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加强加强对语文材料发散思维的培养。本文主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抓好语材的想象点,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具体可采用如下策略:其一,批判阅读,在求异点处发散;其二,探究阅读,在延伸点处发散;其三,融合阅读,在情境点处发散;其四,生疑阅读,在空白点处发散。这些策略在语文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抓住语材;想象点;充分发散;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约翰·布鲁德斯认为: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展开,创新能力发展。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不相连的聚合粘结……
所谓“想象点”是指语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字、词、句、段等地方。简言之,是指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想象的地方。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彰显主体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发掘课文中的想象点,诱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批判阅读,在求异点处发散
在语文文本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在求异点上进行发散思维。一般可围绕解决文本的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或困惑的问题进行发散,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思考,文本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最科学、最实用的吗?还有其他可行的办法吗?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见解。然后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见解,结合课文情境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的做法再进行比较,看谁的办法更科学、更实用!并要使学生的想象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比如:教学《称象》一文时,可扣住曹冲称象之法,启发学生想象: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可以让随行的官员一个一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退一步讲,即使学生否定了自我的想象,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锤炼了思维!
二、探究阅读,在延伸点处发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进入高潮后,由于作者处理的匠心,嘎然而止,留下空间让读者去体会、去想象、去发展、去延伸。诸如《穷人》中桑娜拉开帐子后、《凡卡》中凡卡信寄出后、《草地夜行》中小红军追上大部队后、《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等。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入情入境,自发地发掘发展延伸点,想象故事的发展,延伸故事的情节。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利用思维惯性的积极作用,促使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引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去发展、去升华。如:《凡卡》一文中,凡卡信寄出之后,照着作者的思路,因为地址不详细,爷爷肯定收不到信。那凡卡非人的生活该怎样继续?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打破思维的定势,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老框框,开拓视野,依托发展延伸点,多角度、多层次大胆想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拿凡卡信寄出之后来说,爷爷不也存在收到信的可能性吗?假如无巧不成书,那位醉熏熏的邮差正好与爷爷是同一村子里的呢!那凡卡的命运又该如何呢?爷爷会接他回去吗?他能过上好日子吗?同理,《狼和小羊》中狼扑向小羊后,小羊就一定会被吃了吗?
三、融合阅读,在情境点处发散
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就是要求读者潜心阅读,深入到字里行间,与文中万物同喜同悲,把自己融入其中。从练习想象力的角度看,这其实道出了文中可供发掘的想象点:
1.换位想象。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身在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如教学古诗《古风》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时,可引导换位想象:假如你是农民伯伯,你有什么希望?第二句“秋收万颗子”时,又可引导换位想象:此时,你有什么打算?经过两轮大胆想象,再学下两句时,学生的感受必然更加深刻。二是易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与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的地方。想象假如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来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中,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紧扣小女孩飞走了,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小女孩飞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身临其境。即教材中能够引发学生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通过放大形象思维,能够想象出当时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抓住作者描写大戈壁用的“浑黄一体”一词,可引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大戈壁的恶劣环境。
3.换位情境。即教材中既易于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又易于想象当时当地环境、情境的地方。如:教学《草原》一文,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就可引导学生既换位,又想象情境。一是换位想象:假如你是主人,你会说些什么?你是客人会说些什么?东西南北中的客人又会说些什么?二是情境想象:当时,环境如何?人们的神态、语气、心情如何?
4.图画还境。即教材中描绘的美境可还原成优美或直观图画,也可用图还原于境。因此,语文可通过阅读,想象还原作者所见或所示。如:《林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可引导学生还原图画:作者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教学《詹天佑》可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段落,想象画示意图。
四、生疑阅读,在空白点处发散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阅读中常有疑问和问题,才能够常有思考,才易于引发想象。所谓“空白处”,这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文章中的简明处、省略处、概括处、暗含处等。它是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结果。这些地方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生疑,从而使他们有想象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注意发掘,便于学生历练想象。
1.略写处。即文章的略写之处。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扩展。如:教学《赤壁之战》,抓住黄盖写信给曹操诈降,引导学生想象:谁能想象出黄盖信的具体内容呢?
2.省略处。即文章中可能发生的情节、细节、结局等。发掘之,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还拿《赤壁之战》来说,开战之初,可让学生补充想象:周瑜和曹操会分别怎样鼓动手下兵士呢?战斗结束之后,周瑜和曹操又会分别怎样小结经验与教训呢?
3.归纳处。即文章中总写、归结之处。发掘之,可让学生去想象、去具体化。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可抓住“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引导学生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你能说具体,说清楚些吗?
义深远,操持简单而意义广大,此即文章的暗含处。发掘之,可让学生去想象、去明示。如教学《丰碑》一文,第13自然段讲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刻上一段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呢?
国家的兴旺要有创新思维,民族的昌盛要有创新思维,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思维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理所当然应该加强创新思维教育。抓住文本的想象点,发散学生的思维,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好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2]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朱一优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小羊论文; 情境论文; 文中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