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德钰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德钰

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73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高楼大厦更是拔地而起,随处可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质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毕竟与人们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建筑企业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断施工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提升建筑内工程的质量,其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术之一。文章针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与讨论,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施工技术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在大型建筑结构施工中,高度在5m以上的钢管架设以及模板工程的总和。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规模以及工程难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支模施工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建筑体的承载能力、加强稳定性、增强建筑强度、降低建筑体资源损耗等。且作为水平混凝土的构件之一,支撑系统高度是其基本作用,尤其在跨度、荷载方面根据建筑体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实施高支模施工技术时,需要结合施工设计、明确施工步骤、加强施工监测、落实安全要求,从而开展科学、有效、安全的实施高支模施工技术。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①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适应性,有效为建筑的施工提供了便利和支撑,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②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建筑材料及资源的损耗,有效保证了施工进度,促进了施工的顺利进行;③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建筑工程的外形结构,增强了建筑物的强度,让整个建筑施工完成后更加个性、美观,满足了人们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要求,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高支模施工技的操作流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应用中,要按正确操作流程来进行施工作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下由五个步骤来实施完成:①安装模板,施工人员在安装模板时,要选择透气性好,不易变形的木质模板,同时,要购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模板,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模板与模板之间存有一定的缝隙,防止安装好的模板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引起变形或腐烂;②安装脚手架,施工人员首先要标识量好的梁与轴线的高度,然后在固定和安装脚手架,并保证脚手架两边平行整齐;③安装外框架柱梁,施工人员首先要浇筑柱子和梁板,其次,在遇到井字梁屋盖时稳固外框架柱梁,并且,连接好柱梁的水平支撑与斜向支撑与脚手架之间的稳定性;④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建筑施工时,先从屋梁中间浇筑,在慢慢向两边区域浇筑,使之表面平滑,在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以此减少过振或者漏振的现象;⑤高支模进行拆除,建筑工程完成后,施工人员就要把高支模进行拆除,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高支模拆除时,首先要查看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是否达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就可以按正常操作工序来进行高支模拆除。同时,在拆除工作完成后,对各配件分类放置,做好后期的保养与清洁。

4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4.1剪刀撑的设置

根据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要求,为了提高满堂支撑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需要适当的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支撑,从而提高支撑架的刚度及稳定性,确保脚手架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同时,为了确保架体的稳定性,还需要在竖向剪刀撑顶部的交叉点平面内设置水平连续剪刀撑。研究发现,在支架中设置剪刀撑可以提高支架26~40%的承载能力。此外,随着增设剪刀撑数量的增多支架的承载能力而逐渐的增大,例如,以设置剪刀撑的斜框格占总框格的比例而言,若占比达到5%时承载能力可以提高30%,若占比达到15%时承载能力可以提高1.5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水平杆的设置

水平杆的设置应当在距离地面200m左右的位置,按着竖、横两个方面以纵下横上的原则进行设置,先设置扫地杆,然后在可调支座的立柱上应当在竖、横两个方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需要保证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于高支模板设计中对水平拉杆的步距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等距离设置,在每一步距上都设置一道水平拉杆。需要注意的是在水平杆的设置上,要始终确保模板的稳定,需要进行等距离分布设置,而在看台部分,则还需要考虑斜梁放坡度等因素。

4.3外连装置

连接件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采用准48×3.5的钢管套箍,对脚手架和周围的结构进行直角扣件连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支架的整体性、稳定性。并在支架的框架柱部位、地上1m及梁下1m处设置双杆箍柱式拉杆,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避免高支模施工中出现危险。

5当前我国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迫待改善,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之上:①相关从事高支模施工的技术人员不具备完善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严重欠缺,缺乏内部科学合理的技术培训与教育;②内部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对待工作玩忽职守,难以调动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不利于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作用;③不少因为材料选择不当、施工技术不到位以及设计计算失误等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事故,最为典型的就是支撑系统倒塌与建筑地基大幅度下沉等。总之,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对上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解决,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进步。

6强化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6.1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操作比较复杂,工序难度比较大,必须施工人员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操作特别熟练,并且需要该技术的相关知识,才能保障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要对施工人员不定期培训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优秀的施工人员可以给予现金奖励,以此来鼓励施工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技能的前提下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创建一个高效的施工团队,为建筑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6.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最根本的重点就是能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这有利于良好的推进我国建筑领域的蓬勃发展,主要的安全对策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监督体系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致力于增强建设中高支模的技术层次水准,各个施工环节都务必要做好交接工作。另外,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必须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进行操作,坚决避免出现基座下滑与不均匀沉降等安全隐患事故,从根本上有效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如期施工运转。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的完善和改良高支模施工技术,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以此来保障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质量。同时,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壮大,高层建筑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因此,要高度关注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并且,施工企业要严格操作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准备前工作;其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定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保障了高支模的施工质量,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201.

[2]邵浩祥,姚传勤,白蓉.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4(5):97~98.

[3]刘天斌.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49.

[4]梁柳浪.试论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J].山西建筑,2016(23):147~148.

论文作者:李德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李德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