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享经济是一种以互联网平台作为中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如GPS定位、云数据、智能手机终端,将社会的闲置资源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其使用权短暂转移,以延续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商业模式,如摩拜单车、Airbnb、滴滴打车、众筹网等。本文通过分析共享经济的内涵、特点、发展模式、发展现状、优势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共享经济。
关键词:共享经济;优步;滴滴打车。
一、引言
近几年来,在交通出行、金融、公共资源、知识教育等很多领域都出现了以共享闲置资源为核心的共享经济创新商业模式,如摩拜单车、Airbnb、滴滴打车、众筹网等。共享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环保的方式推动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共享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国家都获得了政府重视并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未来发展势头强劲。我们需要进一步有效引导和管理共享经济这一新兴业态,以更好地发挥其正面影响力。
二、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偿分享、整合线下闲置的公共资源,包括技能、知识、住房、交通出行等,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权暂时转移,满足社会需求并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新兴经济模式。
三、共享经济的特点
3.1资源使用权得到暂时性、有偿性地转移
共享经济强调商品的以“租”代“买”,在保证物主所有权的同时将商品暂时性地有偿租借给消费者。在此过程中物主获得商品的收益,使用者获得商品使用权。
3.2依托互联网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参与者包括供给方、需求方及政府部门征信机构
在政府的监管下,商品供给者和需求者在互联网等第三方信息平台发布供需信息,其减少了获取信息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性。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平台运营商都具有一套良好的监督机制、双向信用评价机制和产品保护机制。滴滴打车、摩拜单车等还利用了定位系统、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使共享服务更便捷,消费者满意度更高。
3.3整合线下闲置的社会公共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
技能、知识、住房、交通出行等闲置资源可实现多次的共享交易,从而达到延长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实时多样的服务的目的。其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
四、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
4.1共享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业务领域逐渐扩大
共享经济从欧美国家向亚洲、非洲等各国迅速扩张,其领域也逐步渗透到了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知识教育等多个领域。我们熟知的有:金融领域中中国的众筹网、人人贷;交通领域中中国的滴滴打车,美国的Uber,法国的blablacar,住房领域美国的Airbnb;公共资源领域西班牙的Fon。
4.2市场涌现出多家独角兽企业
共享经济已助力多个初创企业迅速发展,市场中还诞生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即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被认为是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和爆发式成长的代表。2016年1月,罗兰贝格在其发布的《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中称,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催生一批先锋企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 CB Insights 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全球“独角兽”企业中中国公司达到 42 家,其中共享经济公司有15家,占比超过35%。
4.3共享经济已逐渐被各国纳入发展规划
共享经济的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国家重视。在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积极发展分享经济;发改委等共十部委印发《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发展分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自有车辆租赁。
五、共享经济存在的问题
5.1税收问题
我将以滴滴专车等网约车为例,分析其存在的税收问题。滴滴专车公司通过将线下车辆进行资源整合,为有着不同需求的乘客提供不同出租车服务,乘客主要为不想挤公共交通工具或自驾车、想体验低价服务的上班族。公司通过将线下车辆进行整合,为有不同需求的乘客提供出租车服务,根据时段与所处地区需求量的不同定价格,高峰时段以及商业繁荣度较高的地区客流量较大,则为避免出现需求过多而司机过少的情况,价格也制定得相对较高。滴滴公司通过LBS定位技术和云计算,自动匹配距离乘客最近的司机,有效地防止了司机因嫌路途远拒载的情况。当司机接受单,乘客可以通过其手机号随时与司机保持联系,以便更好地沟通并了解对方所在的位置(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到)。服务结束后费用由系统自动扣除,乘客可以对该司机的服务进行评价。从税收征管方面来说,鉴于我国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没有规定个人应如何纳税申报,作为第三方的平台互联网也没有强制申报纳税的义务,征税机关执法时便没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又经常不报或少报自己的征税额给征税带来困难。此外,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司机开具的发票进行规定,网约车司机给乘客开据的发票五花八门。有的乘客甚至不主动找司机开具发票,使得税务稽查缺乏了记账凭证。
5.2对增量资源的严重消耗问题
闲置资源是一种沉没成本,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可以充分降低沉没成本,使收益最大化。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坚持使用存量资本高于增量资本,但从现实看,共享经济公司为维持平台运转,对增量资源的投入和消耗也更加倚重。共享经济公司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大量投入资金,增加了其沉没成本,并且通过价格补贴吸引越来越多人加盟,用消耗资本的方式抢夺市场。目前已有多家共享单车公司倒闭,如果共享经济公司后续无法找到有效的盈利途径和更合理的运营模式,共享经济将沦为“泡沫”。
5.3共享经济导致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问题
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弱监管”,降低了多数企业的行业准入门槛、上文提到的税费成本,以及对企业的责任义务要求,这使得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具有了竞争优势,市场上有可能会出现套利行为。
5.4共享经济给社会带来负外部性问题
共享经济行业内部的“弱监管”与“自发性竞争”,让很多企业无序地盲目扩张市场份额,却不考虑城市的发展状况、资源以及环境承载力。资金共享领域的网络众筹和P2P网贷已经出现了多次诈骗与非法集资事件,一些校园网贷开展虚假宣传营销活动,并凭借自身的低门槛引诱学生贷款,一些学生盲目贷款甚至因无法还款而选择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损坏却没有得到及时维修而给社会、公众带来危害的问题。
5.5公众隐私保护问题
我们对咸鱼都不陌生,每次进入该App首页总会看到其推荐给我们的正好所需要的几类物品,这是因为该平台已经掌握了我们的行为偏好信息。消费者的信息还包括家庭住址、移动电话、工作地点等,许多家共享经济公司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出用户的数据信息,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推送产品信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公众隐私可能得到泄露问题,更存在共享经济公司倒卖信息问题。有的旅行者在乘飞机出行前会接到短信,称自己乘坐的航班延误或停飞,短信中甚至清楚地提到其姓名,而这些短信实则是诈骗公司所发出的的,乘客的隐私得到了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果被这几家大公司随意使用,将给社会公众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论文作者:于雪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经济论文; 资源论文; 乘客论文; 企业论文; 公司论文; 司机论文; 领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