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随之有了一些举措,学生们在改革的课堂中深受其益。尽管如此,但仍有不尽人意的时候,语文课的新教材老教法,还在制约着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对老教法轻车熟路的教师再加上中考的指挥棒作指挥,各校的升学率激烈竞争,使得老师拼命的讲课本,以课本为主。为了保险,不失差错;使得一些学生也拼命啃课本,为了考试,不失小分,可每次考完试后,学生们就大发感慨,学的知识不全考,不看教材还不放心,啃书本的学生未必能考出好成绩,而那些天天捧着小说看、课下海阔天空的学生,成绩并不比他们低,面对这些现象,我久久地沉思起来。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这种独立运用的能力,离不开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因此,必须让学生走一条新路,既要钻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就是让学生活起来的必经之路。为了切实地做好这些,我就灵活地处理了语文课的上法,即每周只讲三节课,另外两节便是语文活动课,每周一的活动课安排不固定,可以是作文课,可以是演讲课,还可以讲故事或是积累美文课,有时我还领着学生们走进大自然,教学生细心观察,为写作获得第一手材料,总之是以听说写为主的。而周五便是阅读课,读古今中外名著,读当今世上小品文,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上语文课,而且还能主动地学习,互相地切磋,变被动为主动。课堂教学必须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传统课文为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教给学生一把钥匙。但语文教科书的知识信息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是有一定距离的,其知识和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因而课外活动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现代化工具迅速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实施、科技、体育、影视、文艺等等。语文课外学习的优势,使我清楚地意识到,在着力提高课内语文学习的效率的同时,若能有效监控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同步提高课外与学习的效率,必将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计划及操作阶段
每一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做五次说话练习,说的时间不低于一分钟。初级学生练习的是说说自己的家、父亲、同学、朋友、喜爱的小动物、喜爱的一本书等,说话的要求,只要内容具体,表达流利,态度自然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级阶段的学生,要求的练习是在讲述某一件事情时,要求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对词语的运用,要求更高一级,要求能用上恰当的成语、引用名言或是警句等,每节课能有四个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不但能够积累知识,而且还能提高认识,锻炼说话能力,更关键的是能使孩子能够从容、镇定地说话。
每一学期,都要求学生至少要读____部名著,教育部门已为学生设定了初高中学生必读名著,学生除了要读这些之外,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定作品来读,比如初三时部分学生就读了国内叶圣陶的《倪焕之》、茅盾的《林家铺子》、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曹禺的《雷雨》等。外国作品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小仲马的《茶花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读名著,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读两册小品文专集,并做好摘抄和记忆工作,读时下小品文,感受时代气息,积累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为孩子们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一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累计____个成语,____条名言,____句名诗。让学生们积累成语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背成语词典,选择常用的成语记忆和运用,不但要求学生们记忆,更重要的是还让学生们学会使用,用成语造句,用几个成语连成片段,让学生们牢牢地记住;其二是让学生们在报刊杂志上选择成语,因为报刊杂志上的美文,都是和当今生活结合很紧密的文章,所以文章中出现的成语,易于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这样既促使学生们积累了词语,同时还间接地促使学生们大量地进行了课外阅读。至于名言要做到分类积累,如关于勤奋的、励志的、理想的、爱国的、珍惜时间的、友谊的等等。积累名词佳句,主要以初高中教材为主,其次是分类积累。一学期,每个学生要认真写完一本日记,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为主,还要认真完成二十遍作文。
二、测评阶段
任何一项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如果没有测评这一环节,就难以监督和保证其最终的质量。此阶段,教者按计划的各项要求来评定每位同学的成绩。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让每个人把自己在本学期做到的事情,以讲话的形式表达出来,讲给所有的学生们听,这样无形之中又锻炼了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整个活动到了这个阶段,许多学生的书写能力往往能产生质的飞跃。学生们在讲述自己的情况时,成功和喜悦都写在了他们的脸上,他们忽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在面对语文测试时,他们往往会很自信地对老师说:“没什么可复习的了,不复习我们也心里有底。”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近年来语文课的上法,这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做法,不但使学生们受益无穷,而且老师也很轻松,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呢?
论文作者:王沛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学生们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成语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