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妇幼保健院 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强化责任心为基础的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两组新入职的护理人员,一组20名为对照组,给于常规带教。另一组20名为观察组,给于强化责任心为基础的模式带教。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形式下对新入职护士采用 强化责任心为基础的带教模式对医疗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强化责任心;带教;新护士;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69-02
责任心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行动。有了一个好的态度才能积极地行动。责任面前无小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全身心满怀责任感地完成,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在现阶段的医疗领域中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很高 。护理临床教学在 护理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完成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1]。现阶段的新护士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是掌上明珠,不会照顾人,吃不了苦,更缺乏责任心。她们一贯以自我为中心,自信而缺乏谦虚态度,经常我行我素,遇到困难就逃避。每年有大批新护士纷纷步入医疗岗位,每天出入病房和接触病人次数最多的就是这些年轻的护士。她们的素质水品及技能的提高是医院管理的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抽取工作一年之内的新护理人员。对照组20名,观察组20名。均为女性,学历大专30名,本科10名。两组学历平均分配。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带教,常规管理。观察组带教具体方法:(1)选择责任心非常强,工作细致,很有耐心的护师带教。(2)除了常规的业务学习和实践操作外带教的重点是培养新护士的责任心。首先从品德思想着手,每月开展一些教育课堂,如感恩课堂有父母养育之恩,师长启迪之恩等。或者有计划的进行下乡义诊活动看看农民生活的不易。有时安排去福利院进行关爱活动。有时从现实的病例中展开关爱活动并讲诉患者的不幸与渴望。有了感恩之心的人在无形中升华出责任之心,这时就会对家人,对同事,对患者都会设身处地的替他人着想从而负起自己的责任。(3)带教老师经常与家人沟通了解情况,与家人一同帮助新护士顺利渡过这个角色转换的特殊时期。(4)医院管理部门定期,不定期的与带教老师交流了解护士对工作的态度及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5)带教老师与管理者及时发现护士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给她们多一些关怀,让她们尽可能没有负担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6)开展警示教育课堂,如一些因不负责任而引起的不良事件导致患者的损失及相关人员所付出代价的事件作为题材展开讨论。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护理人员经两种带教模式后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并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有患者和医师填写,统计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情况[2]。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后建立数据库。数据处理工具为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通过(n,%)和(x-±s)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比较经χ2检验。如果结果为P<0.05.可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带教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观察组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
经χ2检验,结果为P<0.05,对两组护理人员经两种带教模式后医师和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开展以“责任心为基础,新护士为中心,老师为引导”的创新带教模式。以护士为中心,对护士的工作能力,潜能,才智深入挖掘,尽可能满足其基本需求。这样既调动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又提升了护士的医德和技能。为符合时代发展的护士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燕,上官鲜梅,翟艳华,等.临床护理教学的体会[J].全科护理,2009,7(11A):2906-2908.
[2]王金玉,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5(10):2625-2627.
论文作者:李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护士论文; 责任心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