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主创新论文,中国传统论文,模式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被认为在各国经济领域发挥着“制高点”的作用,而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却被各国政府以及学界严重忽视。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在此过程中,传统产业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鉴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两条有较大区别的创新轨道中,深入探究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特有的创新模式,并据此在自主创新政策的制定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理论基础
图1 产业-企业创新差异的关系
西方现有文献基于不同维度提出了不同产业在创新及其扩散中存在的一些特征,其中一个最简单的特征是,创新既涉及那些具有高R&D强度的产业,又包括具有低R&D强度的产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创新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对这些差异的探讨已成为创新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领域(Fagerberg et al.,2004)。西方的创新学者们研究探讨了各产业部门在其内部动态系统上的不同特征,尤其关注各产业部门之间在知识基础、行为主体、网络和制度方面的差异。
Cohen(2010)专门研究了关于影响产业间创新行为和表现的三类因素的文献:市场需求、独占性和技术机会。尽管历史文献、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都指出这三类变量的重要性,但这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被重视。在公司层面,由于每一家公司都有不同的专长,有不同的创新途径和创新方式,因此,产业层面的因素,无论是技术机会、需求、R&D溢出及可适用性,它们的影响可能随着产业内公司的差异而不同。与公司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密相连的是技术信息的获取成本高昂,成本高低与信息的性质以及公司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相关。这说明三种产业因素对创新行为及绩效的影响依赖于公司吸收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依赖于知识的类型——需求方面、其他竞争者以及科技进步,而公司在学习知识方面的能力取决于在这方面的前期投资。产业-企业创新差异的关系见图1。因此,尽管可以假设存在一个技术机会,它对行业内的所有企业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这个机会对某个特定公司的影响却有赖于该公司是否拥有评估、吸收和开发相关知识的能力。
Pavitt(1984)提出了四类产业创新模式:在供应商主导的产业中(如纺织业和服务业),新技术嵌入新的要素和设备中,新技术的扩散和学习主要通过“干中学”、“干中用”实现;在规模密集型产业(如汽车业和钢铁业)中,过程创新占主导,创新来源包括内部来源(R&D和“干中学”)和外部来源(设备生产商),专有性主要通过专利和技术诀窍加以获取;在专业化供应商产业(如设备生产商)中,创新主要针对绩效改进、可靠性和定制化,创新来源包括内部来源(隐性知识和熟练工人的经验)和外部来源(顾客-生产者交互作用),专有性主要来自知识的本地化和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特性;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如制药业和电子业)中,产品和流程创新频率较高,这些创新主要通过大学公共研究实验室中的内部研发和科学发现而实现,科学是创新的来源,专有性则来自专利、学习曲线以及技术秘密等。其中,供应商主导的产业、规模密集型产业、专业化供应商产业即为本文中的传统产业,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即为高新技术产业。
二、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模式
本文选取中国三大典型传统产业纺织工业、钢铁工业以及船舶工业来对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并把自主创新定义为:创新主体主导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1.供应商主导模式:江苏阳光集团
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全球最大的毛纺生产企业和高档服装生产基地、国家创新型企业——江苏阳光集团自主创新模式进行分析。
(1)自主创新的知识源:以供应商为主。供应商在传统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为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内部创新能力较弱,造成传统产业的创新严重依靠外部供应商,供应商往往比知识、信息、需求更重要。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极度依赖上游的纺织设备供应商。阳光集团大力引进设备,全面进行技术改造,生产高质高档的产品,国内外纺织设备的供应商成为其自主创新的首要知识源泉,先后投入近30亿元完成了4次大规模技术改造,从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并加以消化吸收再创新,设备进口率已达到95%以上,与国际先进企业同步,有些设备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上游设备供应商汲取自主创新知识源保证了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自主创新的主驱动:市场需求。作为满足人们衣着消费的基础产业,市场需求对于纺织工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阳光集团一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产品,其通过参加国内外展会来展示自己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同时最大程度地贴近客户的需求。2000年,阳光集团凭借雄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功跻身于全球顶尖面料博览会殿堂——法国PV展,并代表中国纺织企业向全球发布最新面料信息和流行趋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之中,阳光集团针对客户对产品选择的多元化、差异化、功能复合化的趋势,加快了产品升级换代的节奏,已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形成了层出不穷的新品链,需求日益成为阳光集团自主创新的主要驱动力。
(3)自主创新的类型:设计创新与工艺创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风格竞争,乃至对生活方式解读与引领的竞争。为了在设计创新上取得突破,阳光集团成立了新产品开发部,培养自有设计人才,将面料设计师与服装设计师融合培养。阳光集团的设计风格还吸纳了国际顶尖设计思想,每个季度聘请不同风格的设计师为核心团队,与企业自己的设计团队合作。与国际一线品牌的深度合作,对提升阳光集团服装品牌的设计功力具有显著的作用,阳光集团由此进入国际名牌的供应链。阳光集团还大胆实施工艺创新,打破传统原料配比,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融入纳米技术、新材料制造技术、新装备制造技术,将毛、丝、棉等各种原料进行“魔方”式组合,开发生产了能够替代进口面料的高档、高技术含量的毛纺织产品,使产品不仅技术领先,还富有创意。
(4)自主创新的产学研模式:区域战略联盟。2006年10月,江阴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成立,这是江苏省成立的第一个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阳光集团充分依托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东华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创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毛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开发出1万余个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功能、新风格产品,健全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层次,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江苏阳光集团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以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规模大、实力强,自主创新基础好、能力优的优势,形成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产学研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以引进、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为主要渠道,带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走出一条以应用开发为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
2.过程创新模式:江苏沙钢集团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其产品是众多工业行业的中间产品,所以被称为“工业骨髓”,是支撑工业化进程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选取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江苏沙钢集团进行分析。
(1)过程创新与精细管理交叉融合。钢铁工业属于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即上工序的输出是下工序的输入,任何一个工序出现的问题都会反映到最终产品上。制造流程对钢铁工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既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效率等市场竞争力因素,又影响企业的资源、能源等可供性因素,更影响排放、环境负荷等与工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因素。因此,钢铁工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过程创新成为沙钢集团自主创新的主要模式。沙钢集团在钢铁制造流程上狠下功夫,把构建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作为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问题。
过程创新和精细管理总是交叉融合的,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和发展过程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沙钢集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严细实”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严”就是严格制度、严格标准、严格考核;“细”就是分工精细、指标详细、操作仔细;“实”就是结合实际、方法实用、注重实效。通过“严细实”的管理,有力地推进了学习型、务实型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
(2)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择善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沙钢集团紧跟世界钢铁前沿技术,多次实施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对引进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沙钢集团更注重自主创新。1998年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该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下设的理化检测中心于200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2008年9月,技术中心下设的沙钢钢铁研究院正式运行,研发设备包括场发射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双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等,都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为先进钢铁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自主研发创造了良好条件。正是靠这种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之路,沙钢集团不断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走在世界钢铁技术的前沿。
(3)低碳环保与循环经济相得益彰。钢铁行业是典型的污染高、能耗高的行业。为此,沙钢集团确立了“打造精品基地,建设绿色钢城”的发展理念,把节能减排、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将钢铁制造流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低碳经济新模式。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清洁生产、环保及节能技术和设备,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从生产的源头抓起,实施全过程控制,辅以末端治理措施,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有机统一,有效地保护了企业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国内外污染防治经验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钢铁制造流程工序多,制造流程伴随大量物质和能量排放,在实施循环经济上具有巨大潜力。多年来,沙钢集团坚持通过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物尽可能地在企业内部处理消化;同时把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分厂内的小循环、分厂间的中循环和企业与社会间的大循环。
(4)政产学研与战略联盟取长补短。长期以来,沙钢集团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技术研发为基础,积极利用国内外科技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借助国内外一批实力雄厚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的力量,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政产学研共生模式。沙钢集团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苏大分院,将为沙钢集团重点培养一批高、精、尖、专的复合型冶金专家,为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效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在加强政产学研合作的同时,沙钢集团特别注重高端的战略联盟,一方面,与奥钢联、德国蒂森-克虏伯、韩国浦项、德国福克斯、瑞士康卡斯特公司、美国摩根公司等世界著名冶金公司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技术交流;另一方面,与宝钢签订了战略协同合作意向协议,双方在技术与管理、产品与市场、资源与物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战略协同合作。两大钢铁企业的合作代表着当前钢铁企业整合的大趋势,是国有和民营不同所有制龙头钢铁企业的历史性合作,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提升行业应对挑战的能力。
3.协同创新模式:金陵船厂
船舶工业是为航运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产业,对钢铁、石化、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本文选取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旗下最大的造船骨干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金陵船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推行协同创新,带动关联产业共同发展。作为高风险的中间产业,船舶工业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序列中,其产业链涉及97个行业,其影响力系数居前十名。以金陵船厂为希腊GM公司建造的第三艘57000吨散货船为例:金陵船厂细致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与船东、油漆公司、船级社进行深入交流。在满足PSPC新标准的过程中,金陵船厂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三维设计,成立了专门的精度控制处,出台了船体建造精度控制通用工艺规范,精度造船取得明显成效。除特有的船体建造技术外,涉及到机械、电气、冶金、建筑、化学以至工艺美术等各个领域。
(2)重视技术驱动,着力增进自主创新能力。为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设计水平,金陵船厂近年来引进韩国多项先进技术,聘请多位韩国专家来厂对深化生产设计、实现精度造船、推进大舾装转模进行全程指导,生产设计水平跃居国内一流,单元化、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中间产品的完整性,钢材利用率由以前的70%提高到现在的84.4%。在积极进行技术引进的同时,金陵船厂不断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研究船舶行业的安全和环保新标准,改进船舶结构及各种系统,减少排放和污染,提高船舶性能。在船舶设计、建造中,消化吸收韩国先进理念形成企业内部的新标准、新工艺,满足船东效益最大化和船舶新规范的要求。
(3)依托知识产权,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金陵船厂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培育、提升品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开发,走品质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金陵船厂坚持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致力于占市场份额较大的常规主力船型研发,把零星船做成批量,把批量船做成品牌,不断实现产品档次的全面升级,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品牌效应和竞争优势的船舶产品。金陵船厂建造的高品质大型滚装船、液货船在国际造船界独树一帜,“金陵造船”已成为不少船东心仪的品牌。自1996年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以来,金陵船厂共有206艘船舶交付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业界至今仍保持百分之百按期交船的良好记录。
(4)强化过程创新,精细管理提升竞争能力。金陵船厂按照“一体化运营管理、多企业分工协作”的战略框架,购建了产、供、销业务协同运作,人、财、物要素优化整合,技术、管理、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的运营模式,创造出在中国乃至世界造船界颇具影响力的“金陵造船联合体”,在产品开发、过程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取得提升和突破。金陵船厂船舶建造实行项目化管理,严格计划考核,细化任务落实,推进工序前移,利用过程创新,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化,在当前造船业产能过剩、造船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升级企业竞争力。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一般模式
(1)开放式知识源是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传统产业创新的主体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其创新源泉是基于企业内部的高度相关的隐性知识和外部的显性知识。传统产业的企业所达到的生产率水平不仅依赖于其在研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且还依赖于其可获得的一般知识的共享程度。
(2)供应商和需求是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来源。供应商在中国传统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为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内部创新能力较弱,造成传统产业的创新严重依靠外部供应商,供应商往往比知识、信息更重要。同时,相比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力量对传统产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更直接、更显著。
(3)渐进式创新是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大多是通过优化工艺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改进设计、提高灵活性和客户满足度等,主要是通过将各种资源进行独创性的再组合或改造而产生的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创新,是在现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开发而不是探究全新技术。
(4)重视产品与市场是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战略。传统产业的市场相对稳定,产出主要是必需品,且大部分传统产业部门都是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中小企业。该类产业主要使用已有的技术进行生产,技术不是企业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因此传统产业的企业很少关注技术功能而更多重视产品与市场,竞争优势的获得依赖于产品差异、成本优势和对补充性资产的控制。因此,一般而言,传统产业一是通过市场而非技术获得动态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降低价格;二是通过改善质量、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来吸引需求。
(5)合作创新是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主流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基础以及大规模研发资金投入,可以建立正式的创新信息网络而实现重大创新。但传统产业创新大多依赖于外界信息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创新资源不足。因此,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通过合作创新等形式从外界信息网络获取创新知识源泉的网络模式是目前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主流模式。同时,政府、大学、研究所对产业内技术机会影响越来越广泛,政产学研各主体在创新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大,合作也越来越多。
2.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启示
(1)提高对中国传统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视。由于对知识经济的片面理解以及产业划分标准的限制,造成传统产业的社会地位下降,这给传统产业自主创新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根据国外研究结果,不少传统产业的企业管理层即使在有政策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也未意识到政策对于自身的支持。政策制定者应通过宣传、培训、指导等途径,引导传统产业的企业合理利用相关政策。强调传统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改变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视,而是为了尽力避免对传统产业所做贡献的忽视。而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产业的技术特点,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优势。
(2)引导中国传统产业提升创新实现能力。首先,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和培育企业从外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员工提供培训课程,将不同类型的可整理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知识;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中介机构,尽快形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网络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建立知识共享关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各种创新成果在全社会的流动,这也使高新技术产业可迅速盈利。其次,引导传统产业的企业内部知识加速流动,如企业内部的集体学习行为等,可将企业员工的各种类型的意会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
(3)加强产学研合作,有效整合科教资源。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密集、科研基础雄厚、成果产出多、信息灵通等优势,这正是传统产业实施自主创新所需要但自身又不具备的。必须重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大力推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和科技信贷、风险投资等支撑作用,在政策上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促进自主创新的顺利进行。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调动和发挥自身人才优势的同时,应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力度,强强联手,协同创新。
(4)改善传统的合资模式,促进民族产业发展。传统产业中的合资模式非常普遍。合资模式有很多优点,如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引进先进技术等,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以中国汽车工业为例,当初合资模式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如期望的那样带来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大部分传统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和模仿制造,传统产业习惯在原有技术水平下不断地通过外延方式扩大再生产,忽略自主创新,其结果是生产装备技术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并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因此,在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传统的合资模式,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更要进行自主研发,促进民族产业独立发展,这也是自主创新的要义所在。
标签:阳光集团论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 创新设计论文; 合作模式论文; 金陵船厂论文; 江苏沙钢集团论文; 钢企论文; 江苏阳光集团论文; 沙钢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