人的表达方式更好,这时潘老师鼓励他们:“有没有同学认为我们自己写得好,敢于挑战。”终于有同学肯定了自己的创作。潘老师让他的学生们知道诗的写作没有固体的模式,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创作,每个人都能成为语言的魔术师。

诗是不可解的,但诗有时不得不解得,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抑或说是一种教学策略上的悖论,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蒸发。潘庆玉老师正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去为之努力,他保护的不仅是“诗”的存在,更是学生对“诗”的热情与爱。

作者:孙雅欣,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 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论文作者:孙雅欣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想象”出来的语文诗意论文_孙雅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