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四川 资阳 641301)
【摘要】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股疝的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2001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股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n = 56)和对照组(n=44), 观察组为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优于传统修补术。
【关键词】 股疝;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137-02
股疝是外科临床中常见的腹外疝的一种,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股疝的唯一有效方法,现阶段临床中常用的股疝修补术主要有经腹股沟手术、经股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新开展的腹腔镜下疝修补术[1]。笔者对资阳市人民医院2001年8月~2014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100例股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资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01年8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股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6例,女84例,年龄35~92岁,平均(55.34±8.49)岁。其中嵌顿绞窄性疝15例(肠管坏死行肠吻合术4例),未绞窄4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35~89岁,平均(56.64±6.37)岁,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4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37~92岁,平均(55.72±6.67)岁,均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包括经腹股沟手术和经股部手术[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修补材料
本组研究中采用德国BRAUN公司生产自主成型成套聚丙烯网片,网片共包括一个三层圆形网片(直径8.8cm) 以及一个已预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出口平片,圆形网片可根据需要剪裁自主成型,用于填充于腹膜前;带出口平片用于修补薄弱腹横筋膜及腹股沟管前壁。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1)观察组:①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 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剥离腹外斜肌腱膜,游离子宫圆韧带;②切开腹横筋膜暴露疝囊,游离疝囊颈部,推入腹腔,再将聚丙烯网塞放置于腹膜前[3],缝合固定6~8针;③修复腹横筋膜;④根据腹横筋膜情况决定平片的放置位置;⑤术后采用沙袋压迫法对局部进行压迫6~8 h。
2)对照组:股部入经手术:①在腹股韧带下方2~3cm,以股管位置为中心,作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如属嵌顿性疝,宜在股管部位作纵行切口,并根据术中情况向上延长以扩大范围。②显露疝囊: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在腹股韧带下方卵圆孔处分开覆盖疝囊表面的脂肪结缔组织(筛筋膜、股中隔和腹膜外脂肪组织等),显露疝囊,用两把小止血钳夹起疝囊后,将疝囊后壁切开,用止血钳夹住疝囊壁的切缘,将疝囊切口张开、提起,即可见囊内的脏器(小肠或大网膜)。在疝囊颈外可见大隐静脉,应注意避免损伤。③高位结扎疝囊:将疝内容送回腹腔,用4号丝线高位结扎疝颈。剪去多余的疝囊。④修复股管:将腹股沟韧带缝合于耻骨韧带上。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3~4针,待全部缝好后再一一结扎。
腹股沟上入径:①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暴露腹股沟管后壁,将圆韧带牵向上,②在腹股沟韧带上内侧切开腹横筋膜,切开疝囊颈。③回纳疝内容物,行高位结扎。④将腹股沟韧带、骼耻束、陷窝韧带与耻骨梳韧带缝合以闭合股环。
1.4评定标准[4]
本组研究中,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疼痛
观察组术后疼痛以中度以下疼痛为主,中度以下疼痛42例,占75.00%(42/56),中度疼痛10例,占17.86% (10/56),中度以上疼痛4例,占7.14% (4/28);对照组中度以下疼痛20例,占45.46% (20/44),中度疼痛12例,占27.27%(12/44),中度以上疼痛12例,占27.27% (12/44)。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出现腹膜外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术后出现下肢浅表静脉曲张1例,短期内(1年)出现同侧腹股沟直疝1例,下肢肿胀2例,异常的闭孔动脉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35% (5/4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
3.讨论
传统的疝修补术主要适用于嵌顿疝并发肠梗阻、局部污染以及网片修补禁忌证患者的治疗,但是术后疼痛程度较高,万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无张力修补术[5]是用将聚丙烯网塞(Braun公司,德国)的伞状尖端朝向腹腔方向置于此腹膜前间隙内(而不是充填在股环内),根据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平片。必要时虽然有临床报道称[6]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异物排斥反应,但是此种方法能够有效修补缺损,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腹横筋膜薄弱或缺损严重的患者,且对于不伴局部严重污染,感染性休克嵌顿性绞窄性股疝的手术采取补片修补术也可有良好的效果。
①无张力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术中采用网片修复法在使腹部在修复后为平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并更大程度的满足了解剖学要求的修补;网片取代了以往通过组织重叠缝合的手术方法,避免对周围组织的牵扯,从根本上减少了术后疼痛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关减少局部隆起的发生[7];
②本手术考虑到腹股沟管的先天薄弱,将来有形成腹股沟疝的可能,我们还是选择性地放置平片,特别为老年患者可加强腹股沟前壁,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同侧腹股沟的发生。但鉴于病例较少,无法进行单独的统计学比较;
③避免了损伤。起源变异的闭孔动脉常在股环内侧陷窝韧带深面进入闭孔,手术中均需注意避免对闭孔动脉的损伤,无张力疝修补中无需对股环进行处理,因此不会引起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④不压迫股静脉及大隐静脉:传统修补方法主要是以缝闭股环为目的,但是难以恢复腹股沟及股环区的解剖功能,而且有可能对股管内的股静脉造成压迫,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学者认为网塞应放置在股环处[8],还有学者认识应该将网塞置于股环上方更为合理[9]。术者认为充填于股环上、腹膜前,旷置股环,可以完全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大部分修补结果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局部不适较少,避免了对大隐静脉回流的影响;
⑤补片抗感染能力,我们选择的病人包含有嵌顿绞窄性疝(不伴肠坏死、局部严重污染、感染性休克);并有报道称对于无肠坏死或局部感染的嵌顿疝患者也可使用聚丙烯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10]。此做法依据于网片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随访该类患者均无发生感染。
总之,股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修补术。从理论上还可一定程度的减少成人腹股沟疝的发生,术中要尽量将同一层次的结构进行缝合,不要将肌肉组织与肌腱或筋膜一起缝合,以保持其原有生理功能;同时要尽可能保持腹股沟区正常解剖结构,避免有张力[11]。因此股疝无张力山修补术(腹膜前)在临床运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病例数尚少,部分疗效比较尚统计支持。
【参考文献】
[1]马颂章,李基业,郑民华.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 (14):834—385.
[2]李志刚黄莉周绍海肖新波. 改良式Kugel补片在股疝嵌顿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12(5):71-72.
[3]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些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21(1):67.
[4]康俊升,乔峰,聂磊.股疝无张力修补方式:附24例报告[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1):17—18.
[5]田锋,潘飞.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J].中国普外科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 (4):272-273.
[6]盛建华,庄璐,江爱云.13例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51-52.
[7]秦平.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J]. 当代医学,2013,12(24):11-132.
[8]党登峰,肖晖.无张力修补和传统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4,3(2):156-157.
[9]邓莫根,周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7):123-126.
[10]徐立金,徐永立,谢小春等.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术式的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9,17(12):853-854.
[11]李润铭,曾隆桂,陈琼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00-101.
论文作者:胡方彬,李学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腹股沟论文; 修补术论文; 韧带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