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业务外包的安全风险研究论文_王琳

电力企业业务外包的安全风险研究论文_王琳

(国网大连市旅顺口区供电公司 辽宁大连 116041)

摘要:本文分析了业务外包的内涵及优势,阐述了电力企业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了电力企业业务外包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旨在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业务外包;安全风险研究

一、业务外包概述

(一)业务外包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种非典型性的劳动方式受到雇主的青睐。所谓业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通过有效整合及利用内外部两种资源,将内部某些辅助性或者是非核心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的一种活动。

(二)业务外包的优势

1.帮助企业降低用工风险

业务外包这种劳动方式最典型的特点是使得企业的劳动派遣数量及比例降低,这种劳动形式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下企业降低用工风险的重要手段。

2.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外包专业公司以其掌握某项业务的相关技术及知识点而被众多企业选择为合作的对象,在业务的具体完成过程中,外包公司比企业具有经济、实效方面的优势,而企业通过业务外包,可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展上,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3.帮助企业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的开展

企业的业务外包活动,是企业依靠外部资源优势来改善及弥补自身不足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业务外包,企业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转移出去,集中精力致力于其核心业务的开展。通过业务外包活动,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专注于某一领域、某一业务,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电力企业业务外包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一)电力企业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电力企业内部业务识别的风险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合理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用于核心业务的打造上,而业务外包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战略的中心定位,电力企业通过合理的分析,找出能反映企业自身优势的领域,打造出自身独特的、其他企业难以代替的核心业务,获得绝对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但在具体外包过程中,如何划分业务的核心与非核心,实现企业核心业务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避免核心业务与战略偏移的现象,是企业完成外包活动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核心与非核心业务的划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通过资源基础理论及资源依赖理论,综合考虑及整合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外包过程中的业务识别风险。

2.电力企业面临的成本风险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的成本主要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在业务外包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目的在于有效降低企业的直接成本,获得额外经济效益,但在电力企业关注直接成本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间接成本的增大,而间接成本主要体现在监控成本及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电力企业在关注并满足核心业务需要的基础上,会对企业的危险点进行一定的监控,由此而产生的费用称为监控成本。目前,电力企业的监控主要有两种,首先是对各业务过程、项目成本及结果考核的监控。其次,是对承包单位进行的监控,鉴于承包商的主要目标在于盈利,其在合作过程中会以高于市场价格的费用与企业谈判,一些承包商甚至会采取以较低的前期价格获得相关业务的垄断,然后提出逐步提高价格的要求,而电力企业为避免较高的转化费用,就不会选择其他承包商。从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而言,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会降低电力企业的品牌效应,给企业的转型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阻力,社会效益较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其影响力更加的广泛。尤其可见,电力企业业务外包造成的间接成本高于企业的直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企业职工队伍层面的风险

电力企业在战略调整的过程中,会考虑进行一定的业务外包,可以说,业务外包是电力企业内部变革的体现,而变革过程中会存在人员分流及调整的问题。在某些辅助性业务外包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为有效降低自身成本,规避相应的法律风险,会对原有业务的用工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劳务派遣人员的清退,电力企业职工队伍会越来越不稳定。

4.合作单位带来的风险

合作单外在帮助电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会给电力企业带来相应的风险。首先,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就合作单位的资质来说,作为独立的法人代表,承包单位在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注册资金证明、信贷证明及税务登记证明等方面应满足基本的企业资质要求。同时,承包单位应具备承包具体业务的业务资质要求及基本资质安全要求。其次,业务外包过程中,电力企业在外包单位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电力企业业务外包过程是企业将外部生产力进行内化,最终提升自身生产力的过程,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常常会因为企业外包过程的管理问题,而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无法跟紧时代的步伐而有效开展,由于外包单位的管理不善问题,业务外包后电力企业的设备、物力及人力投资会出现超出预期估值的现象。由于承包单位违反合同规定,造成一定的责任事故与数据差错,引起客户投诉及部分群体性事件,造成客户信息泄露等问题的产生。电力企业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必须要制定风险规避的具体措施,严格界定外包范围,对于合作单位的评价、风险的控制及内部员工矛盾的化解等进行合理的设定,以降低业务外包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二)电力企业业务外包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识别企业的核心业务

作为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电力企业在决定进行业务外包时,首先要识别企业的核心业务,确定出其在行业发展中最具有优势的业务,集中企业的主要资源,致力于核心业务的建设与打造过程中,将企业相对薄弱的业务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完成。电力企业管理层面的人员应针对具体的外包业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注重合理选择外包伙伴

电力企业在进行外包合作选择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及评价,关注合作对象的战略目标及行业经验,对于其从事业务活动的成长状况、发展潜力及信誉度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业务外包的范围及责任等进行严格的设定。了解外包合作伙伴的报价及业务成本明细,通过比较行业内潜在合作伙伴的方式,综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选择出最为合理的业务外包合作伙伴。

3.加强业务外包活动的控制

在电力企业业务外包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电力企业应随时监控承包商的绩效,及时为合作单位提供相应的业务信息,电力企业要与业务承包商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双方的协调保证业务外包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定期的检查及制定相应的业绩考核标准,加强对于业务外包活动的整体监控。保证外包业务活动及时保质完成。

4.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

在电力企业业务外包过程中,电力企业应从自身组织结构调整的角度,调整基础业务流程,通过职能转变及企业内部组织调整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实现外包业务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对于外包业务的监控,电力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的变革,专注于电力企业核心业务的建设,将企业内部非核心业务剔除或通过外包的方式承包出去,实现电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总结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业务外包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好处,但是在具体的业务外包活动中,电力企业会面临多方面的安全风险,为了实现电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力企业应识别其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承包出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外包安全风险,实现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卷林,雷有寿.业务外包经验研究及启示[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4):94-95.

[2] 许艳阳.提升供电企业的业务外包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5,(19):129-130.

[3] 姚衍民.萧山供电公司业务外包过程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4] 赵亮.电力企业业务外包中劳动用工规范管理的应用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6,(36):132.

论文作者:王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业务外包的安全风险研究论文_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