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所以要发挥出一体化技术优势。立足于实际情况,积极引入一体化技术,对于提升效率和质量有很大帮助,推动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调度自动化;一体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1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1.1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目前的电网监控发生事故时的处理过程过于繁琐,第一阶段处理中,监控员在发现事故时,报告上级部门的过程过于复杂,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延伸。第二阶段是处理事故的过程,若监控员和运维人员、调度员间配合不协调,会影响到处理的进度。通过精益化管理能提高电网设备的操作效率。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减少了电网调控运行管理的重复环节,使电网调控的业务操作步骤缩短,同时实现电网信息数据的零距离传递。调控员可以同一时间完成对电网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操作,这样有效减少了从前模式中调度员误判电网信息的行为,更大限度的减少了处理电网运行故障的时间。
1.2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通过集约化运行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集约化的设置将调度和监控专业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减少了值班人员的数量,降低了监控设备以及相关场所的投资,对资源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
2电力系统调度问题
2.1技术落后的问题
我国在刚开始进行电力调度的时候,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现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比较而言,有着很大的差别,表现出落后性,和现实情况相互脱离。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更新速度非常快,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技术趋于成熟。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电力公司依然采用传统电力调度方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发生故障,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电力调度系统对设备质量要求比较高,长时间运行可能会超过系统承载的负荷,进而引发一些问题。还包括其他自然、人为因素,对电力调度系统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引进,有效运用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不断优化结构模式,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2.2电网模型多变性的问题
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电网模型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对系统运行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时候,不仅要增加变电站数量,还要注重改造工作,需要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处理、分析,为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具有正确性,减少系统维护中出现的错误。变电站的增加要根据系统情况来决定,采用建模和绘图的方式,有一个大概了解,建立明确目标,为后期工作开展做好准备。系统维护是一项重要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隐患,通过消除来提升运行稳定性。加强对问题研究,找到其中存在原因,制定有效方法来解决。电力调度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运行效果,所以要进行监控,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之中,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3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风险管控措施
3.1完善调控一体化的工作流程
由于调控一体化实施的时间不长,在工作流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实际的调控工作中,要注意经验的总结,找到完善工作流程的方法,有关部门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对调控工作进行有效管控和监督。在完善工作流程的前提下,部门间也要完善合作机制,探索提高调控工作效率的方法,有效的规避可能出现的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检测与排除故障
电力调度在使用了自动化系统技术后,可以完成对生产线的自动检测以及远程遥控,根据实际资源需求量来制定调度方案,优化电力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因此,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统中出现的故障问题,维护其稳定性。目前,电力企业中经常使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为DMS控制系统,DMS系统能够监控电力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一旦系统发生运行故障时,技术人员可以快速通过自控系统,找到故障出现的位置,并对其故障原因进行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维修策略。
3.3加强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目前电网调控技术持续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将被运用到调控一体化模式中去,智能电网的不断普及,表明了目前电网调控方式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电网管理技术的成熟。智能电网不仅能够提高调控管理的效率和电网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解决了以往人为调控中存在大量错误操作的局面,对电网管理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简化了电网管理的过程,有效减少了电网日常维护的工作质量,同时也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能力,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3.4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人员在日常管理和系统维护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具备较强专业素养。在电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学习最新理论和技能,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社会招聘人才,要求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电力调度系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稳定,要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履行好职责。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交流,保证信息传递、共享,掌握最新情况,提高默契配合度。人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遇到问题要共同讨论,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最后通过整合确定最佳方案,有利于提升工作水平。
4一体化技术
4.1电力调度接口一体化
电力调度系统可以通过数据的访问对资源服务的接口进行查询,从而提供访问的服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服务的接口、访问次数和状态记录,体现出个性化特点,满足不同的要求。客户在查询信息时会选择自己关心的问题,系统会自动更新,实现对电力调度服务目的。电力系统接口一体化,要确保具有开放性,用标准图模实现对数据接口的服务,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快捷,节省大量时间。本质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所以要具有人性化特色,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对操作流程进行优化,更好地满足需求。通过查询了解全面、准确的信息,不断优化接口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查询服务水平,提升更高的服务。
4.2数据一体化
数据录入一体化,保证各个系统功能、数据结构和应用系统的一体化。在设计系统模拟图的时候,要为人员提供正确信息,便于后期工作顺利开展。对设备信息准确了解,包括型号、使用年限、运行状态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维护,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为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更好服务。数据维护一体化是指对子系统的电网建模和设备参数进行编辑后实现统一,对相关数据信息储存,建立起专门数据库。人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在数据库中查找需要的信息,提供有效指导,更加快速的解决。数据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要进行存储,作为历史资料,通过分析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大大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发挥出更大作用。
结束语
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当今电网的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其运行风险,有利于我国电力供应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钱雪峰.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34):90.
[2]林晓霞.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研究及工作危险点的控制[J].科技风,2015(20):108+110.
[3]张仁志.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7):62-63.
论文作者:何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