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不断地在追求人、环境和自然三者和谐融合的生活。而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成分,其对城市文化和生态园林建设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园林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它包括了园林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基于此,本文对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进行讨论。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后期养护;建议
园林景观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促进生态循环、美化城市。我国的园林工程起步晚,发展程度低,虽然近些年园林工程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在园林施工管理与养护中依然有很多不足。因此研究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园林绿化的特点
1.1有较强的综合性
园林工程的建设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的,其图纸设计与施工方式要结合周围地形、水系、园内建筑等进行合理搭配,注意对全局的掌握,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对设计图纸进行总体布局。同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及理论知识,如:美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将它们合理搭配,制作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2绿化养护周期长
园林工程中的绿化养护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园林整体面貌、保护植物、种植花卉、绑扎修剪、清洁整体等日常工作。园林竣工后并不代表工程结束,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可见园林的养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只有提高园林的养护技术管理水平与质量,才能打造出完美的景观效果。
1.3广泛性和附属性
通常除了大型绿化广场、公园、景观带以外,园林工程的绿化项目重要是以建筑物的配套设施形式出现的,其规模较小,内容分散、不易施工与管理。
2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
2.1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是否科学极为关键。首先要清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读懂设计图纸的有关要求,然后结合施工现场对设计图纸进行系统核对,编制出施工方案和计划书,紧接着做好平整场地、放线定点和施工现场水电设施等工作模式。
2.2植物种植要求设计分析
工程施工都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要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在工作中尽可能使绿化快速地达到预计工作要求。这些都是绿化工程施工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代化园林施工建设的核心内容。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没有了设计工作的指导,后者是无从谈起的一个环节。另外,如果在施工中不按照设计图纸的施工要求,不仅无法达到预计工作标准,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2.3施工技术管理中设计应用的强化
对施工现场来讲,施工调查是严格控制工程的主要步骤。现场原材料的数量、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进度安排等都是设计应用中的主要控制条件。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顺利施工,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园林设计项目进行调整计划、控制进度、缩短工期等措施的采取,尤其是对大型、短工期和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项目。因此,对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园林设计应用,应该进行加强和优化施工管理,确保园林工程顺利完工,使工程的投标制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样地,在施工管理组织中,明确领导者的前提下,增加园林养护工作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提高栽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园林树木栽植通常是以工程承包方式进行的,而承包方大部分都是当地农民或者外地农民临时组建的,这样的施工队伍,对于苗木的栽植技术完全不了解,再加上部分人员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从不听从技术监理人员的指导,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苗木的栽植技术,不能自觉地运用,从而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劳动量消耗标准,对农民工们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制度,从而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3园林后期养护管理的建议
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竣工后一个重要的工作,虽然树木栽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但是对其进行长期的养护管理却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征和生态习性,因此我们要让树木在其合适的生长环境成长,使其作用得到发挥。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土壤肥料,避免水土流失
在地被植物的生长期内,应根据各类植物需求及时补充肥料,尤其是对一些具有较强的观赏类植物更应强调肥力。在确保栽种地土壤能长期肥沃、疏松的同时,必须要做好排水措施。一般每年都必须进行检查,且在雨后应根据植物是否存在冲刷损坏现象进行详细地查看。
3.2注重修剪,促进复苏
检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养护管理手段,其目的是实现美感,满足观赏感。对于普通低植物不需要常常修剪,,并且为了避免使地被植物免受阳光灼晒和人为损害,修剪工作最好当没有露水的夜晚进行,此外,还应该按照不同的情况,通过对表层土进行刺孔使土壤松散,补充足够的浇水施肥,来促进植物的更新和复苏。
3.3病虫害的防治
生物防治和药物毒杀是防治病虫害的2种方法,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明确病虫的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把握时机,用最少的药物,制定病虫害治理的方法,再在适宜的时候进行杀虫和保护措施,使人工资源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这需要根据实际工程的周边环境和实际情况而定,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3.4灌水排水
浇水作业对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和一些植被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施工后的土壤应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是在高温的夏季,灌水的同时要掌握不同植物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以及植物的生长状况,要注重保活水、生长水、冬水的灌溉作用,保活水能提高成活率,促成根系发展,但是夏季的中午不要浇水,以免温差过大造成苗木死亡,冬天中午则可以适当灌溉,冬天晚上则要避免浇水。排水的处理主要可以采用自然坡的排水和排水沟排水两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相应的设置,这样能防止植被的水涝。
3.5遵循植物生长规律
园林绿化工程对植物的种植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后期的养护才最为关键。应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后期养护。要定期的观察检测植物的土壤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浇灌、换土培植,以保障植物的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获取的养料充分;还应该掌握更为先进的灌溉技术,根据气候的变化,因地适宜的进行灌溉,在保障植物有利生长环境的同时,又能有效的节约用水;根据植物的特点,适当的进行修剪,促进植物的更新,还能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植物的生长难免遇到病虫害的侵袭,这就需要养护人员在病虫害多发季节,进行有效的防治,适当的进行农药的喷洒,但也不能过量,污染环境和阻碍植物生长。
结束语:
园林工程是展现一种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活有效结合的一种艺术,对园林工程进行设计和建设,对整个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园林工程是一个复杂长期的项目,为了保障整体园林项目的工程质量和美观效果,需要全面有效的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同时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园林绿化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后期养护措施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美观功效。
参考文献:
[1]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之刍议[J].谢海娥.河南建材.2017(06)
[2]优化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措施探讨[J].陈新.现代园艺.2015(16)
[3]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J].王道富.低碳世界.2017(30)
论文作者:陈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园林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后期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病虫害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