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范苏平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卫生院 423019

【摘 要】目的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0.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系统性病灶,以炎性滑膜炎为主;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及对称性关节炎症,可能会致使患者引发关节畸形,还可能导致关节功能消退或尽失。因此,针对类风湿关节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1]。此次将本院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为了探究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入选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符合USA风湿病学会[2]制定的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30例;最小年龄者21岁,最大年龄者67岁,中位年龄(42.8±3.1)岁;最小病程6个月,最大病程12年,平均病程(3.8±0.2)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方法治疗,给予尼美舒利颗粒,行口服,每天2次,每次控制在100毫克,若患者症状改善显著,可停止使用。给予甲氨蝶呤,行口服,每个星期1次,每次控制在10毫克。

(2)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西药方法同对照组,中药方面主要采用自拟中药汤剂,主要方药包括双花、青风藤、地龙、乌梢蛇、当归、党参、没药,各15克;忍冬藤、稀签草、黄芪、鸡血藤,各20克;姜黄、泽兰、木瓜、川芍、甘草,各10克;当归、党参、没药,各15克。若患者有风寒症,可添加10克附子、15克党参;若患者有湿热症,可添加10克甘草、15克苍术及黄柏;若患者有肝肾亏虚症,可添加3克蜈蚣、30克熟地黄以及15克赤芍。上述方药均行水煎,内服,每天1剂,早、晚各服用一次。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

1.3判定标准

参照等作出的研究,将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即为: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如关节疼痛及疲劳感等;关节肿胀缓解显著,相关指标趋于正常,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等[3];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关节肿痛部分缓解,相关指标有所好转;③无效:均达不到以上标准,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0.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病灶。该病主要的危害是可能导致患者引发关节畸形、关节功能消退或尽失。所以,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重点提到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在西医方面主要给予尼美舒利颗粒和甲氨蝶呤。其中,尼美舒利属于一类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具备良好的镇痛及抗炎解热的功效。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起到了至关主要的作用,能够将细胞增殖杀灭,同时控制免疫反应,使病情的发展得到有效抑制,在骨关节侵蚀得到有效缓解的基础上,便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在中医方面主要采取自拟中药汤剂,主要方药包括双花、青风藤、地龙、乌梢蛇、当归、党参、没药、忍冬藤、稀签草、黄芪、鸡血藤、姜黄、泽兰、木瓜、川芍、甘草、当归、党参、没药。上述方药每一种均需合理调配,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有风寒、湿热以及肝肾亏虚等症者,添加合理剂量其他方药成分。中药汤剂主要发挥的功效包括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痛经止痛以及利湿消肿等,能够使血管增生得到有效抑制,组织修复得到有效促进,进而使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研究者[4]经临床实践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医治疗;此次得出了与该学者一致的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对照组34例患者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可知: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以及疲劳感,进而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值得采纳使用。

参考文献:

[1]魏任远.56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02:31-32.

[2]张力琴.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03:17-18.

[3]郑虹.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0:804-805.

[4]孙利锋.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J].四川中医,2015,05:83-85.

论文作者:范苏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范苏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