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走向新的存在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向新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1)05-0021-04
1960年以后,东西方美学发生了一种根本性的变化。从人文科学的宏观角度来理解这一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西方文化思想自身的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的变化;二是全球文化思想的演变,在西方文化与全球各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文化朝向一种与全球各文化更接近的形态。而这两个方面(西方的后现代转向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本身就有一种内在关联,它们共同代表了美学向新的存在方式的迈进。
一、美学存在方式与西方美学转型
1960年以来,西方美学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美学体系性著作的实质性消失。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对美学的专论,阿多诺的《美学理论》,巴尔塔萨的《荣耀:神学美学》是其中三本重要的美学著作。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专讲美学。就这一部分而言,可以说是一本美学专著。但作为整体的组成来说,它已经变成通向解释学真理的过渡前段。而解释学真理,是对柏拉图以来直到结构主义的真理观的一种解构,而《真理与方法》中的美学体系,也象征着对以前美学体系的一种解构。阿多诺从1961年始直到其逝世,一直在写作和修改他的巨著《美学理论》。这部名著最后以一零散化的形式出现,好像正是投合作者反体系的主旨。从1961到1969年,神学家巴尔塔萨陆续出版了美学巨著《荣耀:神学美学》,就其内容来说,该书一方面应合着西方美学的解构大潮,另一方面同调于以后日益彰显的全球化流潮,在不少观念上都与东方美学相暗合。这三本重要著作看上去是一种体系著作,其实不是体系性著作,这与50年代美学体系性著作的连连出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个年代,有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审美经验现象学》(1953),有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1953),有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的《走向科学的美学》(1956),有格式塔美学家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1954)……。一旦这样的著作走向消失,西方美学就给人以零落之景象。但是,如果从美学一词的使用率看,西方美学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充满勃勃生机。在1960年以来的西方人文科学文献中,无论你读那一方面的著作,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美术、建筑、生活,无论是这一学派的,还是那一学派的……随时都有“美学”一词蹦将出来。如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杰姆逊说,他要建立一种关于第三世界文学的认知性美学;后殖民理论代表赛义德在其著作中,一再将“美学”与政治、军事、经济等概念并列,并时常说,他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的。
因此,1960年以来,零落的只是美学的体系性著作的出现率,而不是美学一词的出现率,如果从本文开始提出的两个因素考虑问题,即从西方美学的后现代转向和全球文化互动来看,那么,196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的变化,并非美学的零落,实乃美学的转型,即西方美学产生了做学方式和存在形态的根本性变化。
二、美学存在方式与后现代的关联
在西方文化史上,1960年是从现代向后现代的决定性转折,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1960)代表了现象学的后现代转向,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1966)象征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后现代转向,拉康在1966年主持讲习所所作的一系列讲演及德勒兹和卡塔里合著的《反俄狄甫斯情结》显示了精神分析的后现代转向,德里达1967年发表的《语言文字学》、《写作与差异》、《声音与现象》标志了结构主义的后现代转向。这四大西方思潮的转向具有了时代强音的标志性。
从宏观上考察后现代与美学的关联,可以发现,西方思想从近代、现代、到后现代的演进,也是三种思维模式的演进。以牛顿、黑格尔、达尔文、基督教上帝为代表的近代思维,讲一种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把握本质来理解各种现象,以及理解现象的历史发展。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可以代表一种近代思维。在以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维里,本质仍然存在,就是存在主义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无意识,结构主义的深层结构,已经不能清楚地显示在现象中,而与现象构成一种非常曲折复杂的隐喻、象征关系。现代思维的代表性形式就是存在主义的存在与存在者,精神分析的无意识与意识,结构主义的表层(言语)与深层(语言)。本质(存在、无意识、语言)是存在的,但又正如现代神学的上帝,是隐匿起来的,很难认识又必须去认识。以德里达、后期维特根斯坦、阿多诺、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后现代思维,否认存在者上面有一个存在,拒绝意识下面有一个无意识,反对表层现象后面有一个深层结构。事物之所被认定某种性质,完全在于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关系,事物此时客观上处于某一关系中,或主观上将事物置于某一关系中,事物呈出一种性质,变换一种关系,事物又呈现另一种性质。因此,认识事物,并不是找出它固定的本质,而是认清它与其它事物的关系,看出它在这种关系中呈现什么性质,认识它还可能在一定历史现实中被组合进其它哪些关系之中,还会表现为哪些性质。因此,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看西方,后现代思潮否认本质存在。同时,出现了像阿多诺《美学理论》这样的美学著作,你找不到一个美的本质定义,不知道整个著作的体系在逻辑的严整性上是怎么结构起来的,看到的只是美学的碎片一片片的呈现。正因为在《美学理论》里,看到的是一块块的碎片,当你看到“美学”一词像一块块的碎片一样散现在人文学科的各种著述中,并把这两种现象联系起来,就能够从这两种现象的互通中,体会到时代的思维方式对1960年以来西方美学的存在方式的影响和美学的这种存在方式对后现代时代精神的彰显。
三、美学存在方式与全球化的关联
全球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到20世纪初为第一阶段,是现代社会在西方兴起,向全球扩张,成功地把全球纳入了统一的世界史阶段。20世纪初到1980年,是第二阶段,起核心和主导作用的是苏美为首的东西方的冷战。全球化的这一阶段是以政治对立和军事冲突为主色的。从1980年至今是第三阶段。80年代西方科技革命使西方社会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基本上可以对应于西方文化自身发展的近代、现代、后现代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一方面西方文化一直都处于主流地位,主导着世界史的进程,剧烈地影响着非西方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又不断地在与非西方对话,吸取非西方因素,向着全球各文化会通方向行进。这在西方文化自身的演进上也明显地反映出来。近代西方具有最强的西方中心论的霸气,它把世界组织成了一个二元对立和等级高下的世界。现代西方,开始认识到各非西方文化自身的特性,这一方面表现为哲学上固定不变的本体的隐匿模糊,作为本体的“存在”需要通过各种生存的经验去体验。另一方面表现为文艺上各种现代艺术的出现。西方现代艺术可以从各种方面进行解说,但是其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它放弃了只有西方独有的、作为西方近代艺术标志的焦点透视,而采用了各非西方文化通用的散点透视。这就把西方艺术摆在了一个与世界各文化艺术更能相互理解,更易会通的位置上。后现代西方,否定有一个固定的本质,这就在本体论上把西方文化高于其它文化置于可疑的境况之中,同时也把非西方文化的低下性从本体文化上解脱了出来,使全球各文化之间的对话处于一种理论上更加平等的地位。而后现代美学的存在方式,没有体系性的美学著作,只见美学一词的四处游走,到处泛化,这正是各非西方文化美学自古以来的存在方式。从这一角度看,后现代西方美学正好把自己摆到了一个与各非西方文化的美学更能相互理解,更易相互会通的位置上。在这一意义上看196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难道不可以将之视为世界本体结构的变化,西方中心的消解,具有全球化新观念重构在美学上的反映?
四、美学史的逻辑与美学存在方式
196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以如是一种方式存在,虽然与后现代思想相连,与全球各文化的互动相关,但又始终是一种美学自身的演化。因此从美学史自身的演化来看它的最新结果,是一个不可取代的角度。
西方的美学,是从柏拉图由各类审美现象中追问美的本质而建立起来的。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得以成立的原因,也是一个美学体系能够推衍出来的基础。西方美学的建立在于三个基础,一是美的本质追求;二是主体心理知情意的划分;三是各门艺术的统一性。在这三个基础中,核心是美的本质。另一方面,依西方的学科标准,这三个部分又难以统一,于是西方古典美学就表现为三套模式,一是从美的本质到所有美的现象(自然、社会、艺术、科学、制度,等等),以本质—现象为基本结构;二是从美的本质转到美感的本质,以主体—客体为主要结构;二是从美的本质到各门艺术,以美—艺术为主要结构。这三种范式都为本质追求所主导,但又有各自的基本核心、推导方式和演绎范围。古典西方出现三套不同而又相互交叠的美学范式,包含着西方思维与学术体系之间的内在矛盾,正因为这一矛盾,美学的发展没有按西方人的主观愿望和逻辑预测走向三种范式的综合,而是走向了更大的分裂。三套范式最共同的就是对美的本质的追求。在1900年开始成为主潮的现代西方思维中,美的本质被分析美学认为是一个无意义的假问题加以拒斥,并获得了普遍的赞同。20世纪西方美学在悬搁了美的本质之后,涌现出五光十色的流派,其中,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完全不用美的本质建立了一套艺术哲学体系。米盖尔·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不用美的本质,结合审美心理和艺术建立了现代美学体系。现代西方,基本上是从一个理论原点,如直觉、移情、形式、抽象、原型等等,去建立独特的美学体系,如精神分析用无意识,存在主义用不可见的存在,结构主义用一种固定的深层去解释一切审美和艺术现象。从1960年兴起的后现代思维中,对要从某一个理论原点去建立一个美学体系表示质疑。这是一种三重的质疑,一是质疑理论原点,认为树立一个上帝式的理论原点是可疑的;二是质疑由理论原点的推理逻辑,认为这种推理逻辑在形式上越严格,在实际上就越不可靠;三是质疑由原点推出的美学“体系”,认为体系不但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反而歪曲了客观实际,一个由在有限时空中的人做出来的体系,并不能使客观事物得到“整体”的反映,而仍然只是“片面”的呈现。在后现代思维中,美学呈现为不能被一个整体逻辑所统摄的多样性片断。
从当今的学科建设来看,西方美学的如是的发展逻辑是非常奇怪、令人不解的。但是,当我们看到,西方美学从古典到现代到后现代的发展,正是一步步走向与各非西方文化美学的存在方式相似的境界的时候,又可以使人体悟出一些什么:各非西方文化的美学为什么要如是的存在?它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人窥识人类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推动人的文化反思,这种反思会促进一种新的全球化的美学的真正重建。
五、美学的存在方式与思想流派
从柏拉图开始,美学就是在哲学方式的观照中产生的,在以后的历史里,也是一种哲学观念的变革,导致了美学的变革。因此,对196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从思想流派去把握仍然是一种主要的方式。
1.后结构主义流派。后现代起源于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起源于结构主义,1960年被学者称为结构主义的时代。结构主义在整个20世纪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结构主义代表了现代思想的最高峰,是现代思想的明晰总结;另一方面在结构主义场地中产生的后结构主义是西方思想从现代向后现代转折的标志。被学术史家认为后现代的主要代表的德里达、福柯、波德里拉、利奥塔、德鲁兹,都是由后结构中产生出来的,他们的思想构成了1960年以来西方美学思想重要的一翼。
2.解释学流派。解释学是现象学的后现代转向。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构成了20世纪西方思想的巨流。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又不仅是现象学,还包括了从古代以来到狄尔泰的解释学思想,关联到文艺学中的从作者到作品到读者的重心转移。
3.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大致有三个时期,从卢卡奇、布莱希特、葛兰西,到法兰克富学派,到詹姆逊、伊格尔顿。在法兰克富学派里,本雅明常被追认为后现代的前驱,从思维模式上说,1960年的阿多诺是后现代转向的代表,1980年以后的詹姆逊则成为后现代名家,还有法兰克富学派的后辈哈贝马斯在后现代嚣尘甚上的时候对后现代的批评。
4.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到荣格,一直对美学有重要影响。到拉康,产生了精神分析的后现代转向。
5.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在20世纪,虽然受着各种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但却有着自己的中心视点。西蒙·伏波娃的《第二性》(1949)是其经典。随着西方思想的后现代转向,1960年的新女权主义和1980年的后女权主义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加入进了后现代的大合唱。
6.后殖民主义。以赛义德《东方学》(1973)肇始的后殖民理论,因斯皮娃克和哈米·巴巴的加盟而声威大震,把本在西方内部热闹的后现代理论运用于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从而使后现代理论有了一个全球化的视域。
7.尼采宣告上帝死了,现代神学反驳说,上帝没有死,而是隐匿起来了。如何体悟隐匿起来了的上帝,现代美学开始了自己的神圣追寻,马利坦、吉尔松、海德格尔各有自己的贡献。在后现代的转折中,巴尔塔萨的《荣耀:神学美学》,应合着后现代的观念和方法。
以上流派,从七个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并将之运用于各类审美现象的研究,从而以一种合声的形式呈现了后现代美学的总体风貌。然而,从这些思想流派中散发出来的美学光辉,如果仅从西方历史而不从全球化的眼光去看,就不能理解其世界史的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
标签:美学论文; 结构主义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艺术论文; 真理与方法论文; 阿多诺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