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广泛采用,满足了我国建筑行业中对高层建筑空间大,灵活性差以及抗震等方面的问题,取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融入了蜂窝煤的结构原理,实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结构模式的巨大突破。由于现浇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可以很好的满足工程的美观和适用性能,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首先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然后又分析了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述
建筑施工的过程想要实现真正的控制,就要从钢筋、模板和混凝土等因素出发,才能更好地实现现浇结构的质量控制。理论上,现浇结构的质量控制要从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入手进行控制,并严格的遵循施工一致性原则,最终达到对施工中的控制。而实际上,现浇结构会出现问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裂缝问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无论是施工的进度还是企业的信誉都会随之被影响。最重要的是所建筑的物体其安全性也没有保障,这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信誉,在施工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其质量保障以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相关的技术,保证产品质量,从而达到避免裂缝危害的出现。
二、模板工程
1、基本要求
模板工程采用胶合板、钢模板、钢板等材料。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修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埋钢管等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定。应对照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图纸进行留设,如结构图与其它专业图纸矛盾,应通知相关专业协调解决。拆模时间:侧模板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及棱角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时间按相应规定进行。
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3、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
三、钢筋工程
1、基本要求
钢筋进场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如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则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如由钢筋加工场制作,则应重点控制好配料单的编写及半成品到现场后的检验环节。钢筋安装时,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接头位置及要求
梁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且同一断面钢筋接头根数不得超过总根数的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错开45d(d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设在每层楼板面处,接头位置应错开50d;板底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负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不设接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不留施工缝,如遇天气、施工组织、水电供应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得不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设施工插筋以增加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
四、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外加剂应符合相应规范规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按照要求随机抽取制作,并做好养护;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施工缝、后浇带的位置及处理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处理;现浇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季节、时段及时采取覆盖保湿养护或其他有效的养护措施。
2、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坍落度测定→混凝土运输→试块制作→泵送→布料→混凝土浇筑、振捣→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拆除→养护
3、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混凝土的布料
泵送混凝土的垂直输送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不能直接放在楼面钢筋网上。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4、混凝土的浇筑
每层结构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2米,否则应用串筒、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1.8~2.0m高处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柱模内,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500mm厚分层浇筑。
五、施工后的质量验收
1、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的检验
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进行检查、记录。必须做好:外观检查项目: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外形、外表等。尺寸偏差项目: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预埋件及预埋孔洞的位置和尺寸、电梯井井筒长及宽对定位中心线和井筒全高垂直度等。
2、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是在混凝土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织对涉及安全的柱、墙、梁、板等重要混凝土构件进行重新验证性检查。包括:结构实体检验所用的同条件养护试压件的制作过程、制作地点、留置方式、留置数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结束语
总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涉及到很多具体而繁杂的步骤,这些步骤从多个方面都严重关系着建筑质量的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中我们必须对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质量控制工作,只有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把控质量关才能保证整体的建筑施工工程是符合建筑要求的。
参考文献:
[1]李美.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铝合金模板的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5,30(7):9~12.
[2]蒋利学,陆伟杰.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J].工业建筑,2005(S1):178-180.
[3]祖华.浅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特点[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6):101.
论文作者:高士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现浇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