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经济衰退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世界经济衰退的主要特征
我国经济理论界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负增长,则认为该国出现了经济衰退;如果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同时出现了负增长,则认为整个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但由于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整体中所占份额的增加,世界经济衰退表现为新的形式,即部分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负增长,还有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低速增长,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国家仍保持较高增长的局面。因此,判断世界经济衰退的标准,就应从以前对部分对象数量上的判断调整为对世界经济整体数量上的判断。从这一角度出发,以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2.5%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世界经济是否进入衰退的门槛。按这一标准衡量,70年代以来,有三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低于2.5%,分别是1975年、1981-82年和1991-93年(见表1)。
摩根斯坦利和联合国经社事务部最近对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分别从前些时的预测2.1%和2.4%下调为1.8%和1.4%,摩根斯坦利同时不排除今年最低增长率为1.5%,明年为1.25%的可能性。另一家著名预测机构DRI·WEFA近日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1.5%和2.1%。从这些预测数据看,当前的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阶段。
这次世界经济衰退,是继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90年代经济衰退后最严重的一次衰退,是源自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深刻负面影响的一次衰退。这次衰退呈现如下一些特征:
1、这次衰退在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几乎同时发生。
当前这场衰退,美国首当其冲,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最近预测美国2001-02年经济增长率为1%,比前些时的预测下调了1.1个百分点;日本经济正经历10年来的第四次衰退,今后两年可能连续保持-0.8%的负增长;欧洲经济明显放缓,摩根斯坦利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预测是1.5%,下调了0.7个百分点;工业国整体,200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仅为自1982年以来3.1%平均增长率的1/3。除中国大陆外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也举步维艰。而在10年前,当美国经济经历1991年的衰退时,正值日本和欧洲经济“体面”地增长;1997-98年亚洲经济危机时,美国经济在强劲增长。当前的衰退,虽然各国程度不同,但却是70年代以来全球未曾有过的几乎同时发生的衰退。
2、这次衰退因信息通讯领域的过度投资而产生,是一次以“新经济”为特征的衰退,其中美国经济的衰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0年代以来,以信息通讯技术革命(ICT)为先导,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技术革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将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结合起来的经济被称之为“新经济”。虽然人们对新经济有不同的认识,但新经济的发展的确成就了美国长达10年的超常繁荣。然而,以2000年4月美国Nasdaq股票市场崩溃为标志,那种企图用虚拟经济代替和超越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破灭了,信息通讯领域的技术革命随之进入了整合阶段。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投资出现了全面过剩,新经济呈现出衰退的迹象。进入2001年以来,美国的非居民投资已经从1999年全年的8.2%和2000年的9.9%,下降到第一季度的-0.2%和第二季度的-14.6%。个人消费从2000年第三季度的4.3%持续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的2.5%,而进口需求则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持续下降,到今年第二季度已降为-7.7%1。显然,美国经济增长已经从“投资拉动型”经“消费拉动型”,转变为当前的投资与消费均不振的状态。
3、这次衰退是与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相伴产生的,它不是一次V型的调整,而是一次中长期的经济低迷。
如果从2000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减速算起,已历时5个季度,至今仍未达到最低点。在这次衰退前,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唯一发动机,日本和西欧经济则鲜有起色。美国经济的衰退,正是建立在长期以来对新经济的良好预期基础上,形成了过度投资、过度贷款、过度消费型的经济结构,当预期发生逆转,它所产生的问题需要逐渐消化。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在比较了10年来美国的新经济与战前的新技术革命后认为,战前因新技术的出现而导致过度繁荣和过度投资的因素近年来仍然存在,并认为超常的繁荣可能预示着超长期的萧条。而微观经济的盈利能力下降,则说明衰退程度在加深,调整过程将更长。按照美国经济分析局最新公布的数字,一万家在美国的外国子公司在2000年利润率达到21%的高水平之后,2001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仅为110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减少了10%,比2000年同期下降40%,是199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加拿大、日本和德国在美国的子公司多从事电信、金融服务和电信设备制造业,因此利润下降最为明显。而9.11事件对全球航空业、保险业、旅游业,乃至零售业的打击将使这些行业处于深度衰退中。
4、这次衰退伴随着物价下降,是一场带有通货紧缩性质的衰退。
由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主要是受供给的冲击引起的。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了成本拉动性的通货膨胀,成为后来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但这次衰退主要是受总需求的冲击引起的,尽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但只要石油价格基本稳定,物价不仅不会上涨,相反,由于实际产出低于潜在水平,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以及全球股市在过去一年来的严重缩水,其产生的逆财富效应将引起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行为的极度缩减。此外,网络公司的大量破产和失业率的急剧上升也会导致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下降。据统计,美日欧股市市值从2000年股市高涨时的29.2万亿美元,锐减至今年9月底的19.2万亿美元(相当于蒸发掉了全球GDP的1/3)。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预测以消费价格指数(CIP)计算的OECD国家今年的通胀率将为2.2%,明年会进一步降低。
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这次世界经济衰退,是由经济运行过程中内部因素导致的衰退。对这次衰退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当前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是衰退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1、现有的国际分工体系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大减弱了新经济的波及效应。
在当前以美日欧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中,欧洲经济由于与外界的联系较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分工体系。在东亚地区,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阵模式”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已经不复存在,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到了以美国为主体的分工体系中,成为美国信息通讯产品的制造基地。
由于欧洲多年来致力于货币联盟的建立和结构性调整,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产业结构并未得到有效升级,传统制造业仍占出口较大的比重。因此,新经济并未在这两大地区得到应有的发展。源于美国的新经济在失去了这两大经济体的参与后,并未导致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只是在美国与东亚地区之间形成了研究开发与生产的分工。无论从参与国家的数量还是参与深度看,这种分工都远远落后于历次产业革命形成的分工。
对比二战以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我们发现信息通讯技术之所以没有逢勃地展开,主要原因就是在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上做得不够。这一方面是因为在新经济兴起的国家,传统产业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又缺少将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人力和资本;另一方面,日本和欧洲没有真正参与到新经济的分工体系中。无论就历史还是现实而言,美国和英国是引发历次产业革命中的技术革命的发源地,德国、日本和法国则是使这些技术革命得以不断延续,新的发明不断涌现的二传手。新经济缺少了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参与,产业分工的链条从中间断开,使得信息通信技术革命的潜力远未得到开发,波及效应大打折扣,新经济过早地进入了衰退期。
2、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加剧了全球化中收益分配的不均衡,并导致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
全球化是过去10年来世界经济最明显的特征。但全球化的成就仅表现为跨国境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上。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增加,加强了全球生产和消费的链条;跨国公司跨国境活动的扩张,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其中,信息通讯技术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使跨国境联系更便捷,成本更低。全球贸易从1990年占全球GDP的18%增长到2000年的约2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过去10年也几乎增长了两倍。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中的收益分配不均衡的。富国与穷国间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按照IMF的研究,世界最富裕的25%的人口在过去一个世纪人均GDP增长了6倍,相比之下,世界最贫穷的25%的人口收入增长不到其一半。此外,信息技术时代,这种差距因“数字化鸿沟”而加速恶化。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10年超常繁荣与第三世界贫困化的矛盾日趋严重。美国周边国家、最贫困国家,以及支持贫困国家的集团认为,美国只是建立了本国单方面可以获得利益的体系。正是美国单方面的富有导致周边国家和最贫困国家进一步疲蔽和边缘化。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危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非政府组织掀起的反全球化运动即是这一矛盾的反映。
反全球化运动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内部,由于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不同,处于比较劣势行业的工会组织也是反全球化运动的有力支持者。
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表明,经济全球化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收益分配的失衡,导致世界财富和市场向少数发达国家集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增强,破坏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和地缘政治方面的矛盾加剧。
3、传统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与大多数国家消费能力不足的矛盾继续存在,抑制了世界经济较快的增长。
冷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上升到突出地位。发达国家的产业外移与发展中国家向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转向的速度明显加快。不仅亚洲国家在积极扩充生产能力,东欧和拉美国家也在加快步伐。到90年代后半期,全球不仅传统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包括新兴电子通信产品都出现过剩,市场狭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趋同,竞争异常激烈。
另一方面,除美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消费能力不足制约着市场的扩大,使生产商不断降低成本、压低价格。其中日本和西欧经济的长期低迷制约了消费能力的增长;而东亚和拉美国家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财富大幅度缩水,消费趋于减少;转轨国家虽然近年来消费能力有所上升,但相对其生产能力的上升仍较缓慢。因此,只有美国这唯一一个全球巨大的消费品和信息技术产品市场。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巨额的贸易逆差支持了全球大多数国家产品的出口,形成了世界经济只有美国一个发动机的局面。
现在,不仅社会保障和消费信贷等制度创新对消费的刺激作用递减,而且原有的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信息通讯技术截至目前还没有产生足以开创一个消费时代的产品,即使存在一定的迹象,但高昂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快速的更新周期大大限制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4、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与虚拟经济的繁荣,加速了经济泡沫的形成,并成为泡沫经济产生的重要根源。
随着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外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主要标志是制造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服务业明显上升。工业国作为一个整体,制造业占产出的比例从1980年的25%降至1998年的19%,其中美国从1980年的22%降至1998年的18%。另一方面,服务业占产出的比例持续增长,其中美国最高,1998年已经达到71%。伴随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的现象。
在服务业的发展中,金融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过去10年间,金融业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35%提高到2001年的50%左右。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移为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存在创造了条件,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交易工具的创新使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可能。最后因风险投资的大规模参与和退出使虚拟经济的泡沫处于高涨和破灭的变换之中。正是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美国Nasdaq市场先后经历了由IT泡沫形成、高涨并引发消费泡沫高涨,最后到崩溃的全过程。
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
这次世界经济衰退对各国政策制定当局提出了新的问题,就是针对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政策制定者要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各国采取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世界经济的走向。
1、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反衰退中的效果取决于政策操作的空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财政政策意味着更多的政府干预,货币政策则是一种更能体现市场化的政策。两大政策之争体现了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经济派别之争。就两大政策本身而言,许多国家担心过多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带来政府预算赤字,货币政策则比扩大支出和减税操作起来更容易。如果政府过多发债造成长期债券利率上升,将削弱短期利率下调的效果。而近些年来美联储通过降息调节市场屡屡奏效,使得政策制定者更青睐货币政策。
但在当前形势下,不同地区两大政策可操作的空间不同,经济派别之争应让位于反衰退的客观要求。在欧洲,由于经济开放度的扩大和金融市场的作用,财政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力。不仅如此,由于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减速,财政赤字已经接近占GDP3%的天花板,减税余地减小。而且欧元区正处于EMU建立初期,过多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动摇货币联盟长期的信用基础。因此,在欧洲、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包括增加失业补助金、增加转移支付、税收减让等,相比之下,占欧洲经济很大比重的货币联盟,经济政策的协调要比货币联盟成立以前更容易,货币政策理所当然地成为这次反衰退的主角,况且欧元区政策性利率下调空间仍很大。
然而,在美国,美联储连续9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以来,实际利率已接近1%,但股市仍连续下挫。低利率虽然可缓解公司部门和抵押贷款人的债务负担,促进消费,但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风险偏好已经回落,风险升水正在上升,使得股票市场对利率下调的反映在减弱。同时,与两年前亚洲金融危机不同,这次危机国家缺少的并不是流动性,而是需求不足。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对美国来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更为有效,近年来美国的财政盈余为实施财政政策储备了大量的资源。
2、为维护国际金融秩序,需要对短期资本(热钱)的自由流动进行适当的管制。
热钱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不稳定的因素,其大规模流动,会对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灾难。几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就是因为国际热钱突然从泰国抽出。现在国际热钱有近2/3留在美国,虽然其所占的比例远超过美国经济占全球1/5的份额(按购买力平价标准计算,若按当期汇率计算,2000年美国的GDP相当于世界名义GDP的近1/3),但这些资金的流入有助于弥补美国巨额的经常帐户逆差(2000年为4450亿美元,到2000年底不包括FDI累计有1.9万亿美元的净赤字),有助于维持美元汇率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在70年代末以来的七次危机中,当美国资产在全球遇到困难时,外国投资者都倾向于减少其持有的美国资产。国际金融市场初期受到冲击,但很快包括当初出售者在内的新旧购买者又开始大量购买美国有价证券,很少导致资金大量从美国流出,投资者也没有丧失对美国的长期信心。
这次衰退能否导致证券资金从美国大规模流出,还有待观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看衰退持续的时间和衰退的程度,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欧洲证券的风险与收益比与美国证券孰高孰低。从统计数字看,今年上半年流入欧洲的证券从2000年同期的390亿美元增加到1260亿美元,而1999年和1998年同期为670亿美元和10亿美元。如果国际热钱从美国大规模流出,则将伴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和美元的急剧贬值,其影响远超过911事件本身。因此,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制下,对国际热钱的流动应采取适当的管制,因为这关系到国际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如果这些热钱为恐怖分子所操纵,则不啻为让他们掌握了世界经济的“核按钮”。
3、结构改革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进一步结合是世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保证。
当前的世界经济衰退,既体现出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的一面,又不能否定各国经济衰退有其特殊的原因。对日本经济来说,10年来日本经济大部分时间都在衰退,暴露出许多结构性问题,政府多次丧失调整的时机,致使日本经济一直在受通货紧缩的困扰。今后只有在结构改革上采取更激进的措施,解救受不良债权困扰的银行体系,日本才能走出长期衰退。
欧洲经济面临的问题虽然没有日本那么多,但2001年以来欧洲经济的表现说明,必须在结构改革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增进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经济管制放松方面。
对除日本之外的亚洲经济来说,重要的是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对原有的东亚模式的调整在金融危机后没有明显的起色。从长期看,除中国之外的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必然要下降。这一地区要改变长期以来靠高投资、高出口形成的高度依赖性经济体制,向服务消费型模式转变。为此,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服务业,尽早实现地区经济的一体化。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是新经济的调整和消费者信心的崩溃。总额相当于GDP1.5%的财政支出计划在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将会对消费者信心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考虑到时滞的影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在明年下半年有可能复苏。但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要长期增长,在短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加快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结合。
表1 1971年以来世界产出的变化 单位:%
各年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增长率
4.6 5.4 6.9 2.8 1.9 5.2 4.4 4.6 3.8 2.9
各年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增长率 2.2 1.1 3.4 4.9 3.7 3.7 4.1 4.7 3.7 2.8
各年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增长率 1.4 2.0 2.2 3.7 3.7 4.0 4.2 2.8 3.6 4.7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