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英
新津县人民医院 ICU 四川成都 611430
【摘 要】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加护病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实施医护合作管理,对比实施前后PSA状况水平以及镇痛、镇静风险事故发生率。结果 实施前后镇痛、镇静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5.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X2=23.764)。结论 在ICU患者日常护理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镇痛、镇静安全风险事件,医院需不断改进管理机制,从成立质控小组,落实医护合作理念等方面入手,降低患者安全风险时间发生率,提高ICU镇痛、镇静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护合作策略;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9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61-02
随着时代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护理专业也随之不断发展,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使最新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的结果。这种医疗组织管理形式结合了现代化医疗技术和先进护理方法[1]。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集中了所有院方收治的病情危重患者,给予其最佳治疗保障,以使危重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往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镇静、镇痛的研究多为镇静、镇痛药物选择和患者并发症情况监测等,但对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医护合作方面研究较少。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在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协商和决策,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过程。医护合作在加强护理病房中有助于护理质量改进,本文作者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中对本院医护合作管理的安全管理实施前后PSA状况水平以及镇痛、镇静风险事故发生率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项目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中选取医护合作管理的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共60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其中女性为28例,男性为32例,年龄为42~60岁,平均年龄为(50.11±5.42)岁,患者平均体质量为(56.82±9.56)kg,平均身高为(164.45±8.15)cm。6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20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于2015年7月实施医护合作管理。在本文研究实验进行之前,以上所有参与实验患者或。
1.2方法
(1)共同决策
实验阶段实施医护共同参与管理的方案,采取标准化方式共同讨论安全管理差错事件。实验组患者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前需要完成镇痛、镇静需求调查评估,根据调查评估,按照镇痛、镇静安全目标对患者监护方式和治疗策略进行共同探讨。在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护士在交接班时需做好人力配备,必要时请示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协同管理,保证医嘱中“每日唤醒”的执行率。
(2)成立质控小组
ICU病房中应成立镇痛和镇静质量控制小组,病房护士长为小组组长,成员中需要有5名医师和6名护士。小组成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且能进行带教活动,同时还需要能胜任夜班工作。整个镇痛、镇静安全管理过程需要满足3C原则,例如患者的安静和舒适性以及合作性。以上协商内容均由医生确定医嘱,由患者相关责任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具体执行。在计划执行后,相关责任护理人员需每日对患者进行查房,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3)明确责任,共同探讨差错缘由
在镇痛、镇静安全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主管医师的工作职责为:为本组医疗人员起到3C安全目标和PSA流程图执行的带头作用,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个体化镇痛、镇静方案,与护士积极沟通,并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提出整改措施。护士长的工作职责为:明确医师所开医嘱以及镇痛、镇静个体化方案的实施途径,带领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并准确执行方案,实时检测患者镇痛和镇静深度,若发现病情变化则要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并询问本组护理人员,听取护士的反馈意见。负责安全差错讨论和事件上报。科室质控小组每周召开1次质量控制会议,由主管医师和护士长针对安全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并总结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弊端,明确每位医护人员的责任,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施前后PSA状况水平、以及镇痛、镇静风险事故发生率。
1.4.数据处理
在实验结束后,本文研究项目将实验所有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当p<0.05时,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研究项目计量资料,使用例数n(%)表示,对比方法使用χ²检验。
2结果
2.1 PSA以及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率比对
实施前后镇痛、镇静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5.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X2=23.764)。详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镇痛、镇静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常规治疗中为保护患者脏器功能,降低病情危重患者的疾病应激反应和减少患者机体代谢和氧耗,在常规治疗方法中包括了镇痛、镇静方法[2]。以往在镇痛、镇静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为:医生对镇痛、镇静的观念有所欠缺,往往会在临床中导致镇痛、镇静过度或不足的情况少用镇痛、镇静药剂会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和躁动,使得在重症病房内镇静、镇痛相关治疗无法完全发挥效用;在临床中缺乏相关镇痛、镇静方案和监护流程;对镇痛、镇静的评估未引起重视;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镇痛、镇静的过程发生差错[3]。因此本文对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据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后镇痛、镇静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5.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X2=23.764)。据以上研究结果,证明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明显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镇痛、镇静不足引起的患者风险发生率。
在镇静、镇痛安全管理过程中,医护合作也十分关键[4]。医护合作策略提高了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合作价值,培养了重症监护室的团队协作精神。证明复杂的病情越需要多角色合作,如教育者、照顾者、管理者、咨询者、研究者等,在研究中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探讨PSA方案,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出重症病房监护室护理人员的重要地位,有效降低镇静、镇痛不足或过度引起的事故发生率。在医护合作过程中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参加知识培训,对镇痛、镇静隐患情况,共同讨论并将相应方法改进,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安全管理,是十分科学的临床合作模式,有助于重症监护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护理体验[5]。
综上所述,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能明显提升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镇痛、镇静不足引起的患者风险发生率,值得在医院实践中推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2] 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3] 庄一渝,袁莲凤.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17-419.
[4] 朱群娥,李循,高峻珂,等.构建医护合作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5-78.
[5] 闻德亮,马晓丹,刘志飞,等.临床医生医护合作态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2,33(6):28-29,32.
论文作者:刘俊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医护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重症论文; 病房论文; 风险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