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人们应该对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经过笔者的相关调查可知,人们对生态资源进行过度开采与利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既有利于缓解环境问题,又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技术;小流域治理;应用
一、水土保持技术工作的开展概述
关于目前水土流失现状的处理中,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土流失中的运用对改善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有着很明显的效果。为此为了更好的利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应在水土保持技术的原理中进行探究,水土保持技术的原理是建立在对水资源流失原因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的导向。从而达到对水资源流失的情况加以控制和改善。在国家发展的角度中探索水资源流失严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经济时代的发展、基础建筑的建设对国家的资源需求增大。对于这种对于资源需求的开采中会使周边的小流域水土受到影响,随着量变向质变过渡的发展原则,导致在一定程度后小流域的水土造成流失情况的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占较大的部分。同时在灌溉技术在农业的发展中,由于农业的对于电力的需求较大,导致在建设水力发电的设备中对其耗能情况、用时、规模等原因的综合比较,使得农业周围的小流域水土发生较为严重的流失情况。因此为了避免在经济建设中频繁的发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相关专业人士将水土保持技术和现代相对成熟的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发展,这种方法的推广和实施对于我国环境的改善起到极大的推广作用。
二、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机制。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要素是对特定的土地资源实施综合利用与管理。但是,小流域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众所周知,农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此极其珍贵。这就导致在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治理用地与农村耕地相矛盾的状况。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中植树造林方法为例来看,植树造林不仅极其生态,而且见效显著,但明显的弊端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就与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严重冲突。除此之外,现有部分政策存在明显弊端,无法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以生态补偿为例来看,当前已发行的相关政策法规没有详细规定耕地占用补偿标准,且部分小流域综合治理缺乏配套体系缺乏科学性与整体性,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效果与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
2、资金短缺。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的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立刻解决,更别说小面积的小流域,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的投入也必不可少,且必须保证资金投入的充足性与持续性。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资金通常来自国家与地方政府,这类资金虽然单笔投入量大,却无法满足长久治理的实际需求。通常而言,这些资金对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而言,最多能够维持两年时间。这就导致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前期治疗效果良好,但在一两年之后便无以为继。除此之外,部分地方政府没有重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或者治理工作流于表面,也是当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整体效果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
3、技术含量低。传统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植树造林或者防沙固沙,治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同时没有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创新,从而导致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效率始终无法得到全面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1、构建良性循环机制,形成产业关联系统
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遵循总体规划要求,逐一对各个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着重于小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区域经济,结合小流域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采用综合治理模式,布设植物种植方案,结合小流域内的农业、牧业、渔业,利用各个产业的能量循环互补机制,构建小流域内部良性循环机制。降低治理成本和劳动力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高小流域总体效益。首先,在小流域内开拓牧草种植面积,着力发展畜牧业,运用种植业牧草与农产品余渣进行饲料加工,发展畜禽饲养业。并将畜禽粪便应用到田地中,以促进种植业发展。其次,将畜牧业作为小流域支柱产业,借助自然条件优势与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林果业,扩展创收途径,形成农业、林业、牧业、果业为—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机制,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
2、在小流域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进一步缓解小流域的水土流域问题,应该在小流域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必要时可以通过政府来调节各方的利益与关系。在小流域中的建设方应该适当地缴纳水土保持的相关费用,以此来维护水土保持设施工作中被损坏的植被。同时,进行项目建设的一方还可以享有水土保持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发展。
3、修建护岸
对于小流域来说,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击与扩张,因此,需要在沟道两侧设置较为合理的护岸,护岸的材料最好选取块石与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小流域沟道设立在村庄时,应该避免块石的运用。另外,在沟道中设置一些井,这些井一般具有储存水以及截取浅层地下水的作用。
4、制定综合管控构架
实现全方面综合管理加强全方位管理,加大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宣传工作,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进社会力量的聚集,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各个区域要加大对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落实各项治理政策,进而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和当地媒体紧密合作,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全面开展环保宣传工作,强化人们环保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中。二是加强领导,发挥出各个区域机关部门的引导作用,合理规划各部门的治理任务,实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是加大创新力度,坚持长期治理的原则,结合小流域发展情况,配以辅助措施,创新治理方式和思路,站在大局角度进行治理,重视治理后的小流域经济发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四是制定奖惩制度。规范和约束管理行为,扩展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范围。通过奖惩制度的实施,解决和规避不良行为。引导群众参与到治理监督中,形成外界监督,完善举报投诉体系,提高治理效率。
结束语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顾建东.小流域治理中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27):147.
[2]闫越慧.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279.
[3]李凤,张如良.坡耕地实行保土耕作的效益试验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18.7(3):184.186.
[4]方海燕,蔡强国,李秋艳.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产流能力及影响因素.地理研究,2018,28(3):583~591.
论文作者:富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小流域论文; 综合治理论文; 技术论文; 机制论文; 沟道论文; 这就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