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恶性骨肿瘤的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论文_张金山1,饶丹(通讯作者)2

肢体恶性骨肿瘤的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论文_张金山1,饶丹(通讯作者)2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126例肢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进行治疗,将荷瘤骨断和正常组织进行分离实施原位热灭活,并针对热灭活骨段进行加固治疗,使其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使用需求。观察3年后肿瘤患者的存活情况。结果: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存活86例,占比68.3%。术后42例(33.3%)患者出现局部复发;28例(22.2%)患者需截肢;23例(18.25%)患者在术后出现骨折;7例(5.6%)患者出现深部感染。肩胛骨、锁骨、跟骨患者术后功能无影响;股骨径股骨肱骨肿瘤患者在术后对于两端大关节功能不影响;胫骨中段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负重功能。结论:通过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对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技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且术后患者康复状态良好,并发症较少,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肢体,恶性骨肿瘤,原位灭活技术,微波高温

肢体骨肿瘤患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且骨肿瘤多发于关节周围,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骨肿瘤导致很多患者必须截肢治疗,从而导致致残率较高。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影像学技术以及化疗等相关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技术作为治疗肿瘤的一种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高温疗法治提出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高温灭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肝癌前列腺癌等其他肿瘤疾病的治疗。微波高温原位灭活技术在肢体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白带还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本文将进一步研究肢体恶性骨肿瘤采用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以126例恶性肢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1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42岁,平均年龄(31.8±7.2)岁。肿瘤类型包括成骨肉瘤45例,尤文氏肉瘤13例,软骨肉瘤8例,癌转移17例,造釉细胞瘤23例,MFH20例。肿瘤发生的部位包括胫骨、肱骨、桡骨、肩胛骨、锁骨、跟骨等不同部位。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治疗,术前进行化疗准备,化疗时间为3个疗程,主要采用阿奇霉素、氨甲蝶呤、顺铂、紫杉醇等相关药物。

1.2.1实施荷瘤骨段的分离

和留骨段分离结合不同肿瘤部位和不同骨型结构,分别实施相应的分离方法。主要结合股骨近远段、胫骨近远端、肱骨近远端、肩胛骨、桡骨远端等不同部位分别实施分离手术。

1.2.2微波在微波诱导下实施高温原位灭活技术

结合不同的肿瘤体积以及不同部位的肿瘤形状,设计天线的插入数量和分布状态,保障在实施高温灭活技术之后肿瘤的每个部位都能够超过杀灭温度,达到适形性消融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置的灭活温度为80℃,灭活时间为30分钟,进行温度检测时通过外部检测盒内部测温探头进行反馈,测温系统具有独立性,可以保障测温的准确性。

1.2.3灭活后对骨段进行加固

在灭火手术实施之后针对,对轮廓外的结痂进行去除,从而恢复到骨自然的状态,然后通过开窗刮除瘤腔内松脆的肿瘤坏死组织,彻底清除以后应用自体腓骨、骨粉和骨水泥做成的混合物针对开窗部位进行填充,并使用钢板螺丝钉进行内固定。在术后通过上下肢及手术不同部位,为患者进行术后处理,上肢在手术之后佩戴外展支架,给予患者下肢佩戴免负重支架。上肢在治疗3个月后可不带支架活动,下肢在治疗6个月后可不带支架活动。术后嘱咐患者每月复查1次,术后1年嘱咐患者每3月复查1次,术后第2年可每6个月复查1次。

2结果

3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如下:

2.1存活率

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存活86例,占比68.3%。86例患者中有IIB期患者32例,IIA期患者54例,IIA期全部患者肿瘤类型为软骨肉瘤和造釉细胞瘤,在术后得到了局部和全身控制,40例IIB期患者出现肺转移死亡。

2.2术后并发症

术后4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占比33.3%,28例患者需截肢,占比22.2%,2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骨折,占比18.25%。7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占比5.6%。

2.3术后功能评估

除死亡的40例和截肢的28例患者以外,肩胛骨、锁骨、跟骨患者术后功能无影响;股骨径股骨肱骨肿瘤患者在术后对于两端大关节功能不影响;发生于胫骨中段的伊文氏肉瘤和造釉细胞瘤患者,术后具有良好的负重功能。

3讨论

虽然保肢术能够保持患者患肢在术后获得正常活动,但是肿瘤的局部复发仍然是影响保肢术治疗效果的多样因素,导致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多是因为截肢截肢平面不科学而引起。而在实施保肢术的过程中,将荷瘤骨断与周围的软组织进行分离是必须经历的重要程序,而周围软组织就成为了保肢术术后复发的重要病灶部位,在软组织周围会出现普通范围的反应区,部分患者表现为水肿,部分患者表现为泛黄,正是由于该部位的卫星灶或小血管内的微型瘤栓成为了保肢术开展的困难之处。结合上述结果观察在采用微波原位热灭活保肢术实施之后,继续为患者采用了加固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加固、免负重支架等措施的应用使骨折力降低到了最低水平,此外本组案例中有吉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影响了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做好抗感染措施,非常必要。对于成活率研究的过程中,本研究选择3年进行随访,观察3年成活率,认为3年内很多骨肿瘤患者采用微波原位灭活保肢术之后不会出现复发和转移,可视为治愈。

参考文献:

[1]李勇宏,陈恩玉,吴学峰,崔卓航,郑章清,丁江华. 恶性肢体骨肿瘤保肢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策略研究[J]. 当代医学,2019,25(12):73-76.

[2]姬振伟,范清宇,张明华,杨彤涛,周勇. 微波消融原位灭活保肢技术在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6(03):287-290.

[3]袁振超. 微波消融治疗骨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05):368-373.

[4]覃康,朱斌,缪语,李世杰,程冬冬,杨庆诚. 肢体恶性骨肿瘤生物学重建外科治疗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7,38(03):158-161.

论文作者:张金山1,饶丹(通讯作者)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0

标签:;  ;  ;  ;  ;  ;  ;  ;  

肢体恶性骨肿瘤的微波高温原位灭活保肢术论文_张金山1,饶丹(通讯作者)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