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再造星巴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星巴克论文,舒尔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末,在星巴克工作多年的员工开始私下找到舒尔茨,表达了他们对公司运行方向的多种担忧,“星巴克人想要的绝不仅是增长!增长!增长!”2007年夏,星巴克门店交易增长放缓,低至历史最低水平。那一年,星巴克的股价跌了42%。 2002年,星巴克董事会选择吉姆·康纳德担任新一任CEO。接下来的几年,星巴克开始将品牌扩展到咖啡之外的领域:卖过CD,咖啡店中塞满了一批音乐家的唱片;尝试在几十家门店设置音乐吧,顾客在那里可以下载歌曲,并制作自己的CD,还满怀热情地涉足电影领域,大力推广适合家庭购买的影碟,并销售DVD机。这些交易让星巴克的盈亏账目异常出色。 舒尔茨忧虑丛生 2006年末,在星巴克工作多年的员工开始私下找到舒尔茨,表达了他们对公司运行方向的多种担忧,“星巴克人想要的绝不仅是增长!增长!增长!”平心而论,舒尔茨同样为这种增长推波助澜过。一方面,他希望支持康纳德的决策,稳步实现增长目标;另一方面,他看到了星巴克的根基开始动摇,比如门店顾客体验状况的恶化。到2007年夏,星巴克门店交易增长放缓,低至历史最低水平。那一年,星巴克的股价跌了42%。 10年中,星巴克的门店从不足1000家发展到13000家。“但星巴克忽略了顾客的感觉,在当时看来,大多数决策也许都是好的,还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但日积月累,危害巨大,破坏力也极其可怕。”舒尔茨说,“我从来不想批评谁或指责谁,我们都应该为这些日益显现并暴露出来的问题负责。” 2006年,在巡视全球数百家门店后,舒尔茨看到星巴克品牌内涵中的某些特质正在流失。“当我走进星巴克,开始感觉不到顾客对咖啡的赞美时,我的心情很沉重,我们的顾客理应得到更好的咖啡。我们迫切需要回归核心。”但公司中一些管理者对舒尔茨的看法极为反感。毕竟,星巴克还在迅猛发展,2007年,星巴克市值达到240亿美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三明治之战 最能深刻体现星巴克背离它的传统、丧失魔力的例子是早餐三明治。2003年,星巴克开始销售三明治,从贝果三明治到香肠、火鸡培根,以及火腿配英式麦芬。三明治确实具有商业意义,多年来,顾客都是带着从竞争对手那里买来的三明治走进星巴克。三明治应运而生,它带动了销售,增加了利润,也刷新了同店销售额。“我的确鼓励革新,但我绝不期望顾客是为星巴克的三明治而来。”热三明治吸引了一批非常忠实的粉丝。“然而越是受欢迎,星巴克的咖啡师就要越频繁地用烤箱加热,三明治不可避免地在烤箱中吱吱作响并散发出让人讨厌的气味。”舒尔茨说,“为了销售额,接下来会是什么?马铃薯煎饼?” “让三明治滚出去!”舒尔茨直截了当地告诉当时的全球产品部门负责人米歇尔·盖斯。但一小时后,康纳德告诉盖斯,星巴克需要三明治,不能取消它们的供应。“我和康纳德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也追求着相同的目标,但观念却大相径庭。我乐于以短痛换取长远的成功,但康纳德和其他人则不这么认为。” 在舒尔茨看来,企业创始人的眼光是独特的。“假如我是一名职业经理人,我看待星巴克以及市场的角度会和现在有所不同。创始人熟悉企业得以创建的每个要素,我们知道什么是有雄心壮志的公司,并且创建它要求具备些什么。这种知识、对过去的了解,再融合极高的热情必将无往不胜,当然,还有对错误的敏感觉察。但有时我们也会置身于某种情形之中。企业家难免会盲目,对自己创建的事业的强烈情感也会蒙蔽他们,从而使他们丧失局外人的客观立场。但不管我对三明治的态度是对是错,我就是想要撤掉它们。” 舒尔茨复出 2007年秋天,在舒尔茨提出异议六个月后,星巴克的门店没有任何实质改变。舒尔茨的失望逐渐变为愤怒,有时甚至是恐惧。就在这时,他开始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再次担任CEO。 “再次担任CEO并非我的本意,但我总说人们要对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负责,我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眼睁睁地看着星巴克走向堕落,尤其我也曾助长过这种堕落的风气,我要对我们面临的困境负责。” 一切就绪后,舒尔茨向康纳德摊牌。舒尔茨说:“康纳德以一种失望和惊讶的神情看着我,在签了几份法律文件后离开了我家。”随后,星巴克高层逐一来到舒尔茨家,舒尔茨告诉他们,康纳德已经离开公司,自己要重新出任CEO。每个人都感到震惊。没有衷心的祝贺,也没有明显的愤怒。舒尔茨的语气清晰地表明,这个决定是无须讨论的。“在公司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但这不是任何人的错,也不必惩罚谁与责备谁,我们还是我们。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弥补。” 当时,星巴克的日常销售报告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在以两位数的幅度下滑,星巴克从未有过这么糟糕的业绩表现。2007年12月,舒尔茨重任CEO,重新执掌这个刚刚度过上市以来表现最糟糕的3个月的公司。“我昼夜难安,经常在午夜陷入沉思。七年过去了,我从未想过会回来。”在过去的一年,星巴克的股票下跌了近50%。 我和康纳德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也追求着相同的目标,但观念却大相径庭。我乐于以短痛换取长远的成功,但康纳德和其他人则不这么认为。 再造星巴克 重组团队再造战力 2008年财务年度结束时,舒尔茨不顾部分高管的反对,停止在北美地区门店销售加热的早餐三明治(占3700家门店3%的销售额)。第二个出人意料的声明争议更大:星巴克将不再公布同店销售额。在过去,星巴克连续200个月公布公司内部的同店销售额,这在零售界前所未有。为保持内部财务增长而催生的经营决策最终导致星巴克偏离了核心,在舒尔茨看来,同店销售额是变革时期的危险敌人。 当舒尔茨再次获得公司控制权时,大部分领导团队成员在一年内离职,舒尔茨必须重组高管团队。他在重任CEO时就明白仅靠自己拯救不了星巴克。“我没有灵丹妙药,我需要聚集强大的智囊团,他们将会带来新的想法、信念和勇气。他们挑战已有的一切,甚至我本人。” 在团队重组完成后,舒尔茨制定出三大策略应对挑战:首先,星巴克必须改善在美国本土的经营状况,其营业收入占到总额的70%;其次,必须重燃顾客对星巴克的依恋之情:咖啡的香味、社会责任感、顾客与咖啡师们如亲人般的亲密关系;第三,制定夯实企业根基的革新策略,严格重新审视领导团队,并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我们不是权力更迭,而是为了更彻底地重建公司。我渴望新的开始,而且迫不及待。” 13.3% 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出乎所有人预料,自2008年一季度以来首次赢利增长,公司赢利1.52亿美元。到2010年财务年度,星巴克收益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107亿美元,全年营业毛利增长13.3%,创下历史最高点。 从2009年开始,星巴克的各项变革工作在各个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都取得进展,并收获成效: ◆在浓缩咖啡饮品的准备环节上重新培训135000名咖啡师,从制作一杯完美的浓缩咖啡到正确地加热牛奶;在门店配备玛斯特里娜咖啡机,确保星巴克咖啡始终如一的卓越品质; ◆重新调配咖啡配方,放弃口感醇厚的烘焙咖啡配方,研发口感清淡、味道均衡的符合大众口味的咖啡,并将它命名为“派克市场烘焙咖啡”,咖啡推出后受到热捧,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全豆咖啡之一; ◆推出创新的速溶咖啡产品VIA,VIA低因咖啡、冰咖啡,以及香草味、摩卡咖啡、焦糖咖啡等都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并购三叶草咖啡机公司,三叶草咖啡机集真空罐方法与法式压滤壶方法于一体,它的革新技术和优美设计为先煮咖啡爱好者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重新调整公司成本结构,确立了4亿美元的永久性成本删减策略; 到2009年6月,种种迹象表明星巴克已经逐渐稳定下来:新的门店设计得到更多的推崇和赞美;VIA表现不断超越市场预期;在网络世界,星巴克一直名列全美第一,是最引人注目的社交媒体品牌;成本控制也获得改善。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出乎所有人预料,自2008年一季度以来首次盈利增长,公司盈利1.52亿美元。到2010年财务年度,星巴克收益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107亿美元,全年营业毛利增长13.3%,创下历史最高点。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杰弗里·索尼菲尔德认为,那些再次担任CEO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具备三个特点:他们都不是很情愿地回归,没有威胁在职领导者权力的意图;尽管他们的声誉可能会受损,但他们并不是要满足一些尚未满足的自我需求;他们深知,第一次所建立的并不是信仰,承认这种变动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人很困惑,为什么我会再次担任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为什么我会留下来,答案很简单,我稀罕这个公司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舒尔茨说。舒尔茨再现星巴克_咖啡论文
舒尔茨再现星巴克_咖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