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其应用价值,也有其局限性,开发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价值及范围,对于无损检测技术和建筑工程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积极研究在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不断拓展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范围,并使其检测的准确性不断提升是目前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重点。本文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可以在不损坏建筑工程的情况下,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情况,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管理与监督,同时确保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和后期的安全使用。由此可见,应当加强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研究。
1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首先,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具有互容性的特点。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实行检测工程检测中为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获取的信息更具有全面性,检测工作人员在使用一种方法实行检测之后,还可选择其它检测方法,对于同一工程可重复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可利用计算机实行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内容,从而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具有非破坏性的特点。在传统工程检测工作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随机抽样方式分析样本质量及结构,以此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实行推断。这种检测方式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结构,并且检测结果缺乏全面性。而在无损检测技术中,主要利用超声波、射线及微波等方式实行检测,如此不但可得到准确全面的工程信息,并且不会破坏建筑结构,因而可使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得到较好保障;再次,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严格性及分歧性的特点。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工程检测过程中,需要利用精细化设备,且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对操作人员具有较高要求。为能够使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得到更好保证,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检测规范,实行标准化操作。但是,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由于设备及技术方面的影响,对于同一工程,不同检测人员在实行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也就会有一定误差存在,也就是说在监测中会出现分歧,此时需进一步重复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2.1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能够穿透实心物体,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和情况,所以超声波检测常用于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主要是针对建筑材料是否存在内部缺陷问题,其相较于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有着更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且对于检测人员的伤害更小。超声波检测的核心部件是具有高频振荡的高压电晶体,这种高压电晶体能通过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动,而超声波的频率由高频电振动的频率决定,超声波是当高频振荡产生的声波频率大于两万赫兹时就会形成,其强大的穿透力能够检测如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内部结构,并对建筑材料本身不会有损伤。
2.2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磁感应涡流发生的变化,对建筑主体内部和性能进行检测。在涡流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线圈的形式,确保在检测中可以准确检测到目标。与其他技术相比,涡流检测技术操作更方便、检测更快,并且检测成本也较低,通过不同线圈形式,确定建筑主体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涡流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下面几方面:一方面,由建筑工程材料所表现出的电磁反应,分析和对比材料的密度、内部结构和硬度等,从而检测出结构内部存在的缺陷;另一方面,由探知线圈,可以检测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制品、钢铁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建筑材料的深层和细微之间的区别,从而更准确的评价建筑材料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
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红外线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防水质量检测、建筑物质量检测、装饰面层质量检测、混凝土内部损坏情况检测中,红外线成像技术能够检测建筑材料内部结构性质的变化,红外摄像电子能够摄取建筑混凝土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通过处理摄取信号能够把混凝土的温度场绘制成像,从而对混凝土内部情况的进行分析。
2.4冲击反射法无损检测
该技术属于新型技术,主要针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检测时,一旦结构内部出现问题,或是混凝土厚度不符合工程标准的情况,其即可以做出相应的反映,而该方式的应用也有其独特之处,具体如下:①在检测内部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完成对厚度的测量工作;②单面测试的结果质量良好;③检测范围广,如工程质量、墙体、混凝土预应力等方面。该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与优化,如今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更大的拓展,如混凝土裂缝深度的测定,或是混凝土板厚情况,亦或是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坏程度等。
2.5雷达波检测技术
雷达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应用中其可以展现出很多优势,具体如下:①穿透能力极强;②检测范围广。在应用该技术时,其可以针对整个内部结构进行检测,甚至是混凝土裂缝方面也可以,如当此方面出现裂缝分层、脱粘等情况时,一般的检测技术是无法发现的,但雷达波检测技术却可以,在检测时,其应用的也是非接触性检测;③对与复杂构件也有很好的检测效果。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雷达波进行观察,混凝土内部情况会影响到雷达发射的微波传播速度,根据对此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混凝土损伤程度。
2.6磁粉无损检测技术
钢结构中会含磁类原材料,检测过程中,应用磁粉无算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到缺点所在。在检测过程中,对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处理,此时被检测对象将会具有一定磁力,并且磁力的分布十分均匀,由于检测对象并不会具有连续磁力线,这将会致使钢结构工件表面磁力线出现一定程度形变,同时会存在漏磁场情况,漏磁场会吸附磁粉,此时通过光照技术,可以对磁痕进行探测,从而实现对缺陷的准确探测。在钢结构检测中,对磁粉探测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提高对此类原材料的探测效率,该方法具有不错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具体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被检测对象的规格和形状,提高检测效率。
2.7渗透性无损检测技术
检测建筑钢结构过程中需要应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渗透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该检测技术是将含有荧光料或着色料的渗透液施加在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在一段时间后,渗透也将自然的渗透到被检测物体表面缺口出。再将被多余渗透也去除,渗透液完全干燥后,将具有较强作用的介质(显像剂)放置在被检测对象表面,该类型的显像剂对缺陷、缺口中产生的渗透也都有着不错的吸附作用,在满足光照的基础下,被检测对象缺口中渗透现象也将会得以显现,从而达到最终的检测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渗透无损检测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的时间较长,该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只能在表面存在开口缺点的结构中进行应用,并且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光滑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表面存在铁锈、氧化皮、涂料等情况时,被检测物体表面的缺陷可能会被这些内容覆盖,从而存在漏检情况。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合理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发现建筑工程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方便实施各种防范措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标准。
参考文献
[1]郎顺潮.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
[2]黄振杰.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门窗.2017(05)
[3]李俊儒.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7(03)
[4]杨萌.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34)
论文作者:张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超声波论文; 情况论文; 涡流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