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是支柱产业,关乎民生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造价实行有效的动态管控,在现行建筑行业中获得了普遍性关注。只有充分考虑各项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动态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具体的影响因素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希望能为后期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施工单位在应对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保障工程进度、实现经济效益,推动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力。建筑工程是支柱产业,关乎民生经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期间愈加得到关注。建筑工程复杂,管理工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而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要将各类影响因素科学管控,在造价编制期间指导施工成本,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以及管理控制本身的灵活性,进而实现用技术手段发展、振兴建筑行业的目的。
1基本原则
1.1权责相结合原则
造价控制需要工程主体贯彻落实。建筑工程的主体责任重大,对工程中出现的资金浪费、工程造价不可控等问题,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1.2经济技术相结合原则
施工技术上,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必须依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确保施工中的技术更加科学、合理,使方案的实施过程能够使用更小的成本费用。而从工程建设中的经济效益来看,动态控制实现了工程中控制成本的有效管控,保持计划值与实际值的良好关系,严格把控工程中的各项费用支出。
1.3全面控制原则
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决策准备、方案设计、施工阶段等方面都要实行严格的费用管理,全面把控其中的信息内容。一般情况下,前期的决策准备、方案设计会常常出现工作人员对成本控制的忽视,导致后期施工中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工作人员要坚持主动的控制原则。
1.4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期间,若能坚持定期实行工程成本的核算、分析,就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的不良状况,并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工程造价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综合质量。
1.5目标管理原则
利用设置目标的方式来推行工程造价管理,以前期目标、方案计划的方式合理配置费用支出,最终实现最少的成本支出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2影响因素
2.1国家政策法令
建筑工程体现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受国家政策法规约束的。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化条文,确保施工质量,防止因为工程造价的结果较低,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
2.2市场因素
我国各个地区存在差异,地区不同建筑的价格不同,工程造价是要受到当地市场因素制约的,而供求关系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减少、增加工费的具体情况,也会提升工程的造价成本。
3管理和控制方法
3.1施工管理前阶段
在施工环节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施工管理前阶段,要对材料差额实行动态化管理控制。工程建材的消耗量占到工程总量的70%以上,应该相应地建立材料造价控制体系,对样品的采集、试验、评估、价格分析出入库、废物处理等环节分析、归类,逐渐形成较全面地预算控制系统,使材料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2工程招标阶段
施工单位承揽项目必须经过投标、招标的过程,所以招标阶段强化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显得十分必要。建筑单位的工程招标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低价中标法是建筑工程选择中标的基本方法,施工单位在争取承包权时拉低工程报价,成功获取后利用各种方式谋取更多投资,这种情况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工程招标中,建设方要对承包方实行审计,择优选取,确定出较合适的应标单位,将收费情况逐一制定标准,合理标价。
3.3项目决策阶段
在具体的管理中,决策阶段注重的是系统性分析,利用多角度、全方面的论证方式,确定其中的必要性和可实施性,尤其是在数据方面的精准性,从而保障在投资、效益估算方面有一个较好的平衡,减少可能性的因“房价上涨预期”造成的误导风险;应该注重预算评估,在有效的合理预算基础上,制定可行性的最优投资方案,从而为设计、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加强预算监管。这一环节的工作人员必须择优选拔,完善工作内容,将具体的任务确认到个人,确定每一个人都能够具体的施工过程要如何做、做什么,使施工作业能够保质保量。基于此,日常工作必须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将预备方案准备充分,保障应急处理的效率和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从源头上之最为重要,将成本预算、成本控制,以及各项测绘、建设用材、施工作业的预算工作都能够实现投资的成本与造价相匹配,使工程造价更加科学合理、真实有效。同时,要加强决策评估工作,合理把控实施力度。
3.4设计阶段
第一,优化设计方案。良好的设计方案是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源头性准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坚持持有良好的管理、控制观念,使方案设计、技术、经济效益都能够有机结合,防止施工脱节的严重问题。同时,准确分析建筑工程的项目结构、功能作用,从而制定出定量、定性的设计方案,保障工程造价的持续稳定。
第二,采用清单计价模式。招标、投标工作是确定设计内容的基础,精准评估施工中的投资金额,从而加强工程造价的把控质量。为了推动工程项目中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坚持将清单计价的造价模式扩展,运用到各项实际工作的内容中,利用最优质的报价方式来增加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中,将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3.5施工阶段
第一,加强工程项目材料管理。保障建材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性内容,能够很好地保障施工建设的综合质量。在实际实施中,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采用市场调查等方式确定出材料和设备价格,并结合施工合同,及时补充材料和设备差额。
第二,加强施工合同管理。项目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权责的法律凭证,合同内容明确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将工程交底工作落到实处,使施工作业能够严格依照合同中的要求开展。同时,必须坚持对合同内容实行监理工作,使施工合同更加规范理、合法有效。
第三,合理应对施工变更及签证等问题。签证、施工变更中引起的工程造价变动较大,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工程造价的管控工作,积极应对其中的索赔工作,减少造假损失。
3.6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最后一步,也是把控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性环节。在实行具体的管理控制时,要将工程项目中的资金成本审查核实,确保成本投入的合理有效;严格依照项目合同开展施工工作,将合同内容中的具体要求逐一审核,使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内容处理妥善。同时,加强施工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使最终的工程造价能够合理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展的基础,还可以减少建筑成本消耗,提高了建筑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理论性,所以在进行各项工作前,必须要加强技术及施工控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咋工程建设中贯彻始终,对企业节约成本费用和促进资金积累有很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云升.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8,(36):57.
[2]罗奇.如何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11):330.
[3]罗冬梅.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8,(22):204.
[4]焦学敏.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116.
[5]张新.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0):1165.
论文作者:郭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动态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