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工具,若是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则极易导致各种运行事故的出现。由此,在电梯使用中,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定期做好维修保养,充分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切实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修保养分析
1导言
目前,在我国高层建筑中,电梯建设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电梯日常运行中,若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及时开展检修等工作,则极易导致电梯故障发生频率大大提升,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电梯运行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与城市土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由此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电梯是高层建筑中最为重要的运输工具,电梯运行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根据电梯运行情况分析可知,轿厢运行在狭长井道中,速度过高时,运行前方的空气会被急剧压缩,产生压力波动,此外一般轿厢与井道间隙为850mm左右,电梯运行过程中此间隙的气体出现极速摩擦的情况,垂直方向存在较大阻力,同时由于轿厢周围间隙不均,高压气体也会威胁到轿厢水平方向的平衡。综上分析可知,电梯运行环境复杂,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与检修工作,切实保证各设备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降低故障发生频率,切实保证相关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电梯运行常见安全隐患
3.1电梯设备本身问题
3.1.1电梯设计无法满足现行标准
电梯设计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设计标准,甚至缺乏必要的装置设备,由此影响安全。电梯运行要求必须配备上行保护装置,但是不少电梯并未落实此项要求,由此导致其日常运行存在较大的风险。此外,在电梯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安装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有效控制制动器运行状态,但部分电梯依然采用单铁芯制动形式。根据我国高层建筑电梯实际使用情况调查可知,部分电梯使用年限较长,门锁装置、护栏设备等已无法满足当前电梯使用要求,然而并未及时更换,由此运行安全风险巨大。
3.1.2电梯零部件替换性比较低
有些电梯的建造时间比较久远,在这类电梯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有些零部件已经与当前标准并不相符。随着电梯零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部分老旧电梯使用的零部件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就很难找到替换品,电梯运行隐患较为严重。
3.2电梯使用环节问题
3.2.1电梯平衡系数降低
在电梯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零部件、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电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问题,不仅会对电梯的外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降低其使用性能。在电梯日常维护管理过程中,有些维护单位仅仅是对电梯外部装饰部分进行替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电梯内部零件的磨损问题,同时,盲目对电梯进行装饰,还可能会造成电梯重量增加,导致电梯运行平衡系数降低,影响电梯运行安全。
3.2.2电梯抱闸的效果较差
当前,我国已投入运行电梯一般采用单铁芯制动方式,与我国现行的电梯运行标准存在一定的冲突。另外,随着电梯使用时间的增加,电梯制动设备中的弹簧以及其他零部件就会出现材质老化问题,影响电梯制动效果,甚至会出现电梯制动失灵的问题,导致抱闸机很难打开,对电梯正常制动造成不良影响,危险性较大。
3.2.3超载保护失效
在电梯的设计和安装生产过程中,超载保护是十分重要的电梯保护机制。如果电梯轿厢的荷载已经超过设计荷载的110%,则电梯就会停止运行,电梯轿厢门也无法自动关闭。但是,若电梯的使用年限较长,未规范开展检修等工作,电梯超载保护功能极易出现失效的情况,当电梯处于超载状态时,其无法自动停止运行,影响乘客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电梯管理问题
3.3.1电梯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电梯年久失修,运行安全无法保证,即可进行更换。在电梯更换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电梯管理制度和要求有一定的区别,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电梯维护不及时的问题。当电梯出现运行故障时,检修难度较大,不仅会对电梯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
3.3.2电梯维修保养质量差
在一些老旧电梯的使用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检修、管理制度,同时电梯维护管理资金匮乏。在对电梯进行日常检修时,很多工作未能够贯彻落实,在电梯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就会逐渐积累很多安全隐患。
4加强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措施
4.1健全电梯管理制度
首先,要能明确责任主体,电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来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在专业性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当前很多单位还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来做好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其次,制定电梯维修保养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电梯使用以及维修保养工作的规范性,明确维修管理工作的责任,提高电梯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使用单位需要严格做好电梯选型、安装等技术参数方面的把控,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及各项制度,使各项相关的制度要规范,为之后的检查和保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结合电梯安全操控以及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电梯的运行监管系统进行完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保养质量等方面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检测人员需要定期做好巡查工作,一旦发现有违规使用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针对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其限期整改。
4.2做好对电梯从业人员的培训
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受到电梯质量以及安装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梯维修人员首先要有足够的工作责任心,重视对电梯的日常检查,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采取最佳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其次,电梯维修人员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一方面培训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培训其实际维修技巧,在通过考试之后,持证上岗。在日常的工作中按照相关的规定开展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一旦电梯有故障现象出现,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故障的原因,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解决处理。最后,还需要重视对维修人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电梯维修工作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增强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准确判断电梯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进行电梯的维护,使电梯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4.3加大电梯安全知识宣传力度
通过电梯安全知识宣传,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出现。首先,相关的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借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工作人员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度,保证各项安全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个人,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流程落实维护管理工作,使电梯维修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其次,要针对使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一方面,在电梯中张贴安全标语,引导使用人员掌握故障紧急处理方法,包括电梯开梯、停梯方法,电梯困人救助方法等,严禁使用危险品乘坐,乘坐扶梯时需要站立在安全范围内。
5结语
电梯属于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承载工具,当前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梯主要是负责垂直运输,其运转原理以及结构较为复杂,直接影响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部分物业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没有做好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昌奎.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21):40-41.
[2]张楠.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20):28-29.
[3]彭新华.电梯伤亡事故分析与预防[J].中国设备工程,2017(18):134-135.
[4]徐凯.浅谈电梯安装使用与维修保养问题[J].中国标准化,2017(10):66.
论文作者:郭冬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电梯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日常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