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杨

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杨

张杨(攀枝花市米易县中医医院 四川省 6172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6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2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以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72.49±3.88),优于对照组(45.22±2.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2.5%,对照组2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38.82±7.12)、焦虑评分(40.27±8.17),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49.71±6.24)、焦虑评分(48.71±7.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效果;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38-01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类型,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原因在长期、反复作用下造成患者弥漫性肝损害的疾病【1】。

本次研究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治疗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 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6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2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1例,女11 例,年龄32-68 岁,平均年龄(54.1±4.7)岁;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4 例,年龄30-66 岁,平均年龄(52.4±4.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病情护理等内容。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手续办理过程中应该给予热情接待,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科室负责人,同时与患者展开积极交流,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信息、经济状况、过往病史、喜好禁忌等内容,帮助患者迅速熟悉住院环境,听取患者住院要求,回答患者疑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②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住院信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计划,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效果,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为患者树立治愈榜样,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③医护人员应在平时查房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身体情况、病情变化、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排遣治疗过程中的消极、抑郁等情绪,鼓励患者多与家属交流,始终以轻松、坚强的姿态面对治疗;④医护人员应该叮嘱患者家属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禁忌事项,例如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准备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使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患者会阴部,保证患者身体清洁等。要求患者家属多监督患者治疗服从性,使患者始终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

1.3 观察指标【2】①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

②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电解质紊乱。

③心理状况: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处理,以( x ±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 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72.49±3.88),优于对照组(45.22±2.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观察组消化道出血1 例、肝昏迷1 例、电解质紊乱2 例,并发症几率12.5%,对照组患者消化道出血2 例、肝昏迷1 例、电解质紊乱4 例,并发症几率2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38.82±7.12)、焦虑评分(40.27±8.17),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49.71±6.24)、焦虑评分(48.71±7.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当前肝硬化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活质量在疾病影响下每况愈下,心理负担严重,情绪失常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也越来越常见,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造成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造成影响【3】。患者产生上述不良情绪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当前肝硬化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久治不愈的情况下患者很有可能患上肝癌,同时肝硬化本身属于慢性病,较长的病程带给患者严重的心理压力,昂贵的医药品也是造成患者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以及预后【4】。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给予患者积极鼓励、做好患者家属宣教工作等护理措施,有效缓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状态,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症几率降低以及不良情绪缓解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证明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 徐建华.心理护理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59-62.[2] 李彦俊.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3):119-120.[3] 潘璐.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8(5):561-525.[4] 尤斌,林瑟芬,丁水平,林培燕.心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241-242.

论文作者:张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