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报刊论文,概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3-0020-06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概况
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共转载了144篇文章,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8篇。2011年共设栏目10个,与2010年相同。其中常设栏目有8个,分别为“关注”、“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农村职教”、“比较与借鉴”和“史海钩沉”;“关注”、“比较与借鉴”和“高等职教”则为每期必设栏目(见表1)。
(二)源杂志转载量
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的144篇论文来源于40种学术期刊,与2010年相比少了3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排名前四位的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共68篇,占到全部被转载论文总数的47%。比较近年来源杂志转载量,可以看出这四种杂志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外,《比较教育研究》(京)、《中国高教研究》(京)、《中国成人教育》(济南)三种杂志的被转载量有明显增加,使其在2011年源杂志转载量排名中进入前十名;《教育发展研究》(沪)、《教育与职业》(京)、《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石家庄)三种杂志的转载量有所减少。
图1 源杂志所在地转载文章数量比较
(三)源杂志所在地情况分析
如图1所示,从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50篇)、南昌(20篇)、长春(20篇)、常州(13篇)、沈阳(9篇)、上海(6篇)、哈尔滨(4篇)、南京(4篇)、济南(3篇)、石家庄(3篇),分别占总数的35%、14%、14%、10%、6%、4%、3%、3%、2%和2%。其他转载量在2篇的源杂志所在地有宁波、天津、太原和武汉,转载1篇的源杂志所在地有重庆、无锡、金华和广州。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所转载的144篇论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文章有56篇,占论文总数的39%(本文只统计了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除了有2篇文章的作者所在单位不详外,大多数文章来自教育研究机构和各类高校。来自教育研究机构的文章有26篇,占论文总数的18%,其中来自教育部的文章连续4年高居榜首;来自高校的文章共有113篇,占论文总数的78%;其中来自师范院校的有34篇,占论文总数的24%;来自普通高校的有35篇,占论文总数的24%;来自高职院校的有44篇,占论文总数的31%,其他单位的有5篇,占论文总数的3%(见表3)。
(五)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
如表4所示,源杂志转载数量排在前5位的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注”、“理论经纬”、“改革与发展”、“高等职教”、“中等职教”和“比较与借鉴”六个栏目中。总体来看,这六个栏目所包含的文章共130篇,占论文总数的90%。其中“高等职教”的文章最多,有33篇,占总数的23%。
二、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90篇论文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63%;采用文献法和统计法的各有14篇,分别占总数的10%;采用比较法的有10篇,占总数的7%;采用个案法的有9篇,占总数的6%;采用调查法的有7篇,占论文总数的5%(见图2)。
图2 各种研究方法的数量比较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基本观点
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名称问题,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之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职业教育名称之争,是我国职业教育百年发展的一个缩影(孟景舟,第11期)。有学者认为,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前提和逻辑起点,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服务社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职业教育基于服务社会生产要面向就业,基于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就业,从而实现职教产品的内外价值,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职教产品生产开发反映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生产的微观规律,职教产品规划配置则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市场的宏观规律(刘春雷等,第11期)。
近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研究经历了研究起步、初步发展和纵深发展的阶段,在职业教育制度的内涵、构成以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着研究边界不明晰,研究方法与视角单一,研究内容滞后于客观实际等问题(刘晓,第1期)。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其发展遵循一些其他教育所没有的规律,这对职业教育研究提出了挑战。有学者梳理了在职业教育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但对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职教特色”的理论研究课题,包括职业研究、职业能力研究和职业资格研究等,揭示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赵志群,第9期)。也有学者从知识观念、道德养成、行动原则及主体精神四个维度对现代性语境下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解读,认为当前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各项职业教育实践。充分认识现代性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特征,对于应对职业教育的诸多挑战及转向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避免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龚春蕾,第7期)。
职业教育也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高职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深度变革与转型期,需要大量高等技术型人才。有学者通过对国外高等本科教育发展的比较与分析,揭示出本科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我国高职本科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满足应用型人才需求提供现实的可操作性的建议(俞建伟,第9期)。也有学者从技术本科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关系的视角厘清技术本科教育的内涵,认为技术本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这种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包括: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的能力;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性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徐涵,杨科举,第9期)。
2.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我们当前正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时期,不论是人均GDP、城镇化进程,还是工业化水平、产业构成、职业教育,各区域都存在很大差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专业学校发展的均衡性,它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正处于从非均衡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型时期。有学者提出采取区域推进策略,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实施资源倾斜、质量提升、分类指导、合作发展等策略,提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马树超等,第7期)。也有学者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区域统筹发展的七大举措:基于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足,政府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基于服务“三农”的城乡携手共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职招生规模扩大;基于农业产业弱质性的中职免费培训制度;基于城乡收入差异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于统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东西部、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基于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曹晔,第2期)。在评价层面,有学者提出,城乡统筹视野下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是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在各自“可塑性”发展水平上“尽可能充分”发展的评价理念,是一种面向未来,交互式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由均衡发展效果标准、效能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和效应标准等五类标准组成。要根据科学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的设计流程,构建系统的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真实全面地评价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张瑞,朱德全,第7期)。
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在新经济时代的今天,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影响职业学校,企业也被职业学校影响。“职业学校是企业潜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证实着,从新经济的发展趋势看,职业学校也有可能会在企业发展的某个阶段转化为现实的利益相关者(耿洁,第1期)。在中国职业教育独特的发展模式下,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其具体合作形式是“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学校承担主要责任和主导作用,企业在政策鼓励下积极参与,其主要问题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高校寻求合作的能力匮乏、政府支持合作的力度不够。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首先应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其次,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建设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再次,夯实基础,工学结合,增强校企合作的教育实效(叶小明,朱雪梅,第9期)。有学者为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以期对我国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有所借鉴,就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运行机制、长效机制、考核考评、学生就业、合作动机等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加以比较研究。在培养目标方面,各国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都揭示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要培养的首要是有职业技能的人,而这种技能和知识必须符合并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合作动机方面,校企合作比较好的国家在合作动机问题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那就是政府、学校、企业都意识到也享受到了校企合作所带来的利益,对于校企合作基本达成了共识。而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大多数职业学校已经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想要去和“企”结合,但又发现企业方不是很积极。这和我国职业教育学院式办学有关,也和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有关,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职业学校、企业界普遍还没有从中享受到利益(明航,第3期)。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合作动机主要有解决企业用工、获得技术人才支持,解决员工培训、引进先进技术与科研开发合作、赢得社会声誉、投机;校方的合作动机主要有解决学生就业、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养、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获得资源、投机。校企合作各方实现“双赢”与“共赢”的基础性条件首先在于合作伙伴的合理选择和合作动机的治理(方向阳,丁金珠,第3期)。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本身就是校企双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在经济、政策、社会、人才、文化等方面又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校企双方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组织、团队、制度、科研和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创新,最大程度地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王振洪,第12期)。有学者提出,市场、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四位一体”机制的有效运作是现代职业院校与企业有效合作的基础和保障。政府依据市场需求以及法律法规对校企有效合作进行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接收职业院校的实习学生,吸纳企业未来的优秀员工,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要通过学校实习场所实习,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祝士明,张翠荣,第12期)。
4.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学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1998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调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与长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长期上不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正相关,职业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王磊,第10期)。
在中职教育经济学研究方面,有学者考察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将中职资助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1952年至1982年,人民助学金制度时期;1983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人民助学金逐步退出,以奖学金为主的资助制度建立;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职资助体系建立。目前,我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标准有所提高,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刘红,第2期)。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之一。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供养器”的投入机制还相当不健全,故而导致了中职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过低,中职学生所承担的学费负担较重,中职的教育投入在东中西部地区呈现严重不平衡的现状等问题,政府应正视当前中职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政府在中职教育投入机制中的角色、拓宽中职教育投入渠道、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解决(赵静,沈有禄,第5期)。有学者沿用评价的研究范式构建了中职免费教育资源依附现象的一般分析框架,借鉴Aldrich分析组织对环境依附的六个维度,分析中职免费教育的资源依附现象,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政府及中职学校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采取分步骤、逐步推进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推进中职免费进程。应打破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分割模式,统一规范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和资助,形成中职、高校和政府之间的互动机制(毕鹤霞,第6期)。
在高职教育经济学研究方面,有学者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政策的分析,在总结政策示范效应的同时,指出了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瓶颈:经费严重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力量受到掣肘、学费所占高职经费的比例偏高等,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政府的有效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吸引企业对高职教育投资、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多途径扶持高职教育、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财政拨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魏真,第5期)。
5.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从内涵上讲,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一种相对质量,是其满足顾客群预定标准的程度。从外延上讲,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科研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是其“两翼”。从标准上讲,内部质量与外部质量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体现了两者的对立;工学结合背景下,两者逐步走向统一。从载体上讲,高等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提供服务的质量。从价值取向上看,高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内适质量与外适质量的“兼修”(唐林伟,方华,第7期)。高等职业教育在经过30年大发展,尤其是实施国家示范性建设计划以后,应该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摆在整个高职教育战线的重大课题。周建松在回顾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历史演变,高职教育发展机遇、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包括以生为本的质量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特色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发展的质量观等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稳定规模、培养适需人才、办出特色、依托行业、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实施开放办学等方面阐释了构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实现路径(周建松,第9期)。周衍安认为,已有高职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基本上是借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果和理论研究的视角,没有从技术论和人才结构理论等视角去研究质量问题,没有从高职教育职业的针对性角度去判断。高职教育的质量标准要从结构上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框架和特征,以职业体系的要求去构建(周衍安,第2期)。吴家礼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性”是其教学质量的核心特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习模式等方面教学质量评价是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面。强化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重视过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吴家礼,第11期)。
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是欧洲范围内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体系,其为欧洲各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质量保证过程、质量指标和监控程序。该框架不仅有利于提高欧盟各成员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还有利于增强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透明度,提高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以及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者之间的信任度。有学者借鉴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认为我国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标准要适时调整,职业教育质量保证要适当考虑差异性,要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充分体现民主性(吴雪萍,张科丽,第8期)。
6.职业教育德育文化研究。德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职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突出人本化思想建设,重视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人格化作风建设,完善市场化机制建设,凸显品牌化特色建设,优化一体化体系建设,推进法治化制度建设和注重科学化理论建设(崔景贵,第10期)。“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逐步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期间,众多的职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总结新经验、实施新办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时代性,也进一步促进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刘宝民,第10期)。
职业教育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我国的研究历史仅有短暂的十余年,大致经历了溯源时期、定位时期、张力时期三个阶段;其研究的内容集中在职业教育校园文化、职业教育外延文化、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化诉求对职业教育体制构建的意义等五个方面,未来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切入点会游走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研究内容将进一步细化,对于职业学校文化力和职业学校技能文化的研究将成为热点(马美,刘宏磊,第1期)。有学者认为,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形态建设相对落后,主要是缺少区域性、地方性特色,职业性、企业性和高等性特征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探索基于校企共同体背景下凸显“文化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形态建设,将校园文化形态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即区域性、职业性、高等性紧密融合,融入区域文化、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贾文胜,第6期)。
7.职业教育教师教学研究。张祥兰依据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理论,构建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工作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结构分析,并得出结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绩效模型具有多维结构,由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构成。任务绩效主要包含工作职责、教学效能、实践教学设计及社会服务;关系绩效包含师生关系、团队协作及企业关系维系;适应性绩效包含持续学习、压力调适、实践技能适应(张祥兰,第12期)。而提升“双师素质”是高职教师增强实践技能的重要路径,也是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与行业一线的分离,“双师型”教师会存在行业专业能力发展的间断性困境。因此,学校应将对职业情境下典型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作为职业准备的重点,并通过校内教师与外聘行业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职业能力培养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从行业人才引进、教师培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支持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建设(王博,庞学光,第5期)。
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着缺乏明确定位、共同愿景和有效激励机制等困境。高职院校尤其是专业层面需要从团队规划、目标集聚、强化激励机制、改进支持系统等方面,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邵建东,第5期)。职教教师能力结构研究也是当前职教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学者分析了赛博·赫拉考皮尔博士提出的芬兰职教教师综合能力结构,包括核心领域、教学法领域、发展与研究领域,并突出强调了社会联系、团队合作、经济管理及专业实践发展四大能力。该能力结构对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具有启示意义(李玲,刘其晴,第1期)。
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美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完善的证书颁发程序,而且在证书的标准要求上很有特色,其核心特征可概括为:证书获取呈递进的过程性设计,采取开放型设计以适应不同能力特征的群体、证书标准要求突出强调工作经验和以课程学习为证书升级的重要条件(徐国庆,第6期)。
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未来的走向
(一)文化德育: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时代趋势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文化是德育的本质维度。作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体精神,文化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也必将从一个俯仰皆宜的理论视角,坚持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批判,并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使职业教育文化研究从“依附”走向“独立”。
(二)非货币收益: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
把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学说也是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传统的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资助制度、成本效益、投入与产出、货币收益率等展开的,而极度缺乏对职业教育非货币收益方面的研究,这样势必会造成对职业教育收益估算的偏差。教育不仅有货币收益,而且有巨大的非货币收益。对非货币收益的研究将成为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新动向。
(三)教育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抓手
职业技术教育不光看数量还要重质量,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不等于职业教育不需要提高质量。任何不注意质量的教育都是不可持续的。从职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2011年的研究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矛盾已从数量转向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成立独立的质量调查测评机构等将成为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走向。
(四)职教本质: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就业教育,它被定义为将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因而当前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正在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各项职业教育实践。但从2011年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来看,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论和类型论之间的争辩仍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职业技术教育也可以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高职本科和技术本科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市场需求的深化,对职业教育本质和职业教育类型的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得到阐释。
责任编辑注:本文原题为《回顾与展望:2011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概况——基于对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的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